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學習,往死裡學 > 第4章 新生兒

第4章 新生兒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簡稱新生兒冷傷,亦稱新生兒硬腫症,是由于寒冷和(或)多種疾病所緻,主要表現為低體溫和皮膚硬腫,重症可發生多器官功能損害,早産兒多見,最關鍵的治療措施為保溫、複溫。

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最關鍵的治療措施為保溫、複溫,凡肛溫>30℃且腋溫高于肛溫者,可置于已預熱至适中溫度的暖箱中,一般經612小時左右即可恢複正常體溫,體溫低于30℃者應置于比肛溫高12℃的暖箱中,待肛溫恢複至35℃時,維持暖箱的溫度于适中溫度,亦可采用恒溫水浴法等快速複溫措施。

合理喂養、補充熱量、預防感染為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的預防措施。

兒童年齡越小,體重增長越快。出生後前3個月體重增長最快,生後3個月末時體重約為出生體重的2倍;12個月齡時體重約為出生體重的3倍,生後第1年是體重增長最快速的時期,為第一個生長高峰,

可用公式簡單估算體重。

1—6個月:體重(kg)=出生體重+月齡0.7。

7—12個月:體重(kg)=6+月齡0.25。

2歲至青春前期:體重(kg)=年齡2+7(或8)。

新生兒腰肌無力,至3個月扶坐時腰仍呈弧形;6個月時能雙手向前撐住獨坐。

新生兒兩手握拳很緊,3—4個月時握持反射消失,開始有意識地取物;6—7個月時能獨自搖擺或玩弄小物體,出現物品換手及捏、敲等探索性動作;9—10個月時可用拇、示指取物,喜撕紙。

嬰兒3—4個月可以咿呀發音,7—8個月能發“爸爸”、“媽媽”等語音,8—9個月時喜歡模仿成人的口唇動作練習發音。

出生時嗅覺中樞和神經末梢已發育成熟。生後1—2周的新生兒已可辨别母親和其他人的氣味,但是無法分辨熟悉的人和陌生人。

6個月時嬰兒能聽懂自己的名字,10個月左右的嬰兒已能有意識地叫“爸爸”、“媽媽”。

輕型腹瀉臨床表現:食欲不振,偶有惡心、嘔吐或溢乳,大便呈黃色或黃綠色,稀薄或帶水,常伴白色或黃白色奶瓣和泡沫,可混有少量黏液,有酸味,次數增多,每日10次左右,量少。

重型腹瀉臨床表現:

(1)嚴重的胃腸道中毒症狀:大便每日十餘次,多呈黃綠色水樣便或蛋花湯樣便,量多,可有少量黏液等;

(2)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症狀:脫水、代謝性酸中毒、低鉀血症等。

(3)全身中毒症狀:高熱或體溫不升,煩躁不安,精神萎靡,嗜睡,甚至昏迷、休克。

重型腹瀉有全身中毒症狀而輕型腹瀉則無。

新生兒低鈣血症是新生兒驚厥的常見原因之一,血清總鈣低于1.8mmol/L(7.0mg/dl)或遊離丐低于0.9mmol/L(3.5mg/dl)。

早期低血鈣是指發生于生後3天内,多見于早産兒、小于胎齡兒、糖尿病及母親患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所生的嬰兒。

晚期低血鈣是指發生于出生3天後,高峰在第1周末,多見于牛乳喂養的足月兒。主要是由于牛乳中磷含量高,鈣磷比例不适宜,故不利于鈣的吸收。

同時新生兒腎小球濾過率低,而腎小管對磷的重吸收能力較強,導緻血磷過高、血鈣沉積于骨,發生低鈣血症。

流行性腮腺炎的護理措施:

(1)腮腺腫脹處可局部冷敷,以減輕炎症充血及疼痛。

(2)腮腺腫脹處可用中藥濕敷。青黛是屬于常用的中藥,具有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具有止痛、涼血的作用,青黛食醋糊對腮腺腫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3)腮腺炎的患者給予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質或軟食,忌酸、硬、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因唾液分泌及咀嚼使疼痛加劇。

