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驚羽 > 第25章 第 25 章

第25章 第 25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祖宗規矩不可廢,你還是斷了這個念頭吧,朕今日就當沒聽你說過這個事情。”

皇帝拒絕的太幹脆,哪怕驚羽内心做了再充足的準備此時也不免露出了幾分驚慌:“父皇,兒臣求您了,我不想同兄長分開,我們從出生時候就在一起的,他出宮了之後我在宮裡同誰說話玩耍。”

在皇帝的眼中,今日她雖然一直應對得當從容鎮定,已然有了皇帝欣賞的鎮定大家之範。

但是到底隻是一個七歲的孩童,再裝的鎮定内心也還是會害怕的,隻是為了跟他談判所以不得不裝的鎮定從容,此刻便是她終于暴露出了自己内心的真實想法來。

原來如此,皇帝心道。

皇帝倒是一直知道驚風驚羽關系十分要好,畢竟一母同胞,是彼此血脈最相近的人,他們關系好也是皇帝喜聞樂見的。

隻是他到底沒有皇後同他們相處的時間長,不知道他們之間的羁絆已經如此之深了。

這丫頭原來隻是為了不同驚風分開所以今日才來了這麼一大遭,怪不得她要讓驚風先離開,估計是不好意思在他面前承認自己舍不得他。

盡管他覺得兄弟姐妹之間遲早是要分開的,但是他下意識的喜歡驚風驚羽十分濃厚的感情。

他同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都一般,驚風驚羽這樣,反而是讓他有了一種格外溫馨的感覺。

想到這裡,皇帝嚴肅的臉色也收了一點起來,變得稍許慈祥。

又看了看堂下驚慌失措的驚羽,這孩子從來都是調皮快活精力四射的,他哪裡見過她這麼着急可憐的樣子。

到底是最得他心的女兒,看着看着,他那向來堅硬的心便也軟了許多。

又想起來她今日呈上來的那篇甚得他心的政論,哪怕知道她就是為了這件事情所以讨他歡心所做的,但是也不影響他覺得有女如此龍心大悅,心裡也就慢慢認同了她所說的那句她也能為大秦立下汗馬功勞來了。

于是,皇帝認真的想了想,最終還是做了妥協:“朕還是不能同意你現在就出宮建府,但是朕給你一年時間,這一年内你若是能看完弘文館六百本經史子集,交出一百篇不遜于你今日呈上的《君民論》的文章,朕便準許你今後可以随時出入宮廷,在京中行走無礙,包括皇子府。”

盡管這并不是驚羽想要的結果,但是她也知道,這是今日父皇能給出的最大的妥協了。

思緒很快就是一轉,驚羽立刻跪地謝恩:“多謝父皇,兒臣定不辜負父皇期待,必會認真讀書,時時思考,屆時可由父皇随意檢驗。”

看着她這麼乖巧,皇帝的心裡也舒暢許多:“起來吧,晚些朕讓人将那六百本書搬到昭和宮去,你之後不用去麒麟殿了,便好好在昭和宮研讀詩書。”

又警告她說:“朕話說在前面,若是一年之後你未能完成朕的要求,那你就老老實實的待在昭和宮,再不許起這般心思。”

驚羽聞言起身:“兒臣明白,多謝父皇。”

小孩子藏不住自己的喜怒,哪怕此時能否自由出宮還取決于一年後的檢驗,但是驚羽已經是喜上眉梢,仿佛之前同皇帝對峙談判之時強做的鎮定統統不翼而飛,重新變成了那個有着十分精力張揚快活的小公主。

“多謝父皇,驚羽不打擾父皇了,父皇要多多注意身體,女兒這就去将消息說給母後和驚風聽。”

歡呼雀躍的仿佛得了什麼新奇玩具的小孩子,活力十足。

皇帝看了心中又不免生起一些寵溺來,這般機靈聰慧的女兒,如何讓他能不疼愛。

至于一年之後如何在文武百官面前允驚羽一個深宮公主随時出入宮廷,想來等到時候驚羽那一百篇不輸《君民論》的文章分發下去,也必然不是什麼大問題了。

雖然沒能得到即時出宮建府的準許,但是能有一個可以随時出入宮廷的允諾,驚羽已經很滿意了。

而且到時候她勤快點跑動,不管是驚風還是母後都可以照顧得到,也免了她見愧于母後。

她激動的帶着這個消息去了麒麟殿。

半旬之後就是他們的生辰,他們在麒麟殿本就待不了幾天了,這幾日先生們都對他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雖然也的确有從此之後能少了許多麻煩的心情,但是心裡也的确對這兩個聰慧機靈活力四射的學生有些不舍。

