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病期間,芸香閣一直謝絕外人拜訪。期間雲雀來了好幾次,芸娘一直沒有讓她進屋,疑心的種子種下了,怎麼長就要她自己探尋了。
病好後,她的禁足也被解了。正好到了月中,醉仙樓的夥計要去城郊古突泉取水,她也一同前去,打算晚間和夥計一起休息在城外的田莊裡。
古突泉位于山中,位置刁鑽,進去取水要通過一個狹長的通道,所以隻有身材瘦小的人才能進去見到泉眼,古突泉是古突寺中的一個泉眼,泉水清甜非尋常泉水所能及,而這裡尋常時候也不對人開放,隻有寺中僧侶才能至此取水用茶。
聽聞是相爺年輕時遊曆四方曾救過寺中方丈,所以方丈才為了報答才将泉水開放給醉仙樓取水,隻是每月隻有十五才能來取水一天。由于泉口窄道,尋常盛水器物很難進去,原本想雇兩名會武功的腳夫來負責運水,可惜山口狹道太高,尋常人家的輕功也很難施展。
隻好用最簡單的方式運水,帶一隊個子小的人,從十五日子時便開始在泉口運水,來往人員不停,用窄長容器,分三撥崗,運水至次日子時。這樣才方可積水兩大缸,一缸送至田莊中釀酒,一缸送到醉仙樓中冰存,作為招待貴賓之用。
取水的隊伍在十四日傍晚出發,這次是雲雀帶隊,出發之前雲雀以要留信得過的人在酒樓的借口留下了杜若。芸娘便一同前去,這一趟一定是要在郊外住一夜的,杜若給芸娘準備了些郊外過夜用的物品,一邊收拾還一邊念叨着要注意這個注意那個。
“我的好姐姐,你可别念叨了,念得我頭都大了,這地方我也不是第一次去,我曉得怎麼應對的。”
“這次怎麼一樣,這回就您一個人去,山中連個照顧的人都沒有。還有那個雲雀也是古怪的緊。”
說着她好像想到了什麼,又拿了個鑲紅玉的簪子插在了芸娘頭上“姑娘還是要小心些,若是有什麼不對着簪子也可以防身。”芸娘被她這幅緊張的樣子弄得哭笑不得。
太陽下山後,用了些栗子羹,雲雀便差人來叫她上路了。杜若拿着兩個包袱送她到了後門,門口停着一輛馬車,運水是個苦力差事,去得都是男人,隻有雲雀和她兩個女子,她們二人自然同程一轎。
出乎意料的是,上車後,雲雀并沒有太大的反應,隻是淡淡地看了她一眼就合上眼繼續睡了。倒是挺沉得住氣,芸娘出發前調整過幾天作息,已經有些習慣晚間清醒的狀态。
她倒沒什麼困意,于是拿出了一本遊記來看,這是本市井熱銷的書,她托了幾層關系搶到,稀罕的不得了。她一邊看着書一邊吃着小包裹裡裝的桂花糖,看到書中遊俠至山中小道遇劫落峭壁之下,不禁驚呼出聲。
一擡眼就見雲雀幽怨地望着她,眼下還有微微的青紫色,看來是被她吵醒了“對不起,你繼續,我不吵了!”芸娘做央求狀,雲雀看着極困,也沒心思和她計較,繼續睡去。
又過了一個時辰的樣子,馬車似進了山中,看來快要到古突寺了。約莫一刻鐘的樣子,馬車停了,小厮進來叫醒了雲雀,隻是一路颠簸,她看起來睡得不是很好,整個人都很低氣壓。
一個小沙彌引着他們進了古突寺的門,寺中清涼異常,院子裡種着各色草木,比上回來長得茂盛許多。雲雀去佛前拜了拜,又添了不少香油錢,老住持滿臉褶子的臉上都笑出了花來。
芸娘就是個自小與寺院沒緣分的主兒,自小就不喜這些,看書都是一見佛經就犯困。這樣的心境去拜佛想必佛祖也會不高興,索性就直接跟着小沙彌去了外客住的廂房中。
夜色降臨,芸娘帶着一個小包裹,穿上了厚實的外衣與雲雀在寺廟後門彙合,其他人也整裝待發。雲雀清點好人數後隊伍就出發了,山間小路并不寬敞,樹兩邊都是山石密林,若是滾下山去定是有去無回。
今夜天色很暗,厚厚的雲層将月亮遮住了,顯得樹林愈加幽暗,芸娘心中有些發憷,加快步伐跟上了雲雀。夜風呼嘯而過,隊伍隻是兀自前行着,除了整齊的腳步聲還有一道詭異的笛聲,這笛聲沒有成調,略有些刺耳,但眼前的人都好像是沒有聽到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