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驚羽 > 第25章 第 25 章

第25章 第 25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驚羽說到做到,她從來都是行事果決不會瞻前顧後的人,第二天同驚風去紫宸殿給皇帝請安的時候,真的就說有話要跟父皇單獨說,讓驚風先回麒麟殿去上課。

驚風自然是不願意,他猜得到驚羽要跟父皇說什麼,想留下來跟她一起,多一個人說情,父皇說不定就更容易答應了。

但是驚羽也不是那麼好說話的人,堅持讓驚風先走。

皇帝平日裡看這兩個小家夥永遠好的跟一個人似的,難得見他們倆起分歧的時候,加上有點好奇驚羽到底找他準備說什麼事情,就發話說讓驚風先去麒麟殿。

這下驚風是真的沒有辦法了,隻好聽話,一步三回頭的被宮人帶着往麒麟殿去了。

皇帝今日心情不錯,等驚風走了之後,頗有些興趣的問驚羽:“好了,現在驚風都走了,你要跟朕說什麼。”

皇後昨日才跟驚風驚羽說的驚風生日過後就要出宮的事情,别看昨日在他們母子幾個弄的雞飛狗跳人仰馬翻,但是皇帝昨日根本沒去昭和宮。

皇後的消息一向瞞的挺緊,後宮大事皇帝還能及時聽說,但是像這種看似鬧的歡騰實際上沒什麼火花的事兒,皇帝的消息得不了那麼快的。

皇帝不知道驚風驚羽為了驚風出宮的事情在鬧騰,所以好奇驚羽單獨找他什麼事情,但是也以為是她大概看上了什麼東西想向他讨賞而已,是壓根兒沒有往驚風出宮的方向去想。

在皇帝看來,皇子七歲出宮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就跟他的子女們三歲必須要入麒麟殿一樣,根本不會有什麼例外。

所以自然也就不會想到他們兩個居然還能有另外一番想法,去挑戰一下這個規矩。

驚風驚羽聰慧機敏,玲珑可愛,一向格外受皇帝寵愛,他們跟皇帝求的東西,除非是實在逾矩過分,基本上皇帝都會答應的。

去年驚風驚羽說想跟着他一起去秋獵,哪怕去年上元節的時候驚羽出宮才受了傷,但是皇帝當時還是沒有顧忌皇後的擔心帶着他們倆去了。

而且帶他們去也不僅僅是讓他們在旁邊看着,甚至是提前親自教了他們騎馬射箭,後來實在沒有時間才讓秦修教了他們一陣,等到帶他們去秋獵的時候更是給他們每人都配了弓箭和馬匹。

大秦先祖是馬上打的天下,建朝一甲子,凡是大秦皇子皆要從小修習騎射,修以強國。

皇帝親授騎射更是說明了他的重視,驚風有此待遇并不例外,但是驚羽作為一個公主也能得此等愛重,足以說明皇帝對他們的寵愛。

他們倆自幼習武,身體素質極好,身手也是一等一的好,哪怕是第一次接觸騎射,也根本不怯場。

皇帝特意沒有給他們孩童專用的弓箭,大人用的什麼箭他們就用的什麼箭,立起來能差不多跟他們一般高矮。

他們倒是十分開心,秋獵的那幾天,随同皇帝一起去景山的文武百官們每天都能聽到四皇子和大公主那響亮清脆的笑聲。

孩童的快樂是單純的,也是極具感染力的,哪怕秋獵回去之後他們倆因為身上又多了幾道傷而被皇後訓了個狗血淋頭,但是他們還是十分興奮的跟皇後炫耀他們倆獵了好幾隻兔子甚至還有隻狐狸的赫赫戰績。