她在紫宸殿裡耽誤了一會兒,趕到麒麟殿的時候先生們已經在上課了。

這幾年她長大了些,雖然仍然調皮,但是終于是知道要尊師重道的道理了,很少在課上便弄出什麼動靜來,見此形狀,便也就先克制住激動的心情坐下來先認真聽課。

倒是被趕走之後一直惴惴不安的驚風見到她興高采烈的回來心裡十分焦急的想要得到答案,頻頻向就坐在他隔壁的驚羽暗示打招呼,想要知道她同父皇談判的結果。

驚羽雖然有些想逗他玩看他着急的心思,但是此事實在太過激動,她自己也忍不太住,便湊到他耳邊快速的将結果說了:“父皇還是沒有同意我出宮建府,但是他答應我如果一年後我能做出一百篇文章的話就允許我随時出宮去找你玩。”

一聽這話驚風的臉上也顯出了喜色,這樣的話也可以啊,隻要他和驚羽可以經常見面就好了,那他也就可以放心的出宮了。

開心的驚風剛想跟驚羽分享自己的心情,結果台上先生的幾聲咳嗽立刻将他們給壓制住了。

黃先生那頗具威壓的眼神就直勾勾的打在他們身上,配合上那幾聲專門的咳嗽,仿佛就是在說“我倒要看看你們要弄出什麼花樣來。”

馬上就要走了,驚風驚羽也不想在這個時候挑戰先生們的權威,被先生這麼一警告,兩個人都不由自主的偃旗息鼓,乖乖的聽着課,将那激動的心情留到下學的時候再互相分享。

麒麟殿下學之後他們立刻就要出宮去修王府,等到晚上再回到昭和宮的時候,該知道消息的人就已經都知道了。

驚羽自然是親自跟驚風講述的事情的來龍去脈,而且也沒有忍住激動,在修王府的時候就将消息一五一十的跟秦修說了。

秦修聽了之後也不免震驚,他這侄女還是一如既往的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這等大事皇兄都能為她破例。

不說公主,大秦建朝這麼幾多年,便是皇子也從來沒有一人可以不經通禀随意出入宮廷,哪怕算上禮崩樂壞的前朝,也斷斷沒有這樣的規矩。

一時之間,連秦修都對驚羽那篇敲門的策論有了點好奇,這孩子到底是寫了篇什麼文采斐然的文章,這般大的事情皇兄都能允了她。

等到他們兩個激動的回到昭和宮準備跟母後好好說說這件令人激動的事情的時候,皇後早已經得到了消息,而且來龍去脈比驚羽本人還要詳細。

這倒不是她找人去打聽的消息,盡管知道今日驚羽要跟皇帝談判,皇後也的确派人多關注了一下,但是關于這件事情的最終結果,她還是從皇帝本人的口中聽說的。

今日皇帝批完奏章,想着同驚羽的約定,加上他還有其他一些事情要跟皇後商量,便來了昭和宮同皇後說話。

皇後是真的沒想到驚羽能做到這個地步,她以為這丫頭最多也就是去同她父皇撒個嬌。

她同皇帝多年夫妻,知道皇帝的脾性,他雖然一直寵愛驚羽,但是也肯定不會僅僅因為寵愛就允許驚羽破壞祖制,所以說實話皇後根本沒有想到皇帝能同意驚羽的要求,一直擔心也隻是怕驚羽被皇帝責罰而已。

但是沒想到驚羽這次反其道而行之,從頭到尾都沒想過通過撒嬌解決問題,而是另辟蹊徑,直勾勾的将自己的才能展示在皇帝面前。

能讓廣納天下賢才的帝王都說出那般高的評價,就說明驚羽那篇文章絕非兒戲。

而且她用那篇文章去做敲門磚,而不是隻靠帝王的寵愛行事,便也說明了這孩子絕對是深思熟慮過的,知道何時需要行何等策略。

皇後想,這果然是驚羽的性子,的确是用盡籌謀,這一招開門見山的陽謀用的,比她找一百個人去皇帝面前說情都來的有效果。

皇後心中百轉千回,但是面上并沒有顯出來:“驚羽年紀小不懂事,您怎麼也慣着她,一個女兒家,整日裡心倒是比誰都野,等她回來臣妾教訓她。”

