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德拉科互道晚安回宿舍後,泰勒并沒有就寝。她快速洗漱一番,換上一套夜遊專用的深色運動服,對照着新出爐的課表收拾好了書包,拿上遠渡重洋偷來的斯萊特林蛇木魔杖,去了斯萊特林的書房。
闊别三月,斯萊特林的秘密書房和離開時沒什麼兩樣,泰勒一時甚至懷疑自己搞錯了斯萊特林的信物的含義。但很快,當泰勒用咒語将蛇木魔杖喚醒後,變化出現了——伴随着輕微的顫動,長桌主座背後,正對着大門的牆壁前,一列石制書架拔地而起。
據薩拉查留下的記憶來看,這石制書架才是斯萊特林密室系列的核心所在。薩拉查的秘密書房内共有三處通往外界的密道,其中一處通向二樓女生盥洗室下飼養蛇怪的巨大密室,一處通向禁林深處,另一處去向未知。目的地已知的兩條密道入口都設在石制書架上,未知的那條則需要自石制書架上挑選出三本“正确的”書,并以“合适的”排列方式擺放在書桌上,再輔以薩拉查在記憶中提供的咒語才能夠開啟。至于什麼是“正确的”,什麼又是“合适的”,薩拉查在記憶中是隻字沒提。
新出現的書架和兩側的木制書架體積相仿,其中的藏書卻寥寥無幾,空曠得有些寒酸。石制書架分為上下兩部分,上方是普通的書架,下方是櫃子。
最右側的櫃門是去禁林的暗門入口,需要将其打開到九十度的位置,再念出蛇老腔口令才能令其顯現;左側的書架上有一本書是假的,打開後翻到特定的頁數,放在地上用蛇木魔杖輕敲兩下,就會變成一條隧道,跳下去即可直達那個被裡德爾燒毀的密室中的密室。
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個密道都是單向的,隻能由此離開書房,卻無法通過它們進入書房。泰勒不知斯萊特林當初建立這幾條密道時目的為何,反正在她眼裡,這像極了逃生通道。
泰勒沒急着嘗試這兩條密道,畢竟這兩個目的地對她來說都是有去無回。她上次光是從蛇怪密室中爬出來就花了一個多小時,而夜半三更跑去禁林深處?在她想不開之前,她是絕不會動這個念頭的。第三條密道是道待解的謎題,雖更吸引人些,但泰勒一時也沒什麼頭緒。
新書架上約有十來本書,有薄有厚,共同點有二,一是這些都是手寫本,而且看起來都是薩拉查本人的著作;二是它們都為古魔文寫就,偶爾還摻雜着拉丁文,泰勒一眼掃過去,隻看懂了一件事——薩拉查根本不希望後來者輕易讀懂這些文字!
可惜湯姆·裡德爾死得太過徹底,泰勒完成了人生中第一件籌謀了幾個月的大事,成功時的喜悅卻無人分享。裡德爾說拿了魔杖她就能變強大,可真拿上了,她也沒覺得自己有什麼變化。她把蛇木魔杖收起來,在書桌旁唯一的椅子上靜靜地坐了一會兒,猜測着斯萊特林留下這樣一個書架的動機,或許那些書籍的内容很關鍵,可是梅林在上,用古魔文和拉丁文寫的東西,她要花多少時間才能讀懂呢?
泰勒想着想着就困了,差點趴在書桌上睡過去。好在夜裡的地牢實在寒冷,書桌表面冰涼無比,泰勒的手一沾桌子就被凍醒了。她打個哈欠站起來,打算打道回府,“離開”這個動作觸發了她的肌肉記憶,泰勒明明想着要向門口走,雙腿卻無比自然地帶着她來到存放《感知魔力》的書架前。
是了,以往她離開密室前都會檢查一下這本書的内容有無更新,不過自從新的指示變成了一行咒語,而泰勒打定主意不去使用它之後,她就再沒關注過這本書了。泰勒這麼想着,随手将它從書架上抽出來,翻開。
《感知魔力》這本書的神奇之處在于,它能夠感知到讀者對其指示的執行進度,隻要泰勒沒有完成前一項的要求,那麼無論她翻開這本書多少次,沒有被完成的指令後的書頁都是空白的。可今天泰勒随手一翻,明明翻過了頁數,卻見本該空白的書頁上黑色的字母排列得滿滿當當,頁邊空隙處偶爾還有紅色的批注。
批注,泰勒從來沒有在斯萊特林的藏書中看到過任何批注。她本以為這是因為薩拉查非常愛惜這些書籍,可現在看來……
她放下《感知魔力》,抽出它隔壁的一本書,翻開,沒幾頁就看到了擠在腳注旁的手寫批注,同樣用的紅色墨水。再随便抓過離得遠些的一本書,翻開,這本在前言處就有紅色的字迹,是英文,寫着:“用詞優美的一本廢話”。
泰勒愣了一下,噗嗤笑出聲來,同時又意識到薩拉查是習慣于用英語讀寫的,那麼他又為何要用古魔文和拉丁文寫書?難道真的是為了給後人設置閱讀障礙?
泰勒又随機檢查了十幾本書,均在其中發現了紅色批注,之後她又拿了一本批注最多的去和石制書架上的書籍做對比,在相同的字母上發現了類似的寫法,基本确定了,這些都出自薩拉查·斯萊特林之手。
這就有意思了,書房隻要蒙對了密語就能進,而隻有拿到了“信物”才能看到這些批注。看來在薩拉查·斯萊特林眼中,他的秘密書房中最大的财富不是這上千本藏書,而是他留下的批注。
抛去斯萊特林先生本人過于自大的可能性,這些批注中定然有什麼秘密。泰勒環顧一圈,重新拾起了最熟悉的《感知魔力》,從第一頁開始尋找薩拉查·斯萊特林留下的紅色批注。
————
前言:
大多數人使用魔力的過程就像是從商販手中購買高于成本價十倍的貨物……
“前言”旁空白處的紅色小字:
“書中方法具有一定研究價值,但整體而言,作者在隻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情況下打通靈魂的魔力屏障的行為愚蠢至極,而在不講明原理和後果的前提下誘騙讀者進行嘗試的行為卑劣無比。”
前言結尾處:
很多人要求我在這本書中添加關于魔力之源的概念,以及關于魔力使用的原理。但實際上,隻有真正能夠感受到魔力的巫師才能夠理解這些。所以,你不會再這本書裡看到任何關于以上問題的答案。
一旁的批注:
“哈,讀者當然找不到這些問題的答案,因為作者根本不知道答案。”
————
描述具體實行步驟的幾頁批注很少,偶爾有劃線、圈點的痕迹。泰勒此前看到的最新步驟——那條咒語,原來就是《感知魔力》的最後一項實踐步驟了。但所有步驟加起來隻占了整本書不到十分之一的篇幅,泰勒粗略翻了一下,步驟結束後全是實驗記錄,實驗标題各不相同,但共同點是,這些實驗都是為了尋找一個合适的“容器”。
咒語那頁空白處有批注,鮮紅的大寫字母構成的内容觸目驚心:“不要使用!如果你足夠缺乏警惕心,在弄清楚這本書意圖何在之前實行了前面所有步驟,那麼你真是蠢得無可救藥。不過,隻要你沒有嘗試這個咒語,事情就還沒有到不可挽回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