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禮已經特地交代底下人,安排兩座暧轎等在景陵前。胤禛與胤祥從景陵碑亭走出,便被請上轎。胤禛牽着胤祥的手就走向前面那頂,胤祥回頭對允禮說道:“十七阿哥也坐轎就好。”允禮感激地看向怡親王,但是心中還是有些困惑,皇上好像并不是這個意思,隻是想與怡親王同路罷了。無論如何,坐上轎之後,一行很快到了允禮所住的宅子,此宅坐落在陵區南部數裡的石門鎮。該處是附近唯一可通往京城的交通關隘,于是凡路經石門鎮的宗室子孫、王公大臣等都要到陵寝禮部投遞職名,這裡的官員就會将他們先帶到安奉殿行禮,再到大紅門前,遙對陵園内的各帝、後陵寝分别行三叩禮,也就是當地常說的“紅門遙祭”。所以十七阿哥接了兩位朝中人在陵園走一圈,在人們看來都是常事,也就不覺奇怪。二人先是在允禮暫住的石門鎮通判宅子裡用過晚膳,而後允禮恭敬上前:“皇上,宅子主殿與側殿已為您與怡親王收拾好了。”胤禛仿佛思考了一會兒,回到:“有勞,不過今晚我們回行宮便好。”皇帝既如此吩咐,行宮也的确更好,允禮自然不敢挽留,隻道:“那我送送二位兄長。”說着就派人準備了馬車。
兩座馬車在一輪明月下穿行鎮間,約略過了兩刻鐘,停在了西門鎮附近的湯泉行宮前。這一路低調,皇帝不舍再辛苦王弟,遂示意下人先去行宮安排。行宮門口,胤禛與胤祥下了馬車,擡眼打量,見這行宮與通州行宮不太相似,規模沒那麼大,但也顯得溫馨些,且大概是有溫泉的緣故,走近便覺溫暖許多,驅散了這一路的寒意。行宮左側有一間寺廟,是貞觀二年唐太宗李世民在此洗浴療疾後所賜建,當時名作湯泉寺,而後明憲宗賜寺額“福泉”,至今仍挂寺門上。後經曆代修繕,此寺最終定名為福泉禅寺,且仍保留一些唐朝寺廟風格,占地不大,整體低平,紅木構架,各殿矮小,黑色單檐歇山頂長而緩,闆門棂窗,古樸雄渾,如今已是行宮一部分。胤禛牽着胤祥準備往行宮裡走,倒是被胤祥拉住,這才回過頭來一瞥,想起允禮還跟在後面,于是隔着胤祥對允禮交代道:“十七阿哥今日辛苦,回去罷。”允禮小心稱是,不覺有點遺憾地看着溫暖的湯泉行宮,又趕緊收好表情,恭送皇帝與怡親王。胤禛說完看向胤祥,見胤祥微微點頭,才繼續拉着胤祥往行宮去。胤祥也對允禮溫聲說道:“十七阿哥辛苦,明日再見。”就跟着皇帝慢慢走向行宮。行宮的大門關上了,宮門旁那座飛檐紅頂小鐘樓也跟着隐隐一震。聽着飄渺的鐘聲,允禮心情很複雜,有些快樂,皇帝與怡親王都對自己很好,又有些失落,自己第一次清晰地意識到皇帝與怡親王之間有一種不容他人進入的棠棣情深。不過如此想通了允禮也覺得輕快,至少自己有機會争取,怡親王方才的意思就是明日還可以來此一聚,便管自己回了住處,準備明日再來帶二位去别處看看。而門内,合上門後,胤禛先開了口:“王弟何以對允禮說明日再見,不來也不錯。”胤祥回以微笑:“兄長不想出去走走嗎,附近名山不少,也許可以讓允禮帶帶路。”聞言便知王弟又是心中有許多玩樂事,胤禛當然贊同,也就慢慢點頭,釋懷了一些。
進了行宮的二人,遣散了身後的下人,自己逛了起來。這座行宮大緻有一個郡王府大,樓閣宮殿與風景都很齊全。古時不少帝後、名臣與文人都在此駐足過,可謂是個珍稀寶地。先帝亦常來此坐湯,還因孝莊文皇後在此泡湯療疾痊愈而設宴慶賀過,并作詩誇贊這處湯泉。但這些都是胤禛二人當年聽說過的,雖然有機會與先皇出巡幾次,終究沒趕上來這的機會,未曾來過,便一直暗自想象。二人靠着一點感覺與經驗探索起寝殿的位置。如今從大門進來直走一會兒,便見一方黃色琉璃照壁,雖不及養心殿的精美,卻帶着一點古樸,又在湯泉的蒸汽中顯得剔透朦胧,讓人對裡面的風景更生想象。繞過照壁,又見一黃色琉璃歇山頂的朱色大門,敞開着,其上挂匾曰:“福泉公館。”胤禛側頭看向身邊的胤祥說道:“福泉公館為唐太宗所号,未想我與王弟今日也立于下了。”胤祥笑笑環上了兄長手臂,回道:“唐太宗怕是也沒想到。”胤禛回以一笑。二人接着走進此殿門,門後是一條短短的紅木廊,漫步其上,胤祥聊起:“我最早知道這福泉公館,還是兒時偷看民間傳奇小書,讀到隆慶六年十月,薊鎮總兵戚繼光于湯泉以南二十裡地,興十三萬守邊戰士大閱兵,環列台十裡列陣,旌旗铠甲,車馬辎重,照耀山川,氣勢浩大,時人稱‘湯泉大閱兵’,可謂空前絕後,真是威風,叫我心生向往。”胤禛笑回:“原來朕的虞姬還有當英雄豪傑的夢。”胤祥聞言一拳輕輕打在胤禛肩膀上回道:“本王是雜家,既能演武亦能唱戲,皇上不知道嗎?”胤禛寵愛道:“好,朕知道了。”說着兩人已經走過覽勝門,眼前頓時開闊,是一個寬敞的院子,三面各有一房,左右為廊房,中間挂着恩沐堂牌匾的殿宇想來應當是住所了。恩沐堂外部堂皇精緻,看起來确比驿站舒适很多,望進去,起居裝飾都與宮中相差不遠。胤禛剛要拉着胤祥接着往前走,走進殿去,胤祥揪了揪胤禛的袖子,站在原地,說道:“胤禛,擡頭看。”方才一路都在看胤祥的胤禛,現在被提醒才知道王弟方才眼光灼灼地向上瞟的原因了。胤禛順着胤祥的眼光看去,行宮後是一片蜿蜒起伏的山嶺,想來就是所謂的燕山七十二峰,各峰高聳清俊,皎潔月光下,可見其上許多小路,應是當年守邊戰士巡城路,最頂端則是明長城的一小段,如今廢用,少了殘酷的殺伐之氣,忘卻了寒光照鐵衣的蒼茫,隻留下一點往事的蒼涼,卻是壯觀,山腳則被青蔥樹木環繞,與行宮隔開。一輪皎潔滿月下,整座山被照得明亮,胤禛欣賞着,隻聽耳邊胤祥說道:“哥哥,你仔細看,還能看到山上好多洞穴。”正開心說着,眼前一黑,雙眼被胤禛遮住了,不能再看,隻聽到胤禛對着自己輕輕道:“先留着,帶王子去個地方,更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