盡管皇帝也不得不經常幫着皇後一起給驚風驚羽處理爛攤子,但是能到他面前的可能隻是驚風驚羽真正闖的禍的十分之一都不到,自然也就不會皇後那麼多煩心。

他對驚風驚羽調皮搗蛋這件事情并沒有皇後那麼抵觸,甚至有些不好說出口的欣賞。

皇帝為先帝長子,自幼便必須得沉穩,驚魄看上去十分像他,他很看重也很滿意,但是對于驚風驚羽這般活潑的孩子他則是多了幾分疼愛。

皇城四四方方,這樣的孩子能多少給他這紫宸殿帶來一點快樂。

所以,由于各種原因,皇帝對驚風驚羽是不加掩飾的偏愛。

而且驚羽是他長女,在驚羽之前他已經有了三個兒子,當時他格外希望能有一個女兒。

所以他對驚羽更是在對驚風之外多了幾分疼寵,此時看向她的目光像個普通的父親一樣慈祥。

但是驚羽已經長大了許多,她又聰慧,小的時候可能還會将他當作普通的父親,拳拳孺慕之心,同他撒嬌,讨他歡心,要糖果點心奇珍異寶。

但是現在已經隐隐約約的有了他不僅是一家之主更是天下之主,不僅管着這一家之事更是要管天下之事的意識。

驚羽讀史,知道君王這兩個字,重逾泰山,重到完全可以壓過父親這兩個字。

除了能夠護她家人周全之外,現在驚羽想的更多的卻是,他一念間便可以決他們生死存亡。

今日之事鄭重,哪怕得他十分偏愛的驚羽也不敢用日常撒嬌的态度來面對皇帝。

因為如果那樣的話,就證明她還隻是一個需要在深宮中得父皇庇佑寵愛依附他而生存的普通公主。

她今日首先必須要證明的是,她同普通的公主不一樣,她生來便是要驚才豔豔的,文韬武略,皇子可以,為何她不可以。

驚羽努力冷靜下來,現在高坐在上的隻是她的父親,但是等一會兒,那人便會變成她的父皇。

帝王的威壓,她也不是沒有見過,她要做好準備,自己今日是來跟父皇談判的,就跟金銮殿上那些據理力争的文物朝臣們一樣,她自己絕對不能慌。

她從懷中掏出昨夜在書房奮鬥半夜做出的文章:“兒臣請父皇先閱過此策。”

皇帝何等人物,從驚羽神情整肅的那一刻就知道她今日必不是來簡單的讨要東西的,于是也收斂了神情:“呈上來吧。”

田培源得了吩咐,從驚羽的手中接過,恭敬的呈到皇帝的禦案之上。

這篇策論并不厚,攏共不過四五張紙的樣子,第一頁上,書法遒勁,赫然寫着《君民論》三個大字。

皇帝對驚羽素來疼愛看重,哪怕知道她隻是個公主不能像皇子那樣文韬武略為大秦百年基業做貢獻,但是也從來沒有阻礙她求學進取,就算是尋常人家不會讓女兒學的武功一事他也輕易便松口了。

在此之外,他更是時時考校他們的學業,哪怕對她的學業下意識的不如驚風的重視,但是此時也能夠一眼看出這遒勁的書法是女兒親筆所書。

皇帝将她呈上來的文章一字一句的看完。

不過短短數頁,但是皇帝花費的時間可并不短,神情認真嚴肅,剛開始的時候還帶着點好奇和随便,卻是越看越認真,仿若在看舉子殿試所做的錦繡文章。

在此過程中,驚羽八風不動,沉着冷靜的站在下首,等着帝王對她這篇文章的評價。

田培源跟了皇帝二十年,從一個默默無名的小太監混到如今大内總管太監的位置上,自然不是個沒能力和眼力的。

此時他看着堂上堂下的父女倆,居然莫名看出來一種君臣相處的感覺來,明明座下的那個,是隻有七歲的大公主啊。

皇帝終于看完那篇《君民論》,神情雖然依舊冷靜,是不動聲色的帝王本色,但是田培源卻看出了皇帝那藏在鎮定神色下的細微欣賞。

看樣子大公主的這篇策論,很是對皇上的心啊。

“這策可是你親自所做?”

皇帝知道驚風驚羽天賦奇才,便是麒麟殿通殿大儒被他們氣的都人仰馬翻了也沒人能昧着良心說他們癡傻蠢笨。

雖然有些超乎預期的驚喜,但是皇帝也沒有懷疑此篇策論是他人所為,他的孩子,本就該有這樣的能力。

驚羽終于等到皇帝的回應,擡起頭來看向他:“是兒臣昨夜所做。”

聽她自己承認,皇帝終于露出滿意的笑容:“此策言簡意赅,字字珠玑,針砭時弊,有理有據,便是放眼弘文館翰林院,也沒幾個能做出此等文章來的,你小小年紀便有這般文采見識,有女如此,朕心甚慰啊。”

