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宵默默接受了夫郎的贊美,沒有把其他人打了自己的一倍的數量的事兒說出來,這種影響自己在夫郎心中形象的事兒還是不要告訴他了。
周宵先把最好的那兩隻皮子鞣制好,把銀狐皮留給了小爹,白狐皮留給了喜哥兒,這兩隻皮毛是裡面最好的了。
“這個賣了多好,留些錢在家裡。”喜哥兒有些不舍得留這麼好的東西。
“好皮難得,家裡也不缺銀錢。”
喜哥兒想想也是,美滋滋的放進櫃子裡收起來了。
顧筠也很喜歡,把銀狐皮收好,就去廚房做大餐犒勞周銘父子倆去了。
這回周銘回來的有些晚,到了晚上才趕回了家,把銀袋子往桌子上一扔,頗有些土财主的意味。
“賣了多少錢?”顧筠問道。
“可以讓我們在家呆到過年,不用再上山了。”周銘樂道,“我和宵兒一共分了二百三十六兩,散錢我就沒要,給那個木獵戶了。”
顧筠點了點頭,“是該這樣,畢竟是他組織的。”
周宵:“……”這樣顯得我上次很不會做人啊。
喜哥兒把那句:“為啥不要啊,蒼蠅腿再小也是肉啊。”給咽了回去。
“主要也沒多少,就幾百文,算賣個人情給他了。”
“嗯。”顧筠和喜哥兒把溫在鍋裡的飯菜拿了出來,一家人就着油燈吃完了晚飯。
喜哥兒把那十兩金子放好,上回周銘見顧筠喜歡金子,就把二百兩整銀換成了兩錠十兩金子,喜哥兒也很喜歡,金子不容易花出去。
現在散碎銀子也有了二十六兩八錢多,這段日子還有送雞蛋的收入,過年的銀子是有了,喜哥兒豪爽的給了周宵三兩零用,周宵隻能身體力行的在床上表示對夫郎的感謝了。
喜哥兒正和周宵在榻上白日膩歪着,就聽到村裡的大鑼響了,這鑼隻有在村裡有大事兒的時候村長才會敲響。
喜哥兒和周宵整理好衣服,和周銘他們匆匆往村裡的谷場趕去,也不知道發生啥事兒了。
等村裡人到齊,村長高聲道:“鄉親們,農官來咱們村子,有件大事兒和大家講。”
“啥事兒啊,不會要打仗了吧。”
“打仗就不是農官來了,不要自己吓自己。”
村裡人叽叽喳喳讨論了起來,有些忐忑不安,村長大聲道:“安靜!聽官老爺講話!”
那農官輕咳了一下,朗聲道:“大家不必驚慌,是好事兒,如今在聖上的英明治理下,四海升平,前段時日,皇田種植了名曰甘蔗的作物,汁水甘甜可口,可做蔗糖,聖上體恤百姓,決定把甘蔗苗發給大家種植,收成後可賣去皇商趙家在青水鎮的糖鋪,按三斤兩文錢收。”
村民沸騰了,“這甘蔗是啥啊,聽這意思還能制糖呢。”
“能制糖,那可是好東西啊。”
“三斤兩文錢,一畝地能種多少啊?”
農官喊道:“大家安靜一下,皇田那邊一畝地可收成一百三十多石甘蔗,也就是說一畝地最少也能賣十兩銀錢,大家也不必擔心到時會降價,這是聖上和趙家定好的價格,不會變。”
“天呐,十兩,我要是把旱田都種上甘蔗,這不就發财了嗎!”一大叔激動道。
農官聞言,補充道:“為了保證糧食的産量,上面要求每家每戶隻能種一畝甘蔗。”
“啊?”衆人聞言不免有些失望,但一畝地十兩也不少了,要知道,水稻一畝地照顧的好,最多也就隻能賣三兩呢。
“需要甘蔗苗的來這邊登記,來年立春就可種下去,屆時會有專門的農官來教大家如何種植。”農官道。
村裡人有旱田的都奔着一畝地的量報了上去,喜哥兒有些意動,“小爹,我們要種嗎?”
顧筠歎了口氣,“家裡就一畝旱田,種了甘蔗就沒有面粉吃了。”
“我們可以開一畝荒地,産量少就少點兒,總比沒有強。”周宵開口道。
顧筠覺得可行,讓喜哥兒他倆報上去了要一畝地的甘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