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時候,學習也很講究氛圍。
倘若周圍坐着的人個個頭懸梁錐刺股,稍微放松一下都會覺得羞恥。
反之,若是周圍一片哈欠連天,沒一會兒,瞌睡蟲也就不自覺地上了身。
随着高二以來學習任務的加重,三班留在教室裡午休的人愈發多了起來。
雖說平日裡他們這些中午還能回家打個來回的同學原本在路上就費不了多少時間,可若是打着不浪費時間的名号留在了學校,即便是沒往腦子裡多裝進幾分知識,也能在内心深處增加幾分努力了的自我感動。
隻是這樣一來,正兒八經想利用午休時間多學會兒的同學免不了受點影響。
“圖書館?”
将餐盤裡的胡蘿蔔撥到一側後,陳東隅看向了剛剛說打算以後在圖書館度過午休時間的桑榆。
桑榆擡眸和陳東隅對視上,又瞅了一眼被他打入冷宮的胡蘿蔔,抿着嘴唇沒說話。
不情不願地将胡蘿蔔重新納入懷抱,陳東隅這才聽到桑榆開口的聲音。
“嗯,我的意志力沒那麼堅定,不想到時候在教室裡還沒背兩頁書就趴下了。”
向倩蝶一直有在圖書館午休的習慣,聽桑榆提及教室裡午休的人變多,感覺有點受影響時,當即就發出了一同去圖書館的邀約。
學一個小時,小憩片刻,桑榆覺得這樣的安排剛剛好。
“任思纭也會一起去,這樣想想,感覺我那一個小時的學習效率應該會很高。”
雖然意外任思纭的加入,但多一個學霸在旁,桑榆很是樂意。
“你是想問我去不去?”陳東隅問。
桑榆彎唇,用筷子在半空中打了個勾,“叮勾。”
陳東隅搖了搖頭,表示不去。
他現在晚上的睡眠質量還是老樣子,為了能在課堂上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态,午休時間最好是不縮減,而且——
目前好像也還不必要奮發到這個地步。
“好吧,那你就在教室裡好好休息。”
其實桑榆也猜想到陳東隅會拒絕,隻是如果她不象征性地問一句,這人多半又會鬧些小情緒。
從食堂出來後,桑榆打算直接去圖書館,見陳東隅的視線在她身上遊走,她将口袋裡的單詞本翻了出來。
“你是不是還以為我打算兩手空空地去圖書館。”
桑榆莞爾一笑:“今天輕裝上陣。”
陳東隅本想送桑榆過去,卻被她扶着肩膀掉轉了方向。
“她們就在那邊的小道上等我,所以你直接回教室吧。”
陳東隅身子沒動,腦袋側轉了過來,“我去趟小賣部,要帶什麼?”
桑榆想了想,說:“那你幫我帶瓶咖啡吧,萬一計劃作戰失敗,還能補救一下。”
·
推門走進圖書館自習室的瞬間,桑榆小小地驚歎了一下,放眼望去,幾乎座無虛席。
來的路上,向倩蝶和任思纭一直在讨論一道物理題,桑榆見她倆似乎仍未決出勝負,便将先看到的兩個并排連坐讓給了她們。
“你呢?”向倩蝶用口型問。
桑榆擡眸,向着周圍張望了一下,不遠處的一張桌子還餘有一個空位,
她指了指那個位置,又晃了晃手中的單詞本,比了一個OK的手勢。
今天她的任務是背單詞,不需要和誰讨論,所以一個人坐也是可以的。
輕手輕腳地将椅子拉開坐下,桑榆将單詞本放到了桌上。
這時,左側突然有人試探地叫了一聲她的名字,聲音很溫和,還帶着點笑意。
“桑榆?”
桑榆偏轉過頭,對上了臉上挂着淺笑的葉知行。
“好巧,學長。”
自上學期送藥一事結束,兩人再也沒見過,後來也隻是偶爾從李知樂的嘴裡聽說葉知行又去了哪裡哪裡競賽培訓。
這會兒久未見面冷不防遇上,桑榆不免有些驚訝。
和周圍窸窸窣窣的動靜相比,桑榆打招呼的聲音實在是小巫見大巫,但還是不可避免地接收到了這桌其他人的眼神示意。
她擡手做出一個嘴巴拉拉鍊的動作,而後抱有歉意地笑了笑,對方這才重新繼續埋頭苦讀。
【好巧,你平時午休也會來這裡學習嗎?】
桑榆沒有再開口,轉而在草稿紙上寫起字來。
看清紙上的字,葉知行提筆回複。
【嗯,還算來得頻繁。】
最初得知桑榆就是李知樂提過的那位學姐時,欣喜之餘,葉知行也曾感歎過世界真小。
他本想着借由哥哥的身份,拉着李知樂作陪,找個機會和桑榆碰面表示一下感謝,可競賽的培訓名單下來得太快,還來不及和李知樂提這事兒,人已經被發派前往外地。
培訓是封閉式的,手機根本拿不到,每周也隻能通過座機和家裡人短暫聯系。
後來,等他返校,又開始忙着參加學業水平考試。
再後來,就是李知樂以一種哀怨的眼神看着他,告訴他,他沒機會了。
【看來這裡确實是聚集學霸們的好地方,那就不打擾你學習了,我也要開始背單詞了。】
再次看清桑榆在紙上寫下的字後,葉知行落下一個“好”字,随即,兩人各自移開了視線。
單詞本上是密密麻麻的釋義,目光久久地落在上面一段時間後,桑榆的嘴唇随着遊走的思緒漸漸抿了起來。
早在鄧佳開口打趣葉知行是她的桃花前,桑榆一直就隐隐感覺到葉知行對她的态度,隻是她并無感,所以總是保持着适當距離和他相處。
今日恰好遇上,也不能幹巴巴地道句你好就結束,畢竟那個時候即使是被動狀态,也受了人家的惠處,所以桑榆才會選擇以紙上對話的方式稍稍延續一下,但——點到為止。
·
自高二開學以來,林斯言和蔣澤延就十分知趣地脫離了組織,沒有再和陳東隅一起去食堂吃飯。
片刻前,兩人便是隔着幾桌距離,目送小情侶從食堂退場。
“欸,你剛看見阿隅吃下那口胡蘿蔔的表情沒?真是要笑死我,不知道地還以為在嚼黃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