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男花魁隻想攢錢買地(穿書) > 第6章 第六章

第6章 第六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金陵日落,秦淮河畔依次亮起了燈火。

沈知孝妄自揣摩瑞王殿下的心思,為了投其所好,還刻意打聽了今日是十四,都有哪些樓裡的花魁娘子會登台獻藝。

秦淮河兩岸的秦樓楚館不說有幾百,至少也有幾十家,幾乎每一個樓裡都有屬于自己的名招牌,個個都自稱是秦淮花魁。

花魁矜貴,輕易不得見,隻有固定的日子才會登台獻藝,時間好像都是安排好了似的,各家都有默契地錯開了輪流來,誰也不搶了誰的風光。

有道是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梅蘭竹菊,也分别有人欣賞。

藏芳閣裡花魁有人喜歡,彩霞樓裡的花魁也有人追捧,擁趸愛慕者誰也不服誰,唯有百花樓裡的鳳舞姑娘,倒是不曾被人質疑,被衆人一緻公認為色藝雙絕,秦淮第一。

可惜鳳舞姑娘今日不登台,沈知孝打聽到今日隻有藏芳閣的花魁要彈琴,不過這消息卻并未派上用場。

瑞王殿下派人租了一艘畫舫,清清靜靜地隻帶了玉九思三人,就連唱小曲的姑娘都被攆下了船,竟好似真的隻是來遊河賞景一般,正經得沈知孝都有些自慚形穢了。

畫舫四周的紗簾卷起,睿王殿下穿着一身栖霞錦的廣袖衣衫,帶扣系得松松散散,手裡提着一壺杏花釀,姿态潇灑地靠在軟墊上,依舊是那副不羁散漫的模樣,隻對兩岸的繁華景象,多了幾分興緻。

瑞王輕笑道:“未見秦淮水,隻聞秦淮美,如今夜遊秦淮,此處燈火闌珊,倒是與本王心中所料想之景色,大為不同呢。”

金陵乃自家父親治下,沈知孝坐在旁邊伺候着,聞言好奇又緊張道:“不知王爺心中所料想的秦淮景色,該是什麼模樣?”

瑞王語氣平淡,眼裡卻帶着幾分興味道:“妝樓臨水蓋,粉影照婵娟,本王原以為這秦淮兩岸,不是紅粉佳人,就是風流浪子,卻沒想到實際上竟跟京城普通的鬧市大街也沒有多少區别,市井煙火,倒是熱鬧。”

沈知孝聞言松了一口氣,他十歲時就跟着父親來金陵,父親是來做官,他是來求學,母親則跟着大哥和大嫂呆在京城,二姐已經嫁人。

如今六年過去,對于沈知孝來說,金陵府就像是他的第二個家鄉一樣,熟悉又熱愛。

到底是少年心性,提到自己心愛的事物,便多了幾分赤誠,滔滔不絕道:“那都是以偏概全,秦淮河本就是一處熱熱鬧鬧的坊市啊,比起秦樓楚館,更多的還是酒樓、食肆、書場、戲院……,每個月還有燈會、詩會,來這裡遊玩閑逛的百姓,隻有少數是尋歡作樂的浪蕩子,更多的卻是尋常人,您看那邊有許多賣小食和首飾的攤子,就圍了不少的年輕娘子和年幼孩子呢。”

畫舫緩緩向前,瑞王一路走,一路瞧,熙熙攘攘的人群,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形形色色,一眼望去,隻見人人臉上都是太平安樂,也瞧不出誰與誰不同。

比起京城裡的森嚴規矩,這裡的女子顯然要更大膽,也更自由一些,有成群結伴的妙齡女子買了花燈在河邊放,也有上了年紀的婦人坐着轎子去戲樓書場裡聽書看戲。

隻聽一聲鑼鼓響,搭建在河邊的戲台子上,開始唱起了一段《天仙配》,引得衆人紛紛叫好,手裡的鮮花、銅闆、碎銀錠,雨點兒似地往台上扔。

這邊《天仙配》剛剛落幕,那邊樓台上又有人開始彈評書,隻是反響卻一般,往台子上扔錢的少,但還是有不少人鼓勵似的扔了不少的花。

瑞王好似來個興趣,酒也不喝了,人也坐直了,拊掌贊歎道:“金陵百姓果然跟京城裡的那一幫老古闆不同,熱情、包容、又慷慨!”

瑞王爺走到畫舫前艙,哪裡無任何家具擺設,隻在四周垂挂着珠簾輕紗,卻都被卷了起來,毫無遮掩,還擺有琴瑟、琵琶、鑼鼓等樂器,乃是畫舫藝妓倌人們為客人表演舞樂的地方。

隻見瑞王立在司鼓前面,拿起兩根細鼓槌,興緻勃勃招呼道:“玉九思,旁邊有二胡,趕緊的,吳侬軟調聽膩了,咱們給金陵百姓唱點新鮮的。”

玉九思屁颠颠地跟上去,拿起二胡調了兩個音,迫不及待道:“好勒!王爺,咱們今兒要唱哪一出啊?”

沈知孝木愣愣地想,是啊,您這是又要唱哪一出啊?

瑞王不答,隻一下子敲在鼓面上,初時好似驚雷落地,隻有零星幾道悶響,接着鼓點越來越密,鼓聲越來越急,驚雷化作硝煙,夾雜着刀光和劍影,還有萬箭齊發的磅礴氣勢。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