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沉醉的黃絲絹 > 第3章 第二章

第3章 第二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第二章

倪家已是三代獨傳,夫婦倆年齒相懸,又是中年得子,因而倪齊安深得父母鐘愛。父親不忍讓幼小的兒子過早的啟蒙念書,因而等倪齊安到了六歲時才送他進學堂念書。倪齊安雖生于醫門世家,自幼就在父親的幾案前玩耍、在母親的藥爐邊遊戲,但畢竟還未得絲毫親授,還未領受倪家的獨門真傳。因此倪齊安對父親的醫技是一竅不通。那時倪齊安年紀尚小,倏然間沒了父親,沒了書讀,倪齊安隻會一味地傷心、一味地懷念父親,之于别的,他一時還想不到。他的腦海裡除了父親的音容笑貌外什麼都沒有。父親的離世,對于倪家意味着什麼?對于自己又将意味着什麼?他對此也隻是懵懵懂懂。父親在世時,家底雖不殷實,但畢竟有如韓非子所說的:“家有常業,雖饑不餓。”憑靠父親的一技之長,全家尚還溫飽無憂。現在一家之主沒了,随之也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常業,斷了生活來源。民間有俗話說,世間最苦最累的活,莫過于打鐵搖船磨豆腐這三樣;世間最悲傷的事莫過于少年喪父、中年喪夫、老年喪子。如今這孤兒寡母卻不幸包攬其二,母子倆心中的纏綿悱恻實在叫人難以描述,日子的艱辛可想而知。

他常怔怔地坐在這間并不寬敞,如今已了無生機,寂靜得令人窒息的小屋裡,坐在父親尋常坐堂的幾案前發愣。景物依舊,卻恍如隔世。他分明清楚地看見父親坐在案頭,可一晃父親又飄逝而去。他竭力地找尋,卻怎麼都找不着父親的身影。他悲天怯地地呼喚,卻再也喚不回沉沉睡去的父親。他不願相信父親會突然悄然無聲地飄然而去。他恍恍惚惚地坐着,眼睛苦澀紅腫,卻沒有眼淚,在很長的一段時期裡,他都無法從喪父的悲情中走出來。可是現實是冰涼無情的,不管你背負多沉的傷痛,不管你飽受多深的煎熬,不管你的心田是在瀝瀝淌血,還是在汩汩流淚,它都熟視無睹。老子說:“天若有情天亦老。”又言:“天地不仁,視萬物為刍狗;聖人不仁,視百姓為刍狗。”由此看來,人在遭遇不幸或是身處逆境時,若想祈求老天慈悲眷顧,那結果一定是大失所望的。聖人所言不是要打折你的希望,而是要鼓起你的潛能,不是讓你自困囹圄,而是要你在困境中重新崛起。

此時的倪家,因父殁母暮,深陷在窘迫之中,小小年紀的倪齊安,在勉強念了五年舊式私塾後,就不得不辍學回家,次年開春便進工廠當徒工,掙錢聊補家用。後來漸漸長大,也漸漸懂理,又從母親那裡,從街鄰那裡知道了許多父親行醫的佚事。這時他才明,父親的不幸離世,不僅使他們母子倆的生活陷入困境,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倪家的醫脈就此失去傳承。要知道,那裡面飽含着倪家幾輩人的智慧!浸潤着倪家幾輩人的心血啊!如今卻要斷送在自己這輩上。于是他坐卧不甯了,他實在無法吞咽這顆苦果,他在心裡一次又一次地對自己說:“絕不能讓它斷送在自己的手裡!”

這聲音有如金聲擲地,音韻铿锵。從此他開始在心裡打下主意,定下決心,即便不能将倪家醫脈發揚光大,那至少也要使倪家醫脈延續下去。因而他開始更加勤勉發奮。勞作之餘,學藝之暇,他便會小心翼翼地取出父親留下的那幾大摞塵封已久的醫案藥方和醫書。他埋身這堆寶貝似的舊紙堆裡,與它們相伴為伍。他在裡面艱難地潛行和探索,從不間斷、從不畏葸不前。可是想要從中理出個頭續,想要弄懂它們,真是談何容易!因為倪家為使自己的獨門醫術免遭旁人剽竊,精心設置了多重保護屏障。藥方中有些藥是用代号表示,與此對應的代号則标在藏藥的青花小瓷罐内壁,你就是拿到藥方和那曬幹碾碎草藥也無從知道那是什麼藥。那藥名恐怕隻寫在他父親的腦海裡,如今他父親走了,那藥名也随之去了。留下的那些醫案病曆又寫得晦澀難懂,從中也極難尋不出任何的蛛絲馬迹來。

