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蘅說完便起身準備離去,等梨秋醒來故事自會繼續發展,不需要她插手。
秦永亭随着她一道起身,眼中一片迷茫。
“為何突然道歉?”
“因為有需要道歉的事,其他的别問。”
秦永亭似懂非懂地點點頭,跟在煙蘅身後為她照着路,外面逐漸響起說話聲,離此處越來越近,聽得出正是秦大娘和周氏二人。
“哎,春芽也在?巧了巧了,春芽她娘,快來,春芽在這兒呢。”秦大娘進了院子便瞧見春芽和自家兒子一前一後從屋裡出來,眼神一亮,口中忙不疊地招呼道。
周氏正要推開自己門的手一頓,就聽見了秦大娘的招呼,隔着矮牆,她瞧見春芽回身同秦永亭說話,而秦永亭彎下腰低頭側耳傾聽的模樣。
夜色遮掩去她面上驟生的冷意,周氏并未過去,而是徑直回了自家,在踏上屋前台階時,她偏了偏頭,明明面無表情,開口卻如往常一般溫和:“天色已晚,就不打擾了秦嫂子了,春芽,娘給你帶了些點心,還不快回來?”
煙蘅心中頓生古怪,她不動聲色地同秦母寒暄了幾句,随即告辭。
秦母一瞧兒子面上的怔愣,急着問他跟春芽的進展如何,推着人進了屋。
瞧見床上躺了個陌生女子,秦母心情如何,秦永亭又該如何解釋煙蘅不得而知。
她回了春芽家中推開門卻見周氏正端坐于桌前,脊背挺直,與往常的農婦模樣很不相同,面上神情也說不出的奇怪。
見她進屋,周氏盯着她瞧了好一會兒,忽然歎了口氣,對她招了招手,示意她坐到自己身邊來。
煙蘅走過去,隻在對面落座,周氏也不以為意。
雖然常年勞作,讓周氏的臉上總帶着股遮掩不去的疲憊,但其實細看她的五官就會發現,周氏年輕時應當是個标緻的佳人。
她此刻眼中光彩熠熠,蒼老的臉都顯得年輕了好幾分。
“春芽,這些日子娘心裡有事兒,都顧不上和你好好說說話,今日得了空閑,忽然想起了些陳年舊事,眼看着你年歲也不小了,關于你的身世,也是時候讓你知道了。”
煙蘅眼皮子一跳,這不是梨秋的過去麼?她充其量也就是個小配角,怎麼還扯上身世之謎了?
周氏垂眼望着桌案上因年歲太久裂開的一道縫隙,有些出神,緩緩說起一段舊事。
“我幼年時因家境貧寒,被爹娘賣給人販子,後來又輾轉被賣到京城的一個大戶人家,管家見我手腳伶俐容貌清秀,又和府中小姐同齡,便将我派到小姐身邊服侍,那位小姐,就是你娘。我到你娘身邊時才九歲,整整八年,小姐待我不似奴婢,更似姐妹。
那一年小姐十七,出城踏青,春日明媚,她在水邊作畫,待到畫成妙筆丹青栩栩如生,可我笨手笨腳,收拾東西時不慎将畫滑落,順着山坡滾下去,滾到一位年輕公子的腳邊。
對方将畫拾起,走近交還給了小姐,那人一襲白衫,生得分外俊朗,小姐和、小姐一時看癡了去。他們二人說起畫來很是投緣,就此結識,一來二去便互生了情意。那些時日,小姐常常瞞着府裡去同心上人相見,廊橋觀雨,湖上聽風,脾性相合,志趣相投,是一對天造地設的佳侶。
眼看着小姐到了該出閣的年紀,老爺便做主替小姐定了親,小姐不願,去老爺和夫人面前百般哭求,可老爺既已有中意的女婿人選,哪裡容得更改違逆。何況那公子雖然出身亦是不俗,但族中到他那一代已經沒落,哪裡及得上老爺為小姐選的夫婿位高權重。
眼見婚期定下,二人商議之後,決定私奔離家,我是小姐的婢女,自然要跟着小姐。我們離開京城後一路輾轉,去了許多地方,小姐和公子成了婚拜了天地,二人感情極好,第二年便有了你。
可世事難料,天妒眷侶,那一年大疫,小姐染上了疫病,姑爺一直親手照料不假于人,也被感染,短短數月,二人先後病故,隻留下尚且年幼的你。”
說到此,周氏長歎了一口氣,從懷中拿出一個沉甸甸的長命鎖來。
“從京城帶出來的錢财為了給小姐和姑爺治病花得所剩無幾,後來隻能靠變賣首飾勉強維持生計,我無處可去,隻好帶着你回了家鄉。我爹娘早已過世,但家鄉倒是還有哥哥姐姐在世,他們也沒想到被賣的妹妹還有尋回來的一日,見我可憐,便将爹娘的老房子給了我做容身之所。
為了免去不必要的麻煩,我對外隻說你是我的女兒,生父早亡,幸好也無人懷疑。這些年下來,隻有這件長命鎖,我始終舍不得當,這是小姐最後的遺物,也是如今唯一能證明你身份的東西了。”
聽到這話,煙蘅心中有了幾分猜測,既然是隐瞞多年的舊事,為何今日會忽然提起,農女春芽,在什麼時候才會用得上這證明身份的長命鎖?
“娘為何突然告訴我這些?”
“你是小姐和姑爺的女兒,本該是高門千金,淪落鄉野十幾年是不得已而為之,我将你當成親生女兒一般疼愛,自然要為你好好打算,不會讓你嫁給鄉野匹夫就此草草一生。前些日子我已經托人輾轉送信給了夫人,也就是你親外祖母,今日我去鎮上收到了回信,她聽聞小姐的骨肉在世,已決定要派人來接你回去。”
院中忽然響起動靜,煙蘅下意識轉頭往窗外看去,隔着窗影影綽綽看不分明,但也能瞧見院中有一團黑漆漆的影子,煙蘅眼睛眯了眯,心中暗生警惕。
難不成這小小的村子裡還有匪盜?
周氏卻忽然開口:“不用害怕,是來接我們的人。”
她起身開了門,門外走進一個高大的身影,問:“可是周意娘?”
周氏點了點頭,一指煙蘅,再說話時竟帶着幾分哽咽:“這就是小姐的孩子。”
對方摘下頭上的鬥笠,煙蘅也轉臉看去,四目相對的那一刹,互相都是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