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秋歸彩鸾 > 第30章 第三十回

第30章 第三十回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隻是永嘉的這些話,倒是打消了皇帝的些許猜疑。康王求娶,皇帝知曉是見色起意,更曉得永嘉那般品性,不會輕易動了真情。他們夫妻相處,在康王的一頭熱漸漸消退後,有些個相敬如賓的模樣。但皇帝對永嘉無論面上如何,心底始終隔着一層。

太子活着,活得長壽,自然是要接過大齊的擔子,一切順理成章。但……如永嘉所陳,他現在走了,儲位空懸,遲早是要定。

皇帝心中是要再選一個能擔得起事的,有帝王心的繼承人。然觀如今三子,趙王不通庶務、康王隻知文書、梁王有仁心卻怯懦過甚,竟是沒一個兼具本領的。

皇帝在深夜裡歎息——好在他還能熬着,用這些時間,重新再培養出一個人來。但近來少眠少食,實非長久之态,不得已……卻得用些帝王心術了。

弘康十八載的新年夾着國喪過後,皇帝宣召了柴希玄。

一個喪子、一個喪女,兩鬓俱添了新霜,在金明池旁的亭中對坐着,一時間都不知如何開口。

柏簡守在通往亭中的水道上,隔着十幾仗的距離,目露擔憂。

“皇上,老臣逾矩,咱們彼此,還是……節哀罷!”柴希玄先行舉杯,眸中帶着惋惜,輕聲道:“聽穆陽公主提過,太子讓她好好活着。隻是文君既蒙死志,總是攔不住的。”

“是。”皇帝也喝了一口酒,道:“希玄,太子生前,預備着手辦女科的事。他既與你看過,你該曉得他的遺志。無論如何,朕是要做下去的。”

“此為大善之舉,臣雖是南楚而來的,卻深知廣開言路、收攬天下有才之人加以善用,才是安定民心之長策。是以彼時懿仁殿下尋來,臣是用了十分心力,前後思量,在那條陳上添了幾筆。”柴希玄思及過往,道:“本是說好了,由臣托付個知根知底的在朝堂上上奏,卻……隻好先等一等。”

“朕宣召尚書,便是為此事。朕,定要為懿仁,玉成此事。”皇帝淡然看過去,語調堅定,并不是商議,而是必須做下去。

柴希玄斂眉,起身整理衣衫,下拜後挺起腰杆,直面帝王,道:“皇上恕罪,老臣要谏言——此事可行,但絕不是現在!”

“臣願為此事托付生死,但國喪方過,本是哀切之時。此時頒布女科事宜,有心者會将二者勾連,于懿仁太子英名,恐有損傷。臣請皇上三思!”柴希玄的話,說來極其穩重,透着不容置疑。

若他登時領命,皇帝隻怕會有旁的心思,如此言語,倒是順了皇帝的心意,全了君臣之義。他颔首,歎息道:“尚書苦心,朕明白了。如此,入得你耳,再無第三人知。此事容後再論,希玄請起吧。”

柴希玄又謝了恩典,才扶着凳子起身。待重新落座,皇帝不再提及政務,隻是問了些許南楚的風俗,柴希玄念及故鄉,談興大起,末了方道:“臣不瞞皇上,年紀大了,便思歸鄉。隻盼着生前能從此願。”

皇帝便明白,柴希玄的意思,除非大齊一同南北,否則不會歸鄉了。

曹希明孝期已滿,縱有皇帝開了口,武甯侯夫妻忖度着,還是親自登門商議,預備次年迎娶。小侯爺王遐的婚事從簡,已經無關他本人的意願了。武甯侯夫妻曉得兒子不樂意,但已準備好了地契田産,打算在兒子婚後交給新婦,老夫妻再回故鄉。

關于平鮮的封賞,幾經商議後,于弘康十八載的夏初,拿出了章程。

此前趙誠璋已是昭陽郡主,領過春柳營将軍,加了靖東将軍的實銜。這些年為平鮮奴,皇帝力排衆議,加了兩州刺史,為她做事方便,連湖州的督軍都出自她的帳下。

皇帝對她的封賞并不過份,保留了靖東将軍的軍銜,賜入宮乘馬之權,旁的便隻是些财帛賞賜,于她個人顯得少了。由此,平鮮的兵将論功行賞,各有升遷,便不再含糊。

同時,四月中,梁王領了慰軍使的差事,帶着賞賜的金銀等物,由控鶴一衛護着,赴平州安撫軍心。

随後一月,皇帝調肅州州軍麾下曆練的壽安侯武玄任湖州督軍。原湖州督軍農定英入京都,任駐紮城西的延武軍統領。

中秋佳節之際,返京面聖的梁王,知曉自己的婚事也定了下來。皇帝選中涼州督軍武安侯蘇定北的幺女蘇逸。蘇定北雖有數年不曾入京都,但作為曾經追随皇帝南征北戰的老将,涼州麾下二十萬鐵騎全在他的麾下調遣。這門婚事是皇帝親裁,其中深意,引起滿朝猜疑。

是以過完中秋不久,皇帝便下了旨意,令各州督軍于年節至入京都述職。

宣召的官員才離開不久,皇帝又下旨意,将在來年更換年号,更為——元豐。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