看着村長的一頭白發,她心裡不忍,錯開了眼:“大明和别的後生不一樣,那眼睛……”
村長心裡咯噔了一下,面上的期待淡了下去。
張母把老張的情況簡單說了一下:“所以,他不能像别的後生一樣,進廠或者去工地做事,去餐館打工都沒人要,隻能自己做生意……遇到了幾個貴人,這也讓他賒着,那也讓先欠着,才把攤子支撐起來,城裡開銷也大,現在沒得餘錢。”
聽到這裡,村長點點頭,擡手往下按了按,轉身往回走。
“诶……别忙着走啊……我還沒說完哩……”張母趕緊跟上,一面走一面說,“大明說了,要賺錢的話,城裡機遇是有,進廠,去工地,包吃包住,也是能存下來錢的,如果不想離村,也有法子賺錢。不是非得往城裡擠……”
聽前面幾句的時候,村長已經放慢了腳步,留心聽着張母的話。
聽着聽着,他猛地停下步子,偏頭看向張母,似突然被注入了精神氣一般,亮着眼激動問着:“什麼法子?”
小河村比别的村子窮,有個原因就是村子裡很多戶都像老張家隻有一個孩子,父母想有個孩子在身邊,孩子也擔心父母沒人照顧,就有好些個像之前的老張一樣待在家裡做點農活過日子的。
如果能就在鄉裡賺錢,那豈不是小河村緻富有望了?!
“我家大明說了,現在城裡人很愛吃小龍蝦……”張母話還沒說完呢,就被村長不敢置信地打斷,“就是那個做起來麻煩,吃起來也麻煩,剝了殼沒剩幾兩肉狗都嫌棄的破爛玩意兒?!”
“呸呸呸!”試圖用幾個“呸”字把村長那幾句難聽的評價給抹掉,可張母自己沒忍住,笑了,“是,就是那東西。”
村長還是不信:“那東西,費時費事還不填肚子,真能有人喜歡吃?”
見張母點頭,他激動了:“城裡人愛吃這個,隻要他出點錢給咱們村把路修好,我年年給他送!把塘撈幹了,一年也能給他送個百把斤去吧!”
“那點,可不夠。這還不夠我家大明兩口子賣一天的!”說話間,兩個人已經走到了老張家,張母把身上的行禮放下,回頭看向因為過于震驚還站在門口的村長,“與其靠别人給咱們出錢,不如咱們自己想辦法賺錢。大明說了。這小龍蝦,前兩年才在省城勾起了大家的味口,未來肯定還有很多年的暢銷,咱們村裡的塘,土質、水質,很适合養小龍蝦。隻要養出來,還養得好!往省城送,有他在,不愁銷路!”
要說的話太長,張母記不住。
回鄉下前,老張一遍一遍地教她,她一句一句地背。
“光大明那裡,一天賣四百斤蝦,一個月,就得賣一萬二千斤蝦。現在養蝦的人少,價格高,不過,一年賣小龍蝦,就夏天。”張母喘口氣,緩了緩,看着村長的神色,提醒着,“得讓村裡的後生考慮清楚……”
“還考慮什麼?!”村長一拍膝,“大明是見過世面的,都給他們指路子了,那群小兔崽子敢不幹?!”
喘口氣,他似乎也覺得自己把話說滿了,給自己找補:“他們不幹,我拿掃把打着他們幹!”
王湘蘭把村長的話轉述給老張,老張一面刷洗着蝦,一面笑着接話:“願意幹那就幹呗,要不是苗苗要上學,我都願意回家養蝦去了。”
半是玩笑,半是認真。
除了正經賣蝦的第一天,因為宿醉的老李掉了鍊子,隻拿到了一百斤新鮮小龍蝦之外,他現在每天賣小龍蝦都要賣三四百斤。
聽隔壁的燒烤佬說,這才開始,等夏天來的時候,龍蝦都是供不應求的!
已經有好些個客人來問夏天能不能送外賣了,不借助那什麼阿潑潑平台,直接打電話送的那種。
手機也要盡快買起來了,能方便些。
想想口袋裡的錢,想想閨女去年才買的衣服看着又要短了,他把買手機的念頭壓了又壓。
時間不等人。
夏天說來就來,隻是和夏天同時來的,還有一張給老張夫婦砸了個悶雷的成績單,讓他真動了回鄉養龍蝦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