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皇的梓宮尚未放入陵中,新帝的活動便有許多都圍繞其後事進行。首先是後事本身有許多需要籌備的,于是但凡遇到的人和時機合适,皇帝總會把一些人利用到後事籌備上去。隻道那日兄弟聚會,胤禛注意到,全程弟兄們除了道好都無人與胤祥有過多攀談,但偏偏那個“漢人”允禮在胤祥旁邊停留了許久,于是胤禛頓時對這人多了些揣測。胤禛想起隆科多舅舅在密折裡曾說,先皇去世當晚正是着允禮當值,然而舅舅進宮時恰好看到慌張出逃的允禮,允禮在逃什麼呢,胤禛如今開始不自覺揣測起對方的心思,當天雖然沒太注意其他人,自身邊的胤祥與允禮多說了兩句話,就開始對這個允禮上了幾點心。而後聚會過程中,胤禛越發感到這位十七阿哥不是個簡單人,那人心中好似對一些事情再清楚不過,但又一聲不吭,隻是默默觀察,他有意與允祿,尤其是與胤祥接近,聽說在朝中還有大臣常感歎這個十七阿哥的雷厲風行與怡親王頗像。胤禛不禁冷哼,什麼人能跟王弟相提并論,一定是嘩衆取寵,故意攀附。皇帝再一端詳胤祥,感到王弟也不過對他比對别人多理了兩句,也算不上什麼,隻是胤祥确實好像在這個允禮那多了點表情。這麼一番推理,胤禛心中生出對這允禮的許多不滿,當即傳谕派十七阿哥去監督修建景陵,最好讓他離紫禁城遠遠的,免得又養出一個和允禩一樣自大虛僞的人,利用胤祥就不好了。這個任務正好是在那場聚會散了之後的一刻鐘内發出的,那時胤祥還沒走,允禮還沒走到宮門口,就接到了聖旨,一頭霧水,心想不知道整場沉默的自己做錯了什麼還是做對了什麼,難道親近怡親王是錯的?旁邊的允禩聽到聖旨,這時也繃不住平時的莊嚴,輕輕笑出了聲,好像報了剛才被推出去的仇。站在允禮旁邊的允祿則向對方投去同情的眼光,心中暗道果然不能随便來聚會。後來聽說此事的誠親王則不自覺感歎,果然沒用的人就是見皇帝一面就會被派點任務。
而養心殿内,皇帝如此毫無預兆地突然傳谕,讓坐在一旁的胤祥感到一瞬的無語,不過到底也習慣了自己兄長就是這般,什麼想法都是突如其來的,于是也懶地問對方為何如此,以至于聽到這消息時胤祥的臉上仿佛沒有任何變化。偏偏胤禛倒是在此時認真觀察着胤祥的臉,隻見對方滿臉無感,隻覺心裡舒暢許多,自己都相信了自己隻是看中了允禮的才能才把他派得老遠去工作的了。順口問道:“吾弟不想知道為什麼我要将允禮送去修墓嗎?”“不是很感興趣。”胤祥就是喜歡實話實說,這實話讓皇帝心裡更舒服了,反而更想告訴對方為什麼,于是自覺說道,“我覺得允禮看起來心機頗深,之前舅舅跟我說過先帝去世當晚他從紫禁城落荒而逃。”胤祥不置可否:“大概是因為我告訴他,再不走以後要跟允禩一起死,他很相信我。”胤禛猛地坐起來,反問胤祥:“那他果真是允禩那邊的?”胤祥回:“不是,他就是剛好在那當值,什麼都不知道的樣子,我路過,順便提醒了他一下,他還算不笨,是老三估計不會信我,反而還會往裡面沖吧。”胤禛又坐了下去,心道王弟果然厲害,随便就能給凡人指條明路,難怪允禮要攀附他,原來隻是路過,難怪沒告訴我。不過還是忍不住又問了一句:“那王弟為何順便幫他,你好像不太随便幫别人。”胤祥眉眼突然笑得開心起來:“我好像知道為什麼兄長讓他去修景陵了。”于是向胤禛靠近了一下,仰着頭臉對着對方,伸手點了點對方的額頭,笑道:“因為想留多點人陪你,你要珍惜哦。”是的,從此,胤禛還算珍惜允禮,不僅是把他看作弟弟,更像是胤祥送給自己的禮物,要照顧好。
受了任務的允禮自覺倒黴,回到家後,思來想去還是不安,不知會不會是皇帝對自己有什麼不滿,萬一自己沒有察覺出來,就這樣沒有準備地去了,出了事豈不成了冤死鬼。于是當即決定還是去怡親王府上拜訪一下,求怡親王再指點指點自己,保個平安好出發。可是旋即又想起胤祥素來不愛與人結交,自己其實也與他不相熟悉,隻是恰好先皇去世那日是自己當值,不知為何一貫冷漠的胤祥經過時瞧了自己一眼,指點了自己,給了自己一條陽關路走。說來好笑,自那之後,自己硬是沒找到任何機會與怡親王見面,之前雖然幾次提着禮物去登門造訪,對方一般都是說不在,好像都在宮裡忙着,偏偏後來自己挑了晚上去,管家也說親王傳話留宿養心殿。一開始允禮隻道是怡親王日理萬機公務繁忙,後來發現怡親王簡直是住在宮裡,不禁感歎怡親王與皇帝感情是真的好。所以這日聚會允禮與胤祥搭的那幾句話便是抓住機會道了聲謝,當時的胤祥靠在禦炕上,很是自在而不失端正,聽到有人跟自己說話,才将有些渙散的眼神收在了對方身上,貌似是剛睡醒,隻是輕聲回句:“何事?”允禮也不好直接說當日之事,就含糊說了句,“感謝兄長那日指點。”擡頭時隻見對方沒有什麼反應,沒有恍然大悟,也沒有不以為意,讓人知道他也沒忘記過此事,當時胤祥隻是輕輕回了句:“我也是為了自己。”便沒了後文。允禮後來思考許久這句話,終究沒想到自己離不離開對怡親王有什麼好處,也就準備留到以後再看看。随着思路被打開,一切往事拼合起來,允禮突然福至心靈般,好像領悟到了一件事情,今天皇帝好像從自己跟怡親王多交談了幾句後就時不時會看自己來着,要知道,在此之前,皇帝可是從來不看自己。允禮明白了,皇帝一定是覺得自己有意攀附怡親王,所以想敲敲自己。于是立馬收起了再去打擾怡親王的心思。那該去找誰幫此事好呢,難道是那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