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休越抱起竹筒又搖了一次。
簽上赫然寫着:“昏燈夜雨映窗寒,病榻前頭淚點幹。”
依然是下簽。
林今昭這次讀都沒讀,直接将簽子往身後甩去。
今昭堅決搖頭,她不信簽筒裡沒有好簽。
“再抽!”
還是下下簽。
她這次真的生氣了,憤然将竹簽折斷。
裴休越還未出聲,林今昭已迅速補充道:“郎君不必介意,這簽未必準,不妨再試一次。這次定能抽到吉簽。”
裴休越覺得今昭頗為有趣,不禁笑了。
“借林姑娘吉言。”
他不解林今昭為何對簽意如此上心,他本就對抽簽占蔔之說持懷疑态度,參與搖簽不過是出于無聊。
即便連續抽到下下簽,他也不會感到任何不快。
“嗒”一隻泛黃的竹簽從竹筒裡掉了出來。
林今昭心裡祈禱着它是上上簽。
她緩緩拿起簽子,看着上面的簽文。
“金爐香暖煙雲散,福星高照喜氣臨。”此簽為上上簽。
“休越郎君你看,上上簽!這才是你真正抽到的吉簽!!”
轉身看去,林今昭眉眼彎彎,喜出于形。
裴休越看她笑得如此明媚,心中更為不解。
為何林今昭能因與她隻有幾面之緣的人抽到上上簽便如此欣喜,仿佛這吉簽是她自己所求一般。
“林姑娘是吉星,有姑娘在此休越才能抽中此簽。”
林今昭把這支吉簽放回了筒裡。
“說明你母親的病快好了呀,你這麼虔誠,神仙肯定能聽到你的願望。”
裴休越逐漸發覺林今昭的特别之處,他向來不為素昧平生之人的情感所動,甚至連對自己的親人也鮮有情感流露。
“那就承林姑娘貴言了。”
裴休越無意繼續與林今昭交談,今日已是第二次偶遇她。
“休越尚有要事待辦,就此先行一步。姑娘見諒。”
林今昭與他道别:“那休越郎君快去忙吧。”
金烏西墜,廣場上,人群從四面八方湧來。
一個中年道士帶着兩個小弟子推着一車七彩斑斓花燈走了過來。
那些花燈,流光溢彩,造型各異,又活靈活現。
中年道士大聲吆喝着:“猜燈謎送花燈喽!快來看看呐!”
夜幕下,那一盞盞花燈宛如星辰般璀璨。
五色琉璃宮燈、朱色金絲鳌魚燈、絲綢流蘇紗燈、彩蝶翩跹走馬燈,還有各種其他形态的花燈,琳琅滿目。
但這最好看、最有趣的還是車上高高懸挂着的那一束琉璃七彩珠花燈。
此花燈碧落琉璃,七彩繪光,燈盞以琉璃珠串聯,燈束之中,主燈居中,猶如花蕊,周圍小燈環繞,似衆星捧月。
很快,便有許多人被這光彩奪目的花燈給吸引來,衆人都想試試運氣,看看能不能猜中燈謎,奪得一盞美燈來。
林今昭怎麼會錯過這麼有趣的猜燈謎,她手裡提着師父送她的碧色青蝦燈快步走了過去。
她跟陳若和站在一起。
中年道士見已有許多人圍了過來,便開始說起了猜燈謎的規則:“每輪燈謎隻有三道謎語,一次隻能一個人回答,若三道謎語全中,那便可任意挑選花車上的一盞燈。”
“噢,除了這盞琉璃七彩珠花燈,隻供觀賞,不贈也不賣。”他又補充道。
陳若和一眼就相中了擺在正中央的那隻紗綢彩繪玉兔燈,她躍躍欲試“我先來罷,我先來罷!”
“好!這位道友先來。”他從身後取出一隻裝滿寫好謎語紙團的竹筒,讓陳若和自行拿出來三個紙團。
她打開第一個紙團:“金屋藏嬌非吾願,銀盤托月映清輝。圓缺有時終不改,甜心一片待君歸。”猜一食物。
這道謎語簡單,她很快就猜出來了:“是月餅。”
“道友聰慧。”中年道士撚着胡子。
林今昭也很捧場,拍着手興奮的喊道“不愧是師姐!”
緊接着第二道謎語也被被她猜了出來,答案是“燈謎”本身,但到第三道謎語卻難住了她。
“能載人過河,亦能載物過谷。不食人間煙火,卻能渡人無數。”此題并不難,但陳若和卻一時沒有頭緒。
“難道是船?”她心裡思索着。
中年道士見她有些想不出,便說:“道友若一時想不出,若是有親友相助,猜出此謎,便可拿走一盞燈。”
站在一旁的林今昭思索片刻便豁然開朗,說出了謎底:“是橋!”
裴休越此時靜靜地站在她的側後方,目不轉睛地觀察着她時而蹙眉沉思,時而眼中閃過靈光的神情。
今日他們已是第三次不期而遇,巧合得令人生疑。
裴休越雖不迷信所謂的緣分,卻不禁開始懷疑林今昭是否有意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