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國際性的、按照特定方法和組織形式進行的青少年社會性運動,這個組織的宗旨和目的就是通過向青少年提供生理、心理以及精神上的支持,培養出有文化有價值的健全的公民。
在伊萬諾夫看來,最好的辦法就是成立一個童子軍,然後再按照童子軍的方式對這些孩子在文化、體能以及性格自律等等所有這些方面進行嚴格系統的訓練。
在當時,很多歐洲老牌貴族對童子軍的這種體制與訓練方式十分推崇,認為童子軍可以從小就對兒童的身體心理生活方式全方位的進行提高,可以挽救那些貴族子弟普遍存在的道德堕落和身體衰弱。
童子軍這種活動或者叫組織很早就傳入了中國,1912年2月25日,嚴家麟在武昌文華書院創建了中國第一支童子軍,後來民國政府把每年的2月25日定為中國童子軍節。
1915年,400多名童子軍參加了在上海舉辦的遠東運動會的開幕式表演、檢閱還有運動場上的各種服務工作,給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15年12月,中華全國童子軍協會在上海成立,很快就在廣州、南京、漢口、北京、天津等地成立分會并且遍及全國。
1924年,江蘇省教育廳資助選拔了6名童子軍,參加了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的第二次國際童子軍大會,取得了總分第五名——算是一舉成名天下知。
為此國民黨在1926年3月5日第二屆中央常委會,正式通過‘中國國民黨童子軍’提案,次年中國童子軍司令部成立并且由何應欽兼任司令。
1930年,第一次全國童子軍總檢閱在南京舉行,□□親自檢閱訓話,1932年成立中國童子軍總會,□□親任會長,到了1936年全國童子軍登記人數已經超過20萬。
還有一個需要說明的情況,因為中國童子軍訓練了大批具備一定軍事素質的青少年,因而成為日本人十分忌憚的一個組織,1937年日軍占據北平之後,馬上宣布取締的第一批中國政府組織裡就有童子軍,童子軍在抗日鬥争中是有一定的貢獻的。
卓經武哪明白這些啊,他在俄國人的聚會上說這些,純粹就是為了給自己臉上貼金,這樣就可以更好的融入俄國上層圈子裡,沒想到歪打正着,冒出來個伊萬諾夫。
既然話趕話的說到這了,卓經武幹脆順水推舟,邀請伊萬諾夫來幫助自己搞這個童子軍營,在他想來,大部分的俄國人都不會放棄在中東鐵路上的體面差事,來為一個中國人工作。
可他不知道的是,很多人都對這個童子軍有一種莫名其妙的熱衷,有人說是為了這些青少年長大之後的人脈關系,還有很多别的說法。
而這個伊萬諾夫就是一門心思的想靠着一己之力,再弄出來一個最好的童子軍團,之前他被别人從聖彼得堡的童子軍擠出來,就是因為他24歲就帶着那個以沙皇的名義舉辦的童子軍,在歐洲童子軍大會上一舉奪魁。
名噪一時的同時,也遭到了别人的嫉妒與排擠,這也讓他一直覺得遺憾和不甘,伊萬諾夫是一個心地單純的人,執拗且執着,即便是知道這些單薄瘦弱的中國孩子不太可能會讓他有機會再造輝煌,可是隻要有一點可能,他就絕不放棄。
伊萬諾夫毫不猶豫的答應了為卓經武工作來搞這個童子軍,措手不及的卓經武也沒了退路,隻好硬着頭皮答應下來,等他跟伊萬諾夫兩個人坐到一起,具體商量這個童子軍營的花費,這才徹底傻了眼。
伊萬諾夫是按照他在聖彼得堡的标準給卓經武算的,這個童子軍一開始不可能把所有的孩子都接納進來,就按200人來算,頭一年的支出就超過了十萬盧布,約合九萬大洋,吓得卓經武直縮脖子,連忙問為什麼要花這麼多錢。
伊萬諾夫告訴他,世界童子軍總會對童子軍的營房、場地、餐食、服裝、甚至包括鞋襪的顔色都有要求,僅服裝一項,一個人一年就需要十幾套,服裝還要分成常服、訓練服、禮服,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衣服,還要搭配不同的帽子皮鞋,一句話就叫幹什麼要穿什麼衣服,堅決不能混。
卓經武說什麼也不幹,堅決要求降低标準,伊萬諾夫同樣一步不退,說要麼不幹,幹就得幹好,兩個人一直鬥到後半夜,别人都走光了,他們倆還沒結果。
最後卓經武想出來一個折衷的辦法——平時這些孩子們的營養必須保證,服裝就不要那麼講究了,過得去就行,真到了要去外邊裝門面的時候,再根據需要準備,伊萬諾夫還是不答應,卓經武黑着臉就一句話:行就幹不行拉倒,伊萬諾夫見實在說不通,也隻好捏着鼻子答應了,這已經是一年前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