(4)腮腺炎伴有發熱的患者建議卧床休息至體溫至正常。

急性腎炎臨床表現輕重懸殊,輕者全無臨床症狀,僅見鏡下血尿,重者可呈急進性過程,短期内出現腎功能不全。典型表現急性期常有全身不适、乏力、食欲缺乏、發熱、頭痛、頭暈、咳嗽、氣急、惡心、嘔吐、腹痛及鼻出血等。70%的病例有水腫,一般僅累及眼睑及顔面部,重者2-3天遍及全身,呈非凹陷性。

心源性水腫常始于下垂部位。

胸腔積液是指任何因素使胸腔内液體形成過快或吸收過緩,導緻胸膜腔内液體增多而形成胸腔積液。

腹水主要由肝硬化引起。

□□不足一般跟高熱、多汗、多尿、腹瀉、嘔吐、吞咽困難、胃腸減壓、禁飲禁食、大面積燒傷、炎性滲出、大量失血等緻□□丢失過多和攝入不足有關。

患兒急性腎小球腎炎的發病機制:

因腎小球濾過率降低,水鈉滞留,細胞外液和血容量增多,臨床上出現不同程度的水腫,循環充血和高血壓,嚴重者可出現高血壓腦病。

呼吸困難,端坐呼吸、頸靜脈怒張、咳粉紅色泡沫痰、兩肺布滿濕性啰音是循環系統充血的表現。

小兒生長發育規律:

(1)生長發育的連續性和階段性;

(2)各系統器官發育的不平衡性;

(3)生長發育的順序性;

(4)生長發育的個體差異。

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是維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伴發症狀之一,多見6個月以内的小嬰兒。

維生素D缺乏時,血鈣下降而甲狀旁腺不能代償性分泌增加;血鈣繼續降低,當總血鈣低于1.751.8 mmol/L(<77.5mg/dl),或離子鈣低于1.0 mmol/L(4mg/dl)時可引起神經-肌肉興奮性增高,出現抽搐。

為什麼維生素D缺乏時機體出現甲狀旁腺功能低下的原因尚不清楚,推測當嬰兒體内鈣營養狀況較差時,維生素D缺乏的早期甲狀旁腺急劇代償分泌增加,以維持血鈣正常;當維生素D繼續缺乏,(甲狀旁腺功能反應過度而疲憊,以緻出現血鈣降低)。

新生兒敗血症的臨床表現:無特征性表現。

出生後七天内出現症狀者稱為早發型敗血症,

七天以後出現者稱為遲發型敗血症。

早期表現為精神不佳、食欲不佳、哭聲弱、體溫異常等,轉而發展為精神萎靡、嗜睡、不吃不哭、不動,面色欠佳和出現病理性黃疸、呼吸異常。

少數嚴重者很快發展循環衰竭、呼吸衰竭、DIC、中毒性腸麻痹、酸堿平衡紊亂和膽紅素腦病。常并發膿性腦膜炎。

兒童補液時應遵循“先鹽後糖、先濃後淡、先快後慢、見尿補鉀、抽搐補鈣”的補液原則。

自胎兒娩出臍帶結紮至生後28天稱新生兒期。

出生不滿7天的階段稱新生兒早期。

新生兒期是兒童生理功能進行調整以逐漸适應外界環境的階段,此時兒童脫離母體開始獨立生活,體内外環境發生巨大變化,由于其生理調節和适應能力不夠成熟,不僅發病率高,死亡率也高,約占嬰兒死亡率的1/3-1/2,尤以新生兒早期為高。

因此,新生兒時期應特别加強護理,如保溫、喂養、清潔衛生、消毒隔離等。

嬰兒期是指從出生到1周歲以前的一段時期,是小兒出生後生長發育最迅速的時期。本階段保健包括:合理喂養(母乳喂養至6個月,之後添加輔食),定期體檢,定期預防接種預防感染,培養生活技能,促進各項技能發育(訓練擡頭、俯卧支撐、獨坐、爬行等)。

青春期是生長發育第二個生長高峰,以性成熟為标志進入青春期,而生殖系統發育漸趨成熟則體現在第二性征逐漸明顯。

男性可長出胡須、喉結明顯、聲音變粗、毛發增多,夜間可出現遺精;

