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智,卻不能直接啟民智,至少啟民智這件事不能由蘇如歌出面來做。你以為啟民智,朝廷會表彰你教化之功?不會!啟民智與朝廷實行的是愚民政策相悖,你若敢大張旗鼓的動這個心思,文字獄就是結局。
聖祖皇帝時,聖祖皇帝本人,包括不少皇子都精通西洋傳來的科學知識。聖祖皇帝在學習這些知識的同時,察覺了科學會動搖君權神授的愚民之策,因此禁止此類知識在民間傳播。
一個人若裝一輩子的傻子,那他就是個傻子。皇帝以愚民之策來控制百姓,以為如此就能江山永固,卻不知道這是一支回旋镖。百姓傻不傻且不說,但愛新覺羅氏的子孫那是一個比一個傻。
兵書有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晚清,大清與英國開戰兩年多,道光讓人審訊英軍俘虜問得三個問題是“第一,英國到底有多大?吃了雄心豹子膽敢和大清國開戰?第二,英國到新疆有沒有旱路可通?第三,英國與俄羅斯是否接壤?【注2】”
一開始不知或情有可原,打了那麼久的戰,這種基本問題還沒弄清楚,不是傻是什麼?地主家的傻兒子頂多敗一家,皇帝家的傻兒子敗的是一國,禍害的是一國百姓。
從下啟民智不行,那就從上而下。
蘇如歌要兒子做一個睿智的小阿哥,同時也想要潛移默化,讓身邊的人接受這樣一個小阿哥。
第一次借繪本後,三格格又來了幾次景仁宮。
素服守孝,宮裡的嫔妃都比較清閑,唯獨皇後不閑。即便是孝期,紫禁城那麼多人的衣食住行,依舊要操持。皇後身為正宮,自要擔起宮中諸事。如今宮中嫔妃不多,但慈甯宮太後和壽康宮太妃們處許多事情都需要皇後親自過問,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
在重華宮時,皇後忙正事,蘇如歌也有幫着照看過三格格。雖說防人之心不可無,但皇後與蘇如歌相識多年,又是利益結合體。三格格來景仁宮走動,身邊又跟着許多人,皇後還是放心的。
故此,皇後娘娘忙于宮務時,三格格就會在早上來景仁宮,與小阿哥玩。
紫禁城各處甬道光秃秃連遮陽的樹都沒有一顆,中午外面熱的火爐一樣。三格格早上來了之後,中午會留在景仁宮小憩一會兒。用過晚膳後,三格格有時在小書房看一會兒繪本等二阿哥下學接她,又或者和小阿哥一起到禦花園玩一會兒再回長春宮。
小朋友陪玩和大人陪玩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有了三格格這個小姐姐陪着,小阿哥的語言表達能力直線上升,走路也逐漸穩健起來。蘇如歌估摸着過完這個夏天,小家夥就能行走自如了。
實際上有進步的不止小阿哥,還有三格格。皇後偶有一日空閑陪女兒後,就發現女兒的語言表達能力直線上升,開蒙的進度遠超預料,且性子也活潑了不少。
孩子喜歡模仿大人,皇後端莊雍容,就連兄長二阿哥也是早慧端正的性子,以至于三格格也從小學着做個小淑女。可在三格格開始釋放天性,多了幾分孩童的活潑後,皇後卻覺得女兒如此也沒什麼不好。
皇後是皇家的兒媳婦,需要謹言慎行,處處端着規矩。皇後是人人稱贊的皇後,可隻有皇後自己知道,她并不願意自己的女兒過自己這樣處處是規矩的日子。
三格格不一樣,她是皇帝的嫡公主,日後無論嫁誰都是下嫁,不需要看夫家臉色。隻要不是刁蠻任性欺負人,任她是端莊雍容,還是活潑開朗,旁人都隻能說好。
三格格這個夏日性子活潑了還不止,在這個炎熱的夏天,小姑娘還長了肉。皇後的一雙兒女,二阿哥和三格格都是早慧端方的孩子,美中不足就是生得有些單薄。如今小姑娘長了點肉,越發顯得可愛了。
說起來,二阿哥和三格格幼年時,皇後忙于府中中饋,蘇如歌幫着照看三格格時,三格格也長肉。後來蘇如歌有孕,才與三格格相處少了,皇後一直以為女兒瘦了是因為抽條了,如今看來竟然不是。
各宮例份,皇後都是親自過目的,景仁宮的例份遠不及長春宮,怎麼小孩子讓蘇嫔帶上幾日就能長肉呢?想到白白胖胖的三阿哥,皇後不由開始懷疑蘇嫔有什麼養娃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