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浙之地亦多盜賊,總督滿保就沒有這三位恐慌了。七月二十日,皇帝還收到了他奏報台灣千總何綿拿獲賊人王忠事。胤禛之前沒看過這折子,但又見滿保在折中稱已奉禦批嘉獎何綿,胤禛便看了眼窗外享受清秋風光的胤祥,心中就懂了。于是他也不并未再警告滿保對地方好好監察,也不挑剔閩浙台灣之軍善不善戰,隻是有點愉快地回:“知道了。此等卓異效力人員,理應施以殊恩。”當然,滿保再接到皇帝回折後,隻是有點奇怪,皇上為何之前已經說過了卓異效力人員當嘉獎,如今還要強調一遍,這不是皇上一貫的習慣。滿保反思,自己是不是還不夠了解皇上,最終得出結論,還是皇上對自己不夠放心,才會反複叮囑,于是此後也對有功之人多上了點心。
胤祥坐了一會兒,回頭看胤禛,他在看着自己,胤祥便敲了敲窗戶:“禛,沒事了陪我去造辦處吧?”胤禛笑着答了句:“好。”就從殿裡很快走了出來。
這日,胤禛在胤祥的帶領下,在刻字作得到了印章二十二方:“‘為君難’陽文引首三方、‘朝乾夕惕’陰文圖書三方、‘雍正宸翰’陽文圖書三方、‘兢兢業業’陽文引首三方、‘敬天尊祖’圖書陽文三方、‘親賢愛民’陰文圖書三方、‘禦押’陽文二方、‘封字’陰文二方”。胤禛歡快接下,賞了造辦處刻字作所有人。跟胤祥出來時,胤禛才随便問道:“王子,怎麼要做這麼多?你知道我素不愛囤物件,如果需要再做就好了。”胤祥撅了撅嘴:“做了就必然有用的。前些日子,翻翻你的折子,我見這些字尤其好看,你也常用,所以想做來,給我下次幫你批折用。”胤禛這才知道是自己自作多情了,摟住了胤祥,隻能誇到:“我王未免太聰明,害我還以為是有東西送我,才跟着來的,還賞了那麼多。”胤祥也摟着胤禛,安慰道:“我同意皇帝你能一起用。”胤禛又問:“這麼多何時做的?”胤祥不知為何,突然含糊了一聲:“五月二十。”胤禛還是聽清了,瞬間恢複了自信:“嗯,這一日是需要蓋許多章。”此話一出,果然又要跟胤祥打鬧着回了養心殿。
後來,胤祥無聊莫名幫胤禛整理折子時,突發現,胤禛在七月二十批了個折子,福建巡撫臣黃國材謹奏,他的祖父黃廷栢原任山西汾州府知府,于順治六年遭逆賊,捐軀殉難……不要别的賞,隻求一個胤禛寫的匾挂在宗祠。胤禛隻回到,“有餘暇時書賜。知道了。”胤祥不明白,胤禛為什麼答應了不當即寫,自己沒幫胤禛做過,胤禛向來答應了人就不愛拖。于是很好奇地向起居注官詢問胤禛七月二十日的事迹,被胤禛不明所以地同意後這些官員才敢回話:居然隻是去了造辦處。胤祥于是又堅持不懈地去了造辦處,翻看當日檔案,這才意識到,胤禛那日是陪自己去取二十二個印章了。不禁感慨,真不容易,别人想要四個字都很難,自己卻偷偷做了這麼多個,心裡更生驕傲。同情心發,胤祥當晚便要求胤禛幫着寫這個黃家要的匾。胤禛也不吃虧,說是因為胤祥才差點食言,硬是要了頓回報。
然而後來的後來,黃家在三四個月中收到了皇上賜的第二個匾。黃巡撫本來以為皇上隻賜一個,上面寫的“敬宗紹德”已是很滿意。然而不知為何,後來京城又賜來了第二個,讓人疑惑地,寫的卻是“祥光滿院”,完全不配上一個啊。黃巡撫還是感激涕零,但也疑惑了好久,不知道該挂哪一個,都挂也不太好,于是從此一年換一個,在當地很是體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