女性則可出現□□發育、脂肪豐滿、□□增多,到青春期末,可出現月經來潮。

□□發育是女性第二性征的最初特征。

新生兒顱内出血有顱内高壓者可首選呋塞米;如有瞳孔不等大和呼吸節律不整、歎息樣呼吸或雙吸氣等中樞性呼吸衰竭者,可使用甘露醇,劑量根據病情決定。

呋塞米為強效利尿藥,可用于治療心、肝、腎等疾病引起的水腫,特别是對其他利尿藥無效的病例,也可用于治急性肺水腫、腦水腫、急性腎功能衰竭和高血壓等情況,還可配合補液,促進毒物排洩。

20%甘露醇為組織脫水藥,能夠有效的治療各種原因引發的腦水腫,另外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避免腦疝。

地塞米松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過敏以及抗休克等作用,臨床上主要用于免疫疾病的治療。

新生兒特殊生理狀态:主要包括生理性的體重下降、生理性黃疸、乳腺腫大、“馬牙”和“螳螂嘴”、假月經、粟粒疹等。

由于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特點,約50%-60%的足月兒和>80%的早産兒于出生後2-3天内出現黃疸,4-5天達高峰,一般情況良好,足月兒2周内消退,早産兒可延到3-4周。

生理性體重下降是新生兒出生後數日内,因丢失水分較多及胎糞排出,出現體重下降,但一般不超過10%,出生10天左右恢複到出生時體重。

乳腺腫大是生後第3-5天,男、女新生兒均可發生乳腺腫大,切勿擠壓,以免感染。一般生後2-3周内消退。

頭皮血腫是新生兒頭部出血的表現,不是新生兒特殊生理狀态。

支氣管肺炎是累及支氣管壁和肺泡的炎症,為兒童時期最常見的肺炎,2歲以内兒童多發。最常見為病毒和細菌感染,也可由病毒、細菌“混合感染”。其中,肺炎鍊球菌感染多見,治療一般首先抗生素為~青黴素~,青黴素過敏者可選用大環内酯類藥物,如紅黴素等。

鵝口瘡的臨床表現:(不發熱)本病特征是在口腔黏膜表面出現白色或灰白色乳凝塊樣小點或小片狀物,可逐漸融合成大片,不易拭去,若強行擦拭剝離後,局部黏膜潮紅、粗糙、可有溢血。患處不痛、不流涎,不影響吃奶,一般無全身症狀。以頰黏膜最常見,其次是舌、齒龈及上颚,重者整個口腔均被白色斑膜覆蓋,甚至可蔓延至咽、喉、食管、氣管肺等處,而出現嘔吐、吞咽困難、聲音嘶啞或呼吸困難。

缺鐵性貧血是體内鐵缺乏導緻血紅蛋白合成減少,臨床上以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血清蛋白減少和鐵劑治療有效為特點的貧血症。

嬰幼兒最常見的貧血類型為缺鐵性貧血,嚴重危害小兒健康,是我國重點防治的小兒常見病之一。

療效判斷,用藥2-3後,網織紅細胞開始上升,5-7天達高峰,1-2周後Hb逐漸上升,

通常于治療3-4周達到正常。一般在血紅蛋白恢複正常後再繼續用藥8周以增加鐵儲存。

小兒營養性缺鐵性貧血口服鐵劑治療時,停藥指征是:血紅蛋白正常後繼續用藥4-6個月左右。

法洛四聯症是嬰兒期後最常見的青紫型先天性心髒病,約占所有先天性心髒病的12%。缺氧發作的治療:發作輕者使其取胸膝位即可緩解,重者應立即吸氧。

頭高足低位适用于頸椎骨折患者以及顱骨牽引、腦水腫患者、顱腦手術患者。

足高頭低位适用肺部分泌物引流,十二指腸引流,胎膜早破,下肢骨折牽引等。

膝胸位可減少回心血量,減輕右心室負荷,增加體循環阻力,左心室負荷加重,此時左心室進入主動脈的血量增多,使缺氧症狀有所緩解。

出生後造血主要是骨髓造血。嬰幼兒期所有骨髓均為紅髓,全部參與造血,以滿足生長發育的需要。小兒在出生後前幾年,當發生感染或貧血使造血需要增加時,也會出現髓外造血,即肝、脾和淋巴結可适應需要,恢複到胎兒時的造血狀态,感染及貧血等糾正後即恢複正常。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