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芝傳了歌舞來,鳳姐也帶人上茶上菜,開了席。
少時,永昌賞過伺候的人,命探春寶钗等接待,自己攜着迎春走了。
賈琈随着探春同在場的人交談,見這些人更親近自己,便找了個借口退了出來。
才出門,就見一小宮女走來:“公主正要找三爺說話。”
說完,領着賈琈進了寝宮。
“你來看看這是什麼?”還未行禮,就聽永昌笑着說道。
賈琈忙上前看,是一堆紡錘形、黃綠色,表面有網狀紋理的種子,驚喜道:“這是橡膠種子?”
見賈琈面露喜悅,永昌才确定沒找錯,大笑道:“找了這麼久終于找到了。”
“橡膠生長需要很多水和陽光,不應該在這啊。”賈琈奇怪道。
“先前我在京裡就一直命人找這個。”永昌笑道,“有個南邊的商人家裡受了災舉家搬去京城,聽聞可以來邊疆做生意,手裡又有這個,便來我這獻寶了。”
賈琈恍然點頭,又道:“雖然有這個,但邊疆缺水,不确定能不能種出來,就算能種出來,也無法大規模生産。”
永昌早聽賈琈說過這東西要生長在溫熱潮濕的地方,也不洩氣,自信笑道:“你慢慢試,以後定有能種它的地方。”
“是。”賈琈應下,“現在最主要的還是找土豆和玉米。”
“這事也有眉目了。”永昌更加開懷道,“這商人說他先前見過,隻是手上沒有,我已經派人随他去找了。”
賈琈喜不自勝:“那我先恭喜公主了。”
永昌笑着點頭,擺擺手:“你先去試試這種子能不能種出來。”
賈琈領命退下。
次日,果然有不少人找上門來預訂鍋爐,便是有些人不想動家裡牆壁的,也來問能不能買些果脯、罐頭。
寶钗裝作為難又不好推脫的樣子,隻帶幾個同探春、惜春等交好的進庫房選了幾瓶。
進去的人自然看到了衆人從京内帶來的擺件、首飾、特産等,紛紛同親朋好友通氣。
這樣一個傳一個,再加上羽絨制品和鍋爐的收入,寶钗很快把這幾個月的花銷賺了回來。
就在生意做得熱火朝天,探春在縣衙也漸漸掌控話語權時,城内那些受不住被女人管理的人糾集起來,準備逼迫永昌将縣令等人壓去京城受審,讓京城再派新縣令上任。
永昌早做好準備,聽聞他們開始商議怎麼行動時,就将之前散出去訓練的士兵召了回來。
城内氣氛一時劍拔弩張起來,但雙方還沒來得及行動,天氣突然冷下來。
城内外的百姓已經播完種了,這一降溫下雪,地裡的種子基本被凍死了,一年的希望沒了,很多人家的柴火也已經用完了,城内一時怨聲載道。
好在公主府衆人早就做好了準備,寶琴第一時間将之前準備的防滑鍊、鏟車、防寒服及各類食物草藥等整理出來。
又在城裡設了臨時避難所,帶着府裡臨時學了包紮等手法的女醫待命。
如巧領着女兵清理了主要道路的積雪,又将危險區域的百姓疏散安置在避難所。
華芝同寶钗買了一處院子作善堂,收留無家可歸的女子。
這些女子每日排班,輪流同寶琴在外施粥救災,留在善堂的随迎春識字,善堂外立刻捐糧捐物的人的名字的碑便由迎春帶領衆人刻字。
因捐助的人不論女子還是男子都镌刻本名,也就引得各家女眷紛紛捐款,城内女子名聲一時壓過男子。
此次除了救災,還要收攏人心,探春如今又在縣衙理事,所以對這事毫無反應,衙門裡的官吏見她沒動靜,又沒鬧出事,又有人管,也都當不知道。
雖早知這些官吏毫不關心百姓,但現在看到他們理所當然将事推給公主府,探春還是有些寒心,于是告病待在公主府,暫時接管鳳姐手裡的事。
鳳姐則帶着惜春到處宣傳公主宅心仁厚、關愛百姓,城内受了恩惠的人開始對衙門不滿,先前縣令威逼百姓的事也都被拿出來說。
再加上此次救災,基本都是女子出面,做得比以前不知好上多少,久而久之,想要公主管理霜城的言論甚嚣塵上。
到這時,那些想拿公主女子身份做文章,重新任命縣令的人才反應過來這是場陽謀,可惜先前衆人隻顧自己的利益,還在背後嘲諷公主為了這些泥腿子散财,現在隻能悔恨不已。
不提他們捶胸頓足後悔,寶琴整日天還未亮就帶善堂的人去救災。
這日,剛出門,就見一婦人慌慌張張地走來,沖到門口就跪下喊道:“求薛姑娘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