倪齊安深切地感到,僅憑自己這點粗淺的文化,真可謂力不從心,勉為其難哪!不說别的難處,就連藥方上的好多字他都不認得。因而他買來字典和中醫書籍。橫亘在前的難關就象重重高牆,但他并不知難而退。他要一道道地跨越過去,每攻克一個難關就是一個進步,就是一次成功。他知道要想使倪家的獨門醫術走下十字架而重新複活,除了堅忍不拔的毅力和契而不舍的堅持外,别無捷徑可循。古話說:“開弓絕無回頭箭。”現在若讓他辍止放棄,半途而廢,那是斷無可能的!因為在他看來,這不是倪家後代該有的秉性。美國的馬爾騰博士在其人生小品文中說:“曆史上的許多大事業,都是在大多數的人,都想要“向後轉”的時候所做成的。”隻要堅持就有希望,他繼續不停地探索研究,他有時怔怔發愣,有時若有所思,幾近到了孜孜不倦、廢寝忘食的地步,可還是收效甚微耶!

很長一段時間過去了,卻仍如同在雲端霧間一般,他的大腦裡象是被塞進了一團亂麻,治絲益棼,了無頭續。他父親所留下的這一大堆醫案藥方仿佛是座迷宮。面對這座迷宮,他并不祈求很快就能熟門熟路、能夠進退自如,可是現在連進去的門在哪裡都還未曾摸着個邊,不免内心焦急,憂慮叢生。他在心裡感慨,這原本是用來提防那些居心不良的人,怎料想如今卻擋住了自家人。真是一副“大水沖了龍王廟,自家人不認自家人”的光景。他不斷告誡自己,絕不能停下來!絕不能放棄它!他的大腦裡又映現出小時候的情景,那些病人,常常豎起大拇指稱贊父親:“倪先生啊,你真是華佗再世、扁鵲再生。倪家的藥真是太靈驗了!”倪齊安的心田湧起了一股驕傲的暖流,他的臉上蕩漾起由衷的笑容。他為父親驕傲、為倪家驕傲。這股暖流成了他的精神之柱、力量之源、指路明燈;這股暖流一直砥砺着、枨觸着他不畏困難、勇往向前。他在心裡說,倪家的醫術源遠流長,獨門獨派,不可能那麼輕松的就可以一蹴而就,還須付出更多的努力才是。

他低頭沉思着,活脫脫就像羅丹作品中的那個“思想者”。他在苦苦思索,他在尋覓破解良策。他已認識到,過去的辦法行不通,對那些醫案和藥方不能老這樣囫囵地吞下又囫囵地吐出。現在看來,過去的辦法是一條“此路不通”的路,是“圍棋盤裡下象棋——不對路數。”這條路不能再走下去了,須得另劈蹊徑才是。這事心急不得的,欲速則不達麼。做事得從容易的入手,一口吃不下一個肉包子。老子說:“天下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細。”于是他隻揀出那幾摞專治瘡毒的醫案藥方,其餘則藏入木箱,擱于密處。他重新一張張地加以仔細研究,又把藏藥的青花小瓷罐一個一個地捧出來,又小心的從中取出草藥來,試圖和藥方進行對照辯認,對于一個外行來講,這樣做已是一件極難的事。他忽然想到,何不去藥鋪找藥工幫助鑒别呢?藥是分别拿出去的。這個星期天找這一家藥鋪,下個星期天找另一家藥鋪。為了保證識别的準确性,一樣藥,他至少要找兩家以上的藥鋪辨認。幾年下來,不要說本城的藥鋪藥房,就連相鄰市縣的藥鋪藥房他都造訪過。這樣做不免費時費力,但為求保密,也隻能如此。

老子說:“千裡之行始于足下,九層樓塔始于累土,合抱之木始于毫未。”功夫不枉有心人,恒心所至,金石為開,雖是點點滴滴,也終能累積成河、累疊成山。到了此時,倪齊安已能将大部分藥辯認清楚,将它們與藥方對号入座。不過這時他卻遇到一個更大的難題,那些隻标代号的藥,從青花小瓷罐裡取出來時,之中有不少已發黴變質,别說是辨認,就是稍微搓幾下便會直掉粉末。他把藥拿出一點來,小心包好帶在身邊,他跑了不知多少家藥鋪,恁是無人能識,無人敢認,把倪齊安急得是撓頭抓耳卻又一籌莫展。這許多年來,他就是憑靠永不回頭的執着,不但順利進入了這座迷宮,而且正向迷底穩步靠近。這個過程雖然緩慢卻卓有成效。不過現在倪齊安卻被擋在了這個隘口之下,向前不得,隻能在原地徙倚。好在他對破解這道難題的信念從不置疑,也從不動搖。在困難面前,他絕不會曾母投梭,喪失信心。他心裡明白,已走了那麼長的路,現在停下來,頃刻間又回到那個原點上,等于什麼也沒有做。停下來的結果将如《尚書》中所說的那樣:“為山九仞,功虧一篑。”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