對于皇帝的反應驚羽并不意外,哪怕她同皇帝交流的再少,也總比那些十天半個月都不得見聖顔的文人墨客們多。

她通讀史書,又了解皇帝,盡管在策論中主要還是闡述自己的想法,但是此策的主要目的本就是為了帝王心悅,所以在模棱兩可的地方,她自然是向皇帝所傾向的态度着重。

由此,既可以表述自己的觀點,也不至于太過偏激失了聖心。

但是便是她也沒想到能得到這麼高的評價,居然将她這七歲小兒寫的文章同弘文館翰林院滿腹經綸的學者們比較。

不過她也清楚自己的斤兩,也拜讀過弘文館翰林院那些先生們的文章,她自己用心做的文章,自己自然知道它價值幾何,皇帝喜歡其立意文采不假,但是也萬萬達不到同大儒們相提并論的程度。

如此這般添光加彩,不過是因為做這文章的不是尋常文人,而是他大秦皇帝的嫡女罷了。

所以驚羽也不敢得意忘形,隻說道:“兒臣多謝父皇看重。”

皇帝見她乖訓,便又多添了幾分滿意。

她小時頑皮,便是現在脾性也未能完全鞭正過來,時常做出些不合身份的事情來,便是不怎麼管後宮事務的他也聽了不少。

但是看驚羽今日言行舉止,已完全有了大家風度,大秦皇室連公主都如此文采傲人,何愁皇室不昌。

于是開懷大笑,将文章遞給一直守在一旁的田培源:“去,将驚羽這文章抄錄下去,分發到弘文館和翰林院,讓他們看看,朕的女兒有何等風采。”

“也記得給麒麟殿送一份賞賜,驚羽如此才華,先生們功不可沒。”

大秦先祖是馬上打的天下,便是當今聖上,也是軍功起家,既缺文人手中那一杆筆,更缺文人胸中那滿腹才華。

所以向來對讀書人都有一種既覺得“百無一用是書生”又莫名崇敬的複雜心态,連大秦先祖也是如此,所以才會下命令讓所有的子孫三歲便一定要開始啟蒙讀書。

曆經三代,大秦這規矩也是有點成果,皇子皇孫中不乏文采斐然之人,目前來看至少表面上不求文武雙全,至少也是文物兼修,驚魄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所以當驚風驚羽展現出出衆的才華之後,皇帝對他們的偏愛則是更上一層樓。

父母愛幺兒,盡管驚風驚羽本身不是皇帝最小的孩子,但是作為嫡系來說,他們也的确是皇帝心中的幺兒。

等田培源領命去了,皇帝才轉過頭來問驚羽,面帶喜色,在那張剛毅的臉上居然顯出了點慈祥來:“你小皇叔說你近日乖巧,武功也進步不少,又做出此等佳作,馬上就到了你們的生辰,想要什麼獎賞且同朕道來。”

他們倆的性子皇帝也是有所了解的,不是那等無欲無求的人,從小到大他們仗着有他的寵愛,沒少幹讨賞的事情。

便是許多他們母後不願意他們做的事兒,他們來他這撒撒嬌,他大多也是同意了的。

皇後管他們管的嚴,氣的狠了甚至能親自動手教訓他們,他這天下之主,有時候便是想管,皇後已經動過手了他也就不好再下手了,導緻他在跟他見的相對較少的驚風驚羽面前居然還有些慈父的樣子。

而且跟驚魄的敬重,驚恒驚毅的敬畏,驚婉驚涵驚溪還小對他可能隻有生性尊敬相比,隻有驚風驚羽這兩個家夥,雖然總是給他鬧事,但是他們相處起來,才更像尋常父子,多了一份溫情在。

種種種種加起來,皇帝覺得今日就算驚羽哪怕是想要他禦書房那方他十分寶貴的硯台他也能舍了去,可見其龍心大悅的程度。

驚羽知道最艱難的時候到了。

那篇政論得到父皇的喜愛賞識并不難,以她現在的年紀加上父皇平素對她的寵愛,她就算是隻認真抄寫一篇先賢的文章都能得到父皇的稱贊。

但是她如今求的卻不是尋常俗物,求的太多,那給出去的必定也就更多,所以那篇政論不過是敲門磚而已,能不能敲開還尚未可知。

但是驚羽卻半點畏難情緒都沒有,都已經走到這一步了,哪怕她說了之後父皇再生氣震怒,她也不可能就随便拿個東西走人。

她的字典裡,從來沒有知難而退這四個字。

驚羽深吸了一口氣,字斟句酌,擲地有聲:“兒臣懇請父皇下旨,準許兒臣同兄長們一樣,待到七歲生辰之後,自建公主府,出宮居住。”

她神色認真,語氣笃定,字正腔圓,但是皇帝将這句話聽在耳朵裡,卻仿佛沒有聽懂似的。

隻是到底不是真的沒有聽懂,他欣喜的神情在聽到驚羽這句話後已經變成了震驚和疑惑,下意識的便道:“你再說一遍?”