皇後自然知道驚羽的才能的,也知道皇帝欣賞驚羽的才能,但是皇帝已經承擔了疼愛驚羽更多的角色,那麼在皇帝面前,皇後十分自覺的扮演起了一個嚴母一角。

“驚羽是朕的長女,又有這般才能,是大秦之福,哪裡是尋常女兒家可比的。今日之事朕也是同意了的,皇後今日就歇歇吧,别教訓她了。”

皇帝今日心情十分不錯,皇後看着他頗有些撿到寶了的感覺,也是心下了然。

驚風驚羽從小就比尋常孩子聰明,皇帝心裡有數。

麒麟殿的先生們也是會跟皇帝彙報他們的學業的,但是因為驚風驚羽從小到大都格外鬧騰,皇帝聽先生們說他們聰明的時候不少,但是聽各方人士報告的他們倆又闖了什麼禍的消息絕對更多。

所以他估計也從來沒有想過,他們能聰慧到這種程度,所以今日蔔一得知,自然心下有驚喜之感。

皇帝也看出了皇後心裡有所保留,畢竟她一向格外疼愛驚風驚羽,驚風作為皇子不得不出宮,但是肯定還是想驚羽一直留在她身邊的。

之前甚至在他有意給驚羽單獨賜宮居住的時候,皇後甚至說過可以讓驚羽一直跟她住在昭和宮裡直到她成婚出宮。

皇帝将自己的想法一一同皇後道來:

“你也莫要舍不下,朕雖然是允了她到時候可以随時出宮,但是那都是一年之後的事情了。”

“弘文館藏書皆為前聖所著,頗為奧妙,翰林院多少儒生進士都不定能參透。”

“驚羽雖然聰慧,但是到底年幼,朕雖然是允了,但是這個條件也不是那麼容易可以達成的。”

“若是她完不成,有一年時間,她應該也沒那麼惦記要和驚風一起了。”

這個條件可謂苛刻,皇帝當時雖然做了妥協,但是此事到底非同小可,定下條件的時候他就知道驚羽大概率是完不成的,此舉既有妥協之意,但是也有大部分原因是他的緩兵之計。

這緩兵之計的用意不能跟驚羽說,但是跟皇後說說還是可以的。

皇後自然也是了解他的。

一開始所有人都覺得皇帝不會答應驚羽的請求就說明這件事就不是尋常那些小孩子撒嬌就能解決的事情,皇帝如何能不知道茲事體大,隻是驚羽到底交出了那麼一篇讓他滿意的文章來,加上一直偏疼她,所以皇帝也不好直接拒絕傷她的心。

驚羽不知道弘文館的藏書是什麼性質,隻當作尋常書籍,覺得皇帝的要求她定然可以做到,但是皇後卻是從一聽說驚羽要看完弘文館的六百本藏書的時候就知道皇帝大概在用緩兵之計了。

但是皇後也知道,皇帝的心底定然也是有期待的,不然直接拒絕就好了。

他是帝王,一言九鼎,生殺予奪,若是真的不想,從一開始便不會允諾,他估計也是想看看,驚羽到底能走多遠。

帝王心不可測,便是可測,帝王也不會喜歡别人妄加猜測。

伴君如伴虎,深宮多年,皇後早已了解如何同皇帝相處。

此時聽着他說,她便也隻裝着不知他的心思,隻說:

“驚羽那丫頭心性不定,又容易異想天開,若是到時候她完不成,還請陛下莫要太過責怪,她本就還是個孩子。”

