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末期,當時在位的皇帝暴虐無度,緻使底下黎民百姓民不聊生。
即使如此,前朝末期皇帝的皇位也還算是穩當。
讓大炎朝開國皇帝揭竿而起的導火索,是女子數量的減少。
更早之前,大家就漸漸發現百姓們生出的孩子大多都是男娃,女娃的數量越來越少。剛開始大家都很高興,壯勞力越來越多,日子不就過得越來越好嗎?
過了二三十年,女娃少的弊端便凸顯出來了,太多的男人娶不到媳婦。
大家日子本就難熬,結果卻連媳婦都娶不到,這日子是真沒個盼頭了。
百姓間不知何時有了個傳言,說是前朝末帝所為為上天不喜,上天降下災禍降罪于末代皇帝。
由于末代皇帝還是黎民之主,便由天下黎民為其分擔了災厄,隻有推翻前朝才能讓上天免于降罪。
傳言愈演愈烈,大炎朝開國皇帝帶領着一杆子兄弟帶頭起了義,在衆多義士的幫助下,推翻了前朝,建立了現在的大炎朝。
令人驚奇的是,大炎朝開國之後,居然突然出現了哥兒這一奇特的性别,男子開始有天乾這一獨特的分化,女子數量也漸漸有所回升。
大炎朝開國到現在一百餘年,盡管女子數量有所增加,還有哥兒這一人能孕子的獨特存在,但兩者加起來,數量仍及不上男子。
這就使得除了一些富裕人家,普通百姓想要娶妻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魏大娘家兩大兒子都是還光棍呢。就算有個小兒子争氣點,在鎮上的酒樓跑堂,可為了娶上兒媳婦,家裡日子還是過得緊巴巴的,哪兒及得上謝定安一家過的舒坦?
憑什麼她家兩大小子也是懂事肯幹的,還未娶上媳婦兒。
就謝定安,啥也沒有,還有謝阿娘一家拖後腿的,卻還有個哥兒跟着他。
謝定安合該還是孤苦伶仃的。
但比着謝定安一家,她更看不上謝阿娘。兩人不和已久,這才借着謝定安一家的名頭,明裡暗裡損着謝阿娘。
謝阿娘也不是吃素的,直接就頂了回去,“那可不是。說到這兒,我就得擔心你家那倆小子了,得到什麼時候才能讓你抱上大孫子哦?想想就愁得慌。”
兩人為啥嘴裡全是兒媳婦、大孫子的,隻因這是大炎朝底層百姓最關心,也是最焦心的。
之所以謝阿娘能在謝家作天作地,也跟這有關。謝阿爹也清楚自己的本事,離了謝阿娘,他是再也找不着另一個媳婦了。
娶不到媳婦造成的後果嚴重,大炎朝百姓的數量一直在下降。
為了提高人口數量,大炎朝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比如禁止開辦妓院等場所、嚴禁人口買賣,還有女子、哥兒到了一定年齡,必須得出嫁,不然就要交極高的人口稅等等。隻為了鼓勵女子哥兒們嫁人生子。
大炎朝不太注重貞潔,鼓勵女子哥兒們喪夫之後改嫁,甚至是女子哥兒主動提出和離,隻要原因合理,也是能成的。
當年謝定安受傷後瘸了腿,村裡人本以為周甯會丢下謝定安和謝景行兩個負累,重新找一個夫家。
就算不是天乾,想要再找一戶富貴人家改嫁,也是可以的。結果周甯卻一直守着謝定安,過着辛苦生活也不願離開。
村裡人不會覺得兩人情比金堅,隻會認為周甯傻,放着好日子不選,偏要過那清貧生活。
這也是柴大山家敢張口就要十兩聘銀的原因。要知道那可是十兩銀子,節儉的人家可以過兩三年了。
謝阿娘提到魏大娘兩個兒子都沒娶媳婦,真的是往魏大娘心口上捅刀子。
魏大娘笑容滿面的臉登時一陣扭曲,“你...”張口就想要罵謝阿娘。
謝景行和謝定安兩人出來就看到了這一幕。
見謝定安居然在家,旁邊還跟着謝景行。本就是強裝鎮定的謝小妹,更是縮低了身子,将自己完全藏在了謝阿娘身後。
謝阿娘也有點慌,但見謝景行好端端地站着,就知他應是沒甚大礙,便又端起了架子。
“回來了。昨日我們幾人不在家,聽大夥兒說甯哥兒昨日生了,這可是真的?”謝阿娘試探着問謝定安。
“是,确實是生了。”謝定安冷着臉看着謝阿娘回道。
謝定安在謝阿奶離世後,對剩下的謝家人可沒什麼感情。
之所以還留在謝家,剛開始是因為沒地可去,哪裡對他來說都一樣,後來則是因着謝景行。
為了給謝景行治病,他必須常出去做活掙錢,可他不敢隻讓周甯和謝景行兩人在家。
出于種種顧慮,謝定安便一直留在了謝家,甚至甘願将每次做活的錢拿出大部分,就是想用錢堵謝阿娘的口,讓他們看在錢的面子上能幫着看顧一下周甯和謝景行。
結果這次在周甯懷孕的關鍵時刻,謝阿娘獨獨落下周甯和謝景行在家,讓周甯因故早産,謝定安的不滿和憤怒,這裡的大家夥全看得明明白白。
情況緊急,謝景行還沒來得及,将周甯為何早産告訴給謝定安。
但昨個到今日發生的樁樁事情,他可是記得清清楚楚。
他為何會昏倒?周甯因何早産?全賴面前的這個老太婆和旁邊裝鹌鹑的謝小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