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天階堕 > 第12章 第十二章 嫌疑

第12章 第十二章 嫌疑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起初扶疏調閱各有司卷宗,并未指望真能夠從中挖掘出何等有用信息來。

畢竟無論是刑部抑或京兆府,都不缺具備幾十年經驗之辦案老手,若真有什麼端倪早便該發現了。

誰知這一查,還真就發現了問題。

官職最大的縱火案死者共有三名,分别是戶部郎中裴彥,度支使鄭承珪和不久前由西南邊軍内調回帝都的監察禦史陳師古。

去兵部打聽一番,便知曉最近對西南讨匪官軍糧饷的撥派,此三人數月前都曾經手。

西南連年收成缺缺,瘟疫肆虐,大批百姓背井離鄉舉家外遷。直到遷無可遷,再無貧苦之人立錐之地,一個名為“焚香教”的起義組織便揭竿而起,号稱神功包治百病,以焚香聚衆,短短數年吸引大量信衆入教,勾連無數流匪,燒殺官府領袖。

大祈朝堂亦曾組織數次官兵南下讨匪,隻是苦于戰線過長,加上兵不谙戰,總是屢剿不絕。

西南川蜀之地乃天險,一時難以平定亦不奇怪。隻是官軍戰鬥力薄弱的一大原因,是剿匪一事由秦王元誨全權調派,軍饷後勤卻由崇甯公主負責。崇甯公主為防秦王再立軍功,一家獨大,軍饷上便常常有意彈壓。

是否此三人被殺,與秦王元誨有關?

是此三人克扣軍饷過多,以至于威脅剿匪官軍安全,秦王不得不除之而後快?

隻是秦王最近去了塞北秋獵,人并不在帝都。不在帝都,便意味着無法第一時間掌控變化着的局勢,若真要清除異己,又何必選在此時。

要說動機,六殿下元誕亦有嫌疑。元誕今年十九,正是即将加冠,封王開府的年紀。這位殿下勾結帝都纨绔打手,平常可謂無惡不作,早有惡名。封王開府便意味着進一步參與政治,他早有心上過數次奏折,希望參與平剿西南焚香教。

隻是元誕從未黨附過崇甯或秦王,此事便被崇甯公主一直壓着。若是這三人死了,人手空缺,對元誕打開局面大有裨益。

不過那日宴上,聽崇甯公主提起元誕近日都在家閉門不出,抄寫經文,好似也不是有什麼大動作的最佳時機。

若從動機上看,也隻能分析到此。

可案發現場找到的證據卻與動機指向迥然不同。

扶疏趕赴各縱火現場時,将現場仔仔細細裡裡外外瞧了個遍。

引火之物也命精通水火之案的偵查老手仔細搜查過,東西并不起眼,是一些松香松枝、樟腦、硫磺等等易燃物質。

還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白色固體,扶疏對此頗為外行,問過專門的仵作,隻說是先前幾種易燃物質燃燒後的殘留,具體也不是很清楚。

扶疏俯下身子,将場上燃剩的半顆松香湊近聞了聞。

好熟悉的氣味。

心念一動,派出幾個衙役連夜趕去西邊孝陵山上砍下幾枝松樹枝來。

送去一一勘驗對比,發現果然原料是來自孝陵山中。

至于其餘的硫磺等物,細細一查更是令人吃驚,竟與孝陵墓内陪葬之物同産同源。

私取皇家陵寝之物,便已是大不敬之罪。

再根據松枝的磨損程度和樟腦的揮發時間,幾個勘驗的老吏細細琢磨一番,才敲定了這些物事大緻放置于案發地點的時間。

拿到大緻時間,扶疏再取出幾位殿下以及王公貴族遊玩的時間仔細對比,發現竟都與七殿下元谌前往案發地點之日不謀而合。

所有的現實證據目前都指向元谌。

可是她的動機呢?

難道這位殿下當真是個善于僞裝的高手,擅于把控人心,連扶疏也堪堪被騙了過去?

自己與她素昧平生,她尚肯如此寬仁,将自己輕輕放過。難道她在同自己投壺言笑之時,另一邊已悄然預謀着燒死弟弟八殿下元謙?

扶疏攥着案卷獨自坐在桌前,揮退衙役,眉頭緊鎖。

————

這一番勘察着實費了好一番工夫,待到扶疏将所有線索整理完畢,已是三日之期的第二日黃昏。

不論是動機抑或是現實證據,三位幕後嫌疑人已是齊了,分别是秦王元誨,六殿下元誕與七殿下元谌。

隻剩短短一日,已經來不及将這些殿下的嫌疑一一求證。

其實也并不需要去一一求證。

三位殿下同屬崇甯公主的弟弟妹妹,在争奪東宮儲君一位上,無論是哪一位遭了禍殃,對崇甯公主都是有利無害。

目前來看,此案的真相其實并不重要。

崇甯公主想要借此機會将禍水引到誰身上才最重要。

問題是崇甯公主所說的拜禮,究竟指的是哪一位殿下。

秦王無疑對崇甯公主威脅最大,可是秦王握着重要兵權是事實,指望幾個縱火案就能将人扳倒,崇甯公主一路走到今天這個位置,隻怕還沒這麼愚蠢。

六殿下元誕即将封王開府,崇甯公主忌憚一二倒是有可能。隻是一向聽聞元誕在帝都惡名累累,強搶民女、貪賭霸市是家常便飯。可這些事情在上位者眼中不過是小打小鬧,崇甯公主亦主動默許縱容,将元誕推向離東宮之位越來越遠的位置。

元誕對崇甯公主幾無威脅,如此大費周章隻為扳倒元誕,還損了之前好不容易經營的兄友弟恭名聲,又是何必?

排到最後,就隻剩下了元谌。

及至扶疏想評估元谌對崇甯公主的威脅時,才發現自己對元谌的了解太少,而她身上的謎團亦太多。

之前宣節校尉遇刺案,元谌在立場上同崇甯派系的大理寺意見相左,是否意味着二人其實存在利益上的沖突?

元谌執意要查清校尉遇刺案的真相,便是一個十分不符合她平日遊山玩水、不問政事性格的蹊跷之處。而何以順公公從宮裡帶來的幾句話,就讓元谌忽然轉向得如此徹底,也是常理所無法解釋。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