可憐天下父母心,哪怕皇後昨日被驚羽氣的心都寒了,放言說絕對不會幫她在皇帝面前說話,但是此刻還是忍不住,先跟皇帝求個情,希望到時候帝王不要遷怒。

此等小事,皇帝自然是答應她了。

他提這個要求本就是抱着些矛盾的心思,既想着驚羽能夠知難而退省的再就此事再多加折騰,但是心裡面又潛意識的想看看驚羽到底能不能做到。

完不成是預期,完的成是驚喜,隻要她态度沒有問題,皇帝覺得自己肯定是不會生她的氣的。

他到底日理萬機,白日來後宮找皇後主要是因為還有點其他正事兒,趁機多說了兩句關于驚羽的事情,等商量完了也就起身離開了。

送走皇帝,皇後倒是也沒有吩咐人再去打聽這件事情。

來龍去脈皇帝都跟她說的很清楚了,而且驚羽昨日才決定要跟皇帝談判,皇帝也是突然做的決定妥協,雙方都是臨時起意,便是打聽也多打聽不出什麼來。

唯一好奇的,也隻有那篇驚羽呈給皇上的政論了。

皇帝和驚羽的約定自然是沒有廣為人知的,目前隻有帝後還有驚風驚羽的宣傳對象秦修知道,但是驚羽那篇政論卻是第一時間就流傳出去了。

田培源做事一向妥帖,皇帝吩咐他讓人将文章抄錄下去分發到翰林院和弘文館,他轉手就着人去做了,還不到中午用膳的功夫,該看到的也就都看到了。

驚魄自有消息渠道,雖然暫時還沒那麼清楚事情的是非曲折來龍去脈,但是一聽說文章是驚羽寫的,雖然不知道皇後有沒有提前看過,但還是吩咐人給宮裡送了一份抄錄的版本,省了皇後不少功夫。

至于那篇《君民論》,能被皇帝特意下發,能引起一場軒然大波也就不是什麼意外了。

如同皇帝所評,此策言簡意赅,字字珠玑,針砭時弊,有理有據,文筆更是行雲流水,收放自如。

雖然能夠看的出來言辭之間仍顯稚嫩,但瑕不掩瑜,便是策中有些許觀點不能為所有人所贊同,但是也沒人能直接說這是一篇狗屁不通的文章。

更何況,這篇文章的作者年僅七歲,便有此等胸襟見識行文,說一句奇才天縱一點都不過分。

田培源按照皇上的吩咐,将文章呈給翰林們的時候,先請他們閱過,得了閱評之後再說此乃一七歲稚童所做,待衆人紛紛震驚之時最後才亮出身份。

代天子言:“此策一字一句皆由皇室嫡長公主秦驚羽所出,有女如此,朕心甚悅,遂望諸位卿家共賞吾兒佳作。”

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閣,翰林院内皆是大秦未來的朝廷柱石,是天子的肱骨之臣,這些天下僅有的聰明人,此時卻不約而同的露出了震驚的神色:

那生來高貴的皇室公主,居然有如此才能?!

一時之間驚羽聲名鵲起,名聲大噪。

她和驚風出生之時便有福瑞祥雲,出生三月之内,大秦内憂外患皆解,所以在百姓心中向來高調。

哪怕皇後因為預言之事整整低調的養了他們三年,但是大秦百姓都知道,皇室有一對承運而生的龍鳳雙胎,是上天降給大秦的福瑞。

此等命運加持,他們倆本就高調,如今驚羽一策出聲名起,加上麒麟殿先生們“無意”中傳出的驚風的幾篇佳作,至少長安城中,驚風驚羽天賦奇才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

處于被議論的中心的兩個人倒仍然是一無所覺,他們被皇後管的很嚴,平時也接觸不到什麼外界的人,昭和宮内皇後管的滴水不漏,沒有人敢不怕死的在他們面前說些什麼。

不過以他們的性子,便是聽說了估計也不會有什麼反應。

他們從來都知道自己同同齡人有些不同,如果隻有他們自己的話可能還會有些孤單寂寥,但是好在他們生來便有彼此,所以可以互相理解。

慧極必傷,皇後從他們倆開始顯露出才能的時候就隐隐約約有這種不詳的預感。

但是他們兩個的活潑調皮也總是能讓皇後在氣的牙癢癢的時候下意識将這種不詳的預感繼續往下壓一壓,仿佛将它壓在心裡最深處,便可以當作沒有這回事兒。

好在他們還有彼此,哪怕他們兩個因為彼此不想分開鬧了這麼大一圈麻煩,皇後仍然還是這麼想。

而驚魄雖然不能理解母親的隐憂,但是希望他們兩個能好好長大的心情,他和母親是一樣的。

外人的議論和長輩們的擔心都絲毫影響不到驚風驚羽兩個,在出宮之事已經解決的前提下,他們兩個現在最期待的,就是他們七歲的生辰。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