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我真的是鹹魚[快穿] > 第19章 問汝平生功業(19)

第19章 問汝平生功業(19)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沈明燭神色未變,仍認認真真聽着,時不時“嗯”一聲。

餘梁微微詫異,玩笑般地試探道:“下官還以為公子會問城中賦稅、收成、百姓生計,昨日還查了不少文書,唯恐不能為公子解惑,不想公子居然沒問。”

“啊。”沈明燭随口道:“這些我都知道。”

每年這些數據、資料都會被整理完送往長安,他既然要來江南,當然會了解情況。

“您知道?”餘梁聞之詫異,自見面以來的恭維笑意忽而便強裝不下去。

可見沈明燭此舉不是突發奇想,他是認真地考量過,才決定要将平津城外那條荒廢了不知多少年、已被淤泥封堵的河道清理出來。

沈明燭偏過頭,認真問:“你是不希望我來修整水道嗎?還是你不相信我?”

餘梁默了片刻,重新揚起笑意:“怎會?此乃朝廷下令,下官不敢不從。”

他不是酒囊飯袋,當了多年父母官,他知道修水利、運河能反哺一方水土,若能修得足夠好,後世子孫萬代都将受益無窮。

可利在千秋,必會苦了這一代的百姓。

餘梁不是不能接受,事實上他無比清楚這件事有多正确,假使他不是此地知府,他能有無數正氣凜然的大道理去說服所有反對的人。

可人都是有私心的。

為什麼偏偏是平津城呢?

江南雨多,河湖也多,交錯縱橫的河道數不勝數。

古往今來所有皇朝不知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多少水利設施,荒廢的、修建到一半便叫停的、于戰火中坍塌的不知凡幾。

這麼多的河道,隔壁雙寅城的河道才廢棄了不到十年,修整起來比平津城的要容易多了,怎麼沈明燭偏偏就看上了這裡?

沈明燭一本正經:“知府,法大行,則是為公是,非為公非,天下之人,蹈道必賞,違之必罰。”

餘梁一怔,不明覺厲道:“此為《天論·上篇》之語,意指法為天下準繩。”

“我也是天下人。”沈明燭溫聲:“若我有傷及百姓之舉,知府一樣可以齊律罰我。”

餘梁為今天的見面預設了千百種考量,唯獨沒想到沈明燭會說這種話。

“下官……”餘梁一時不知該說些什麼。

他清楚地意識到,見面以來他的每一句話,沈明燭都明白背後的目的。

這人知曉他的顧慮,看穿他的打算,卻好似能感同身受他的私心,故而不曾怪他悖逆。

餘梁此生受過挫,被打壓過,也見過幾個他難以與之相争的天才,可這些都隻能激起他的鬥志,從未将他壓倒。

唯有這次,面對沈明燭,他忽而明白了何為“自慚形穢”。

餘梁有些羞愧,為他妄圖以小人行徑收買沈明燭,這不僅對不起他自己多年來的持身以正,更是看低了沈明燭。

餘梁拱了拱手,彎腰緻歉:“下官冒犯……”

“啊,到了。”沈明燭帶着笑,像是無意中打斷了他的話,“知府,這就是你家嗎?”

餘梁頓了頓,改緻歉為引路:“公子請。”

沈明燭欣然入内。

雖然打着讨好沈明燭的念頭,但這桌接風宴安排得隻能算是中規中矩。

近些年普遍收成不好,餘梁儉樸慣了,這樣的吃食對他來說已經算是豐盛。

餘梁想得很清楚,沈明燭畢竟曾是太子,什麼富貴沒見過?就算他傾家蕩産籌備一桌珍馐佳肴,大抵在這人看來也不過尋常。

賀時序從藥箱裡取出一根銀針,挨個檢查了,又低聲道了一句“失禮”,先行動筷将每道菜都嘗了一小口,才為沈明燭布菜。

将賀時序一切異常舉止歸因為崇拜的沈明燭接受良好,餘梁卻覺得有些怪異。

總覺得這位賀太醫在沈公子面前有種擡不起頭的感覺,奇怪,這人也做錯事了嗎?怎麼比他還心虛。

“餘知府,欽天監預測今年怕是會有旱災,你放心,我來是希望百姓一年的勞作能有一個好收成,總不會讓他們過得比現在更糟。”沈明燭沒有食不言的規矩,分明不算正式的場合,他手上還拿着筷子,但或許是他語氣太過認真,無端就顯出幾分鄭重來。

餘梁在官場摸爬滾打多年,極少見到這種每一句話都透着真誠的人,他想,沈明燭要是想得到某人的信任,一定輕而易舉。

比如現在,他就毫不懷疑此話真假,餘梁起身緻禮,正色道:“下官謝過公子。”

讓百姓服徭役但過得好也很簡單,百姓不怕吃苦,隻需要給足工錢,便足夠讓他們感恩戴德。

而假如主事人多些愛民之心,不安排兇惡的監工,允許他們累的時候能休息半個時辰,三餐能夠多吃兩個饅頭。

那無需強行征召,百姓自會自願報名,乃至于迫不及待……

沈明燭道:“我沒錢,我這次來,一共隻帶了五萬兩白銀。”

餘梁剛揚起的嘴角僵在臉上。

五萬兩?還是白銀?

這點錢你怎麼保證讓我的百姓過得好!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