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子裡的長平聽到喊開飯的聲音,依依不舍地放下手中的書本。
幫着擺碗筷時候,看到碗中的涼皮兒一愣。
“姐姐,這是什麼面條啊?怎麼看起來與平時吃的不同?”
“噗!”知雲沒忍住笑了起來,“這不是面條,哥哥猜猜是什麼?”
“額..真猜不出來。”長平端着碗左看右看了半晌,撓了撓後腦勺道,“姐姐快告訴我嘛。”
“這是涼皮兒,你們都快嘗嘗看。”
用筷子挑起幾根涼皮,試着放入口中。
涼皮冰涼爽滑的口感,驅散了夏日帶來的燥熱。
麻醬給涼皮增添了幾分醇香和綿密。
鹹酸味中帶着恰到好處的微辣,讓人胃口大開。
胡瓜絲、豆芽更是帶了如夏風一般的清爽。
長平、知雲風卷一般,不一會兒就将碗中的涼皮吃了個幹幹淨淨。
連碗底剩的一點點調料也喝幹淨了。
看着二人一臉滿足,趙知暖笑眯眯:“怎麼樣?姐姐這一碗涼皮兒可否拿出去賣?”
知雲連連點頭:“可以!可以!這個涼皮兒好吃極了。”
“這麼熱的天吃着涼皮兒,立刻就能感覺到涼快了。”
長平也興奮道:“姐姐,我們幾次進城,都沒見過有人賣過這涼皮兒,我們算是獨一份兒。”
關于這一點,趙知暖倒是挺冷靜:“現在若是賣,鐵定是獨一份兒了,隻是時間長了,别人也能琢磨出做法。”
“不過我們好歹也占了第一家最正宗的優勢。”
“這一斤面粉最多能做出十張涼皮,剛才我們自己吃,每一碗都放了三張多的量,所以隻做出三碗涼皮兒。”
“可是若是要做買賣,一碗就不能用這麼多了,頂多用上一張半面皮,也就是一斤面粉能做出大概七碗,面皮成本還不到一文半錢。”趙知暖掰着手指頭仔細算起來。
“胡瓜、豆芽,都是咱們家自己種自己發的,再加上調料,一碗涼皮兒的成本就算做一文半。”
“市面上一碗素面四文錢,咱們薄利多銷,一碗賣三文錢,能淨賺一文半呢!”
三人仔仔細細将賣涼皮兒所要的物件都盤算了一番。
“還差桌椅和碗碟筷子,那我們明日一早就去城裡買吧。”長平想了想道。
“嗨!何苦要跑去城裡買?”趙知暖搖頭道,“今兒不是有大集麼?趁着現在天還大亮,集市還沒有散,咱們趕緊去看看還能買到什麼!”
大集離桃花村隻有一刻鐘的腳程。
趙知暖他們推着車走得慢些,也就花了不到兩刻鐘。
大集上的攤子雖然散了大半,可還有三三兩兩的在繼續堅持着。
三人走到一個賣竹制品的攤子前面。
攤主是個中年人,他坐在凳子上打着瞌睡。
感覺到有人站在自己攤子前,他睜了睜眼睛,可仔細一看是個小姑娘帶着兩個娃娃。
興奮勁兒瞬間沒了。
“這位姑娘,想買什麼随便看看吧!”他懶散地随口應付了一句。
據他的經驗,這種小姑娘家一般隻會買些小玩意兒。
那些都是他用剩下的邊角料做出來的,就算賣出去也賺不到幾個錢。
“叔,請問這一套多少銀錢?”趙知暖指着一套矮桌椅問道。
中年人剛要阖上的眼睛瞬間睜大:“一套二十文。”
“二十文?太貴了,叔給我們便宜一些,一套十五文吧!”趙知暖開啟了殺價大法。。
“你這小姑娘家家的,還真敢講價,别在這裡搗亂了!”中年人瞪大了眼睛,有些惱了。
今日在集市上守了一天,也沒賣出幾件大件。
好不容易有人來問桌椅,還是個殺價忒狠的小姑娘。
“大叔,我們是真心想買這桌椅。”趙知暖一臉誠懇。
“我為了養活弟弟妹妹,想支個攤賣吃食,這桌椅是必須要有的。”
“且我這攤子定是要長久開下去,以後不光是攤子上,家中若是缺了桌子椅子之類的,我們還來大叔這裡買。”
中年人聽了這話,面上有些松動。
趙知暖看了看地上擺放着的滿滿的貨品,就知攤主今日的生意不咋地。
她再接再厲笑眯眯道:“再說了這天色不早,集市眼瞅着就要關了,今兒能多賣點是點,您說是不?”
“也罷!”中年人搖搖頭,“你這丫頭嘴巴厲害,眼睛更毒,說罷,你要買幾套?”
“兩套!”
“一套給你二十文!不能再少了!我還得賺個辛苦錢呢!”中年人不容拒絕道。
趙知暖樂開了花,滿口答應。
兩套桌椅才四十文,值了!
付了錢,将桌椅擡上推車。
三人又來到賣碗的攤子前。
攤主饒有興趣道:“丫頭,剛才你講價老漢都看到了,今兒我生意挺好,也不差你這單啊。”
“且我這剩下的碗是一文錢一個,也夠便宜的了。”
攤子上就剩二十幾個碗,都是有瑕疵的,怪不得沒賣出去。
“大爺!您就剩這點貨兒了,早點賣完早點回家,就給我便宜一些吧!”
“哈哈哈!好厲害的丫頭,竟然猜出老漢我着急回家。”攤主大笑起來,他拿着扇子指了指攤上的筷子。
“便宜是真便宜不了,不過這些筷子送你了!”
十雙筷子能賣兩文錢,這些有快二十雙,又省了六文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