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那張嘴啊,刻薄的很,心腸卻是實打實的好,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賈敏合上衣匣,坐在貴妃榻上,說道:“當初在京城時,瑜哥兒還沒出生,我多年無子,滿京城裡的太太奶奶,誰不笑話我損了陰德,又沒給老爺納妾,出了名的妒婦,沒少借着孩子的事明裡暗裡奚落我,也就她幫着我為我說話,私底下常常說些好話來安慰,這一晃都多少年過去了。”
龐三家的聽了,知道前因後果的她也就沒在說些什麼。
原來那趙大人本是林如海的同僚,當初兩人一同中第,又一同做官,交情自然不一樣,但是難免會被人拿來比較。
林如海出身清貴,趙大人雖然不差,但是比林如海還要差一些,外派做官時,林如海分到了江南富庶之地,趙大人卻是從西南偏僻小鎮做起,攀比來攀比去,賈敏當初聽得多了,起初還有點輕視之意,但是見到趙太太一副泰然自若的樣子,才知道自己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加上賈敏并不與清貴圈子相熟,剛開始全靠趙太太搭橋引線,對她十分照顧,一來二去,兩人成了閨中密友,便是各自随着丈夫去了外任,天南地北的,兩人也沒斷了聯系。
此次回京述職,趙大人被留在京城做官,後日正是趙太太的孫子周歲,賈敏想都不用想,忙把一些外務推了,專門留出時間來。
隔日一早,母女兩個便收拾好了,坐上輕車小轎,便往趙府去,林家本在内城,與趙府隔得有些遠,也不知過了多久,才聽見外面的婆子說到了。
趙府本是一座三進的小宅子,沒有賈府林府那麼多的大規矩,下了馬車,早有等候在那裡的婆子迎了上來,引着賈敏母女往内宅走去,到了正堂,就聽見女眷們的說笑聲。
“賈妹妹,可算把你盼來了。”迎面走來一中年婦女,十分熱情的過來拉着賈敏的手,看了一眼黛玉,笑道:“喲,這就是你那小閨女吧?”
“是啊,今兒天氣好,就把她帶出來逛逛,”賈敏笑了笑,低頭對黛玉說道:“這是你趙嬸嬸。”
“見過嬸嬸。”黛玉行了一個标準的福禮。
未等行完,就被趙太太拉至身邊細細打量起來,轉而對賈敏笑道:“你也太小氣了,這麼精緻的小姑娘怎麼不早點帶出來見見。”又對黛玉說道:“來,到了嬸嬸家裡,可千萬别拘束。”
說着牽着黛玉的手,挽着賈敏的胳膊走了進去。
裡屋正是熱鬧的時候,五六個貴婦圍着一個搖籃,其中一個正拿着撥浪鼓逗弄坐在裡面的小孩。許是見到那麼多花花綠綠的人,甚至還有一兩個帶着金銀戒指的手捏他的臉,小寶寶忍不了多久就哇哇大哭了起來,不一會兒,就被奶媽抱了下去。
本就是親戚,見趙太太牽了一個清秀的小姑娘進了來,不由得打趣道:“你這又是從哪裡哄來的姑娘呀,這麼俊。”
“俊吧?”趙太太笑了笑,道:“這是林家妹妹的小女兒,可是捧在手心裡長大的呢。”
“你這人真真是瘋魔了,”其中一個貴婦人笑道:“瞧着自己沒個丫頭,見了别人的,就眼熱得緊。”
“我這輩子忙忙碌碌,就得了這三個混小子,是一日吵三日鬧,還是女孩子文文靜靜的好,”趙太太有些得意,扶了扶鬓邊的钗環,斜眼瞥了一眼賈敏,說道:“如今連孫子都有了,我是沒指望了,就盼着媳婦們能生下個香香甜甜的孫女才好呢。”
屋子就這麼大,趙太太今日本就是主人家,都圍在這裡,差不多都聽見了,紛紛打趣趙太太得隴望蜀。
賈敏見她這個樣子,忍不住打趣道:“得了吧,還在這得了便宜賣乖呢,知道您老今年添了個大孫子,我這天不亮就預備着出門了,來了府裡,點心點心沒有,茶水茶水也不見,連今兒的主角都看不着,你倒先顯擺上了。”
趙太太知道賈敏爽利的性子,忙親自捧了一盞茶來,笑道:“這倒是我的不是啦,這碗茶權當是賠罪如何?”
賈敏也不推辭,笑着接了過來,一時見過奶乎乎的小寶寶,送上自己預備的小金鎖,衆人三五成群的坐在一處閑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