此舉已經說明了皇帝的态度,他根本不認為驚羽此舉是可行的,所以才會有震驚,才會有疑惑。

震驚于她居然如此有如此大膽的想法,疑惑于她哪裡來的膽量居然敢拿這樣的想法求到他面前。

事已至此,皇帝的态度已經阻止不了驚羽了,至少是阻止不了她為此事付諸行動。

帝王是不怒自威的,此刻哪怕皇帝并沒有顯出明顯的怒色,但是驚羽也能夠感覺到他的情緒,還沒有生起怒火,但是已經不複剛才那般欣喜平和。

他問這麼一句,就是讓驚羽再重新在腦子裡過一下她這不切實際的想法,若是她就此放棄,他便能當作此事從未發生。

但是驚羽忽略了帝王重新給她的這個機會,一字一句的将剛才的一整句話說了出來,仍然是神情嚴肅語氣笃定,哪怕是下意識不願意相信的皇帝這次也不能再選擇視而不見了。

于是帝王臉上本來因為那篇《君民論》十分欣賞驕傲的神情很快消失,隻剩下君王的嚴肅和認真:“你可知道你在說什麼,大秦建朝一甲子,從未有過公主七歲便出宮建府的先例,朕不同意。”

皇帝如此反應驚羽自然也不意外,這是她意料之中的事情。

她要做的,就是随機應變的同皇帝據理力争:“大秦建朝一甲子,也從沒有能像兒臣這般的公主。兒臣既然在讀書習武之事上已然為後來者立了先例,為何就不能在七歲便出宮建府之事上也立個先例。”

她據理力争,但是皇帝又豈是那麼容易說服的:“你莫要異想天開,你的兄長們七歲便出宮是因為他們需要為大秦建功立業,長居後闱有礙他們讀書習武,你出宮去要做什麼?”

驚羽到底是皇帝一直疼寵的女兒,哪怕她提出了如此駭人聽聞的想法,皇帝也沒有直接發怒讓她噤言,而是壓着性子盡量平和的同她說道理。

“兒臣自認無論讀書還是習武,才能不輸各位兄長們半分,兄長們能為大秦建功立業,兒臣自然也能為大秦立下汗馬功勞。”

驚羽生來有才,向來自信,在此事上從來不讓半分。

“你小小女兒家,便是有幾分才能,又豈能同男兒相提并論,辯論朝堂征戰沙場,你哪樣能做的了?”

正當驚羽要說她哪樣都做的了的時候,皇帝直接打斷了她的話:“好了,此事就這麼定了,等到你們生辰之後你便好好在宮中陪你母後,若是你舍不得驚風的話,朕準許你之後每過三日可以出宮去皇子府探望他一次。”

之前帝後同秦修便商量好了,等到他們生辰之後,驚風驚羽還是會每日去修王府習武。

驚風如何不知道,但是驚羽的話還是會跟之前一樣,馬車在宮中和修王府不會做任何停留。

盡管皇帝已經做出了很大的讓步,到現在為止,大秦絕對沒有一個公主能有三日便能出宮一次的權利,但是今日驚羽來的目的根本不是這個,她也不會就此止步。

“父皇,兒臣知道您顧慮兒臣的女兒家身份,是不是隻要兒臣證明自己有不輸皇兄們的才幹,能為大秦做出不輸皇兄們的貢獻,您就同意兒臣出宮建府。”

驚羽立定,擡頭看着皇帝。

皇帝再一看她,這自幼調皮恣意的小女兒如今滿眼都是堅定的光,寫着勢在必行和誓不罷休。

她這性子皇帝雖然沒有皇後了解的深,但是相處的時間長了,大抵也是能看得出來的。

這個女兒向來得他疼愛,又有奇才,皇帝向來願意多偏向她幾分。

隻是此事到底不似尋常,皇帝拒絕的也十分堅定:“朕不會同意你如今就出宮建府的,莫說朕,滿朝文武也不會同意。”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