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件一氣呵成,池雨伸展着手臂,僵硬的關節發出響聲。孔曼琪無疑是聰明的,懂得借用媒體的力量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可其餘的主婦呢?隐沒在新聞背後,從未發出過自己聲音的她們就真的幸福了嗎?
想到這裡,池雨深深歎了口氣。
夜愈加深了,不知怎的,池雨突然想起她和孔曼琪之前的對話。
孔曼琪到底是怎麼發現何青出軌來着?
池雨想起來了,是孔曼琪發現近三個月以來,何青回複微信的末尾開始使用标點了。事實證明,相守近二十年的女人是最了解自己的老公的。結果何青也承認了,那些全都是小三趁自己睡着時偷偷幫他回複的。
“一個人的習慣怎麼會輕易改變?那可是長在性格裡的東西啊!”
孔曼琪的聲音裡似乎有一種鼓動的力量,推動池雨将手伸向了手機,迫不及待地開始驗證。
“隻是為了好玩,看看她說得到底準不準。”池雨對自己暗暗說道。
置頂的聊天對象是程亮。一眼望去,語句間雖沒有标點,但句與句之間皆有空格——
可能因為他做事注重效率,喜歡簡單高效的表達吧。
繼續将聊天記錄繼續向上翻。池雨發現,原來程亮之前并不是那麼嚴肅的人,很喜歡給她發搞怪表情包。可随着無名墳調查的深入,純文字就多了起來,表情包幾乎沒有了。
悲傷像一塊海綿,不斷吸汲着湧流的記憶潮水,試圖擠占池雨大腦的空間。她将視線從手機屏幕上移開稍許,請理智暫時讓位于情緒。
隻是片刻,她就繼續往下翻。
與劉嶽林的聊天界面還停留在對于她之前采訪的讨論。和他做事注重細節,有始有終的性格一樣,劉嶽林的每個句尾都會加上标點符号。哪怕隻有一個“好”字,後面都要補上一個句号。
往下看,幾乎每一個聊天對象的編寫習慣,都跟自身性格是相符的。
再之後,不可避免地,她翻到了和吳夢雲的對話框。随着記錄的時間不斷回溯,一幕幕往事雜草一樣在她腦中瘋長起來。她記得吳夢雲聊天喜歡用“~”做結尾,并曾解釋說,用~可以緩和語氣,讓發的信息沒那麼生硬,顯得人也溫柔一點。
可是,是什麼時候開始,吳夢雲不再用~結尾,改用歎号了呢?
聊天界面繼續上翻,池雨終于找到吳夢雲發來最後一個“~”的對話,那是2020年的3月,吳夢雲發來的生日祝福。
之後的聊天就跳了2021年11月,池雨托吳夢雲為程亮幫忙找個厲害的大夫,吳夢雲一口應下。那時起,吳夢雲的句尾就開始頻繁地使用感歎号了。
池雨胳膊和後背的汗毛緩緩豎起,嘴唇也開始不受控地發抖,眼睛卻還在盯着電腦屏幕上的字——
【感歎号在聊天中一般給人的壓迫感比較強。喜歡使用感歎号的人一般自尊比較強,比較自我,不太會自我反省,總認為自己的觀點很重要。同時他們的情緒往往不太穩定,很容易緊張。】
可這說的顯然不可能是池雨所認識的吳夢雲啊!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浴室櫃裡纏繞整齊的吹風機,茶幾上背對鏡頭的照片……過去被池雨忽略的種種細節突然一股腦湧來,恐懼如同幢幢星火墜落于池雨的大腦,不待反應過來便“轟”地一聲炸開,直到将她所有的理智擊潰成碎片。
原來懷疑的火苗,早就在她心底裡無聲地燃着,隻消稍加撩動,便會烈烈燃燒,再難熄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