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山河永安 > 第54章 第 54 章

第54章 第 54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母妃性子恬淡,可我年少時不太知事,還是孩童做派,宮裡的人又慣會捧高踩低的,明裡暗裡不知受過多少冷待,加上那時身子骨不康健,若不是太子兄長幾次三番的出手相助,隻怕也難以平安長大。等我成年後仔細一琢磨,兄長那時雖是皇後嫡子卻并未入住東宮,年歲又與我相當,縱然早慧,可有些事也并非一個孩童能夠理得清的,這其中恐怕有不少都是娘娘授意,隻是她那時與母妃之間隻剩下尴尬,不曾明着出面罷了。”

皇後娘娘管理六宮,什麼事情能逃得過她的耳目?她要是不點頭,誰敢違逆暗中相助?更不用說年幼時那場大難,他與太子同時受傷,雖說太子傷勢并不如自己嚴重,可他們二人的身份并不可同日而語,太醫院幾乎所有的良醫全都圍在了太子身邊,這一點就連宋承源也是默認了的。

後來他曾聽母妃身邊司雲姑姑說起,自己當時傷重昏迷,渾身又發了高燒,偏偏太醫隻是匆匆來過抓了幾副藥就急忙告退要趕着去給太子看傷……眼見着自己昏迷不醒,母妃急得六神無主,第一次去求宋承源救命。

後來的事,司雲姑姑沒有細講,可自己多處打探卻也知道了個七七八八,母妃跪地的苦苦哀求并未讓宋承源有半分心軟,恐怕還惹了他心煩,隻推托說太子情況危急,便讓内侍将母妃強行拖了下去,可憐母妃又急又悲,适逢天公不作美,淋了一場大雨,剛回到自己身邊,就身子一軟昏厥了過去。

要不是皇後娘娘得知了此事,暗地裡抽調出兩位太醫前來看診,莫說自己,恐怕母妃的命能不能保住都不可知。

也難怪那件事過後,了塵大師借說自己與佛有緣,想要帶自己出宮修行之時,母妃隻是詢問了自己的意見,便不顧旁人的反對,鐵了心的将自己放出宮去……

隻是這些年,實在是苦了她了。

宋君謙歎了一口氣,繼續搖頭說道:“等我學成歸來,她們母子明裡暗裡也多有照拂,雖說我無心大位,但皇室中人可不相信這些虛無缥缈的東西,饒是如今我已經深居簡出好幾年,現在恐怕還有不少人盯着,認為我在韬光養晦,暗地裡不知道起什麼心思呢。”

尤其是他與林将軍成婚一事,那些人精十個裡怕是有九個都認為自己是看中了她在軍中的威望,存了利用之心,隻怕就是太子和靖王那邊的謀士,也起了忌憚之心。

“更何況,我當年剛回到京城,總還想着為百姓做些事,一時間倒也在朝野上掀起了一陣波瀾,加上年歲又與太子相仿,宋承源未必沒有利用我與太子骨肉相殘的心思……可就算如此,我出宮開府、得封王位也少不了他們母子的暗中相助。後來我冷了熱血,不再過問朝堂之事,活得跟個透明人似的,明裡暗裡不知受到多少譏諷。宋承源失了我這個棋子更是氣不過,裝作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屢次下旨申饬,甚至遷怒于母妃,也虧得有皇後娘娘在中斡旋。等到我年歲漸長,到了成家的年歲,偏我已經打定主意孤獨終老,不願再讓無辜女子如母妃一樣身陷這個泥潭,更是多虧了娘娘幫忙,不然……”

不然早就被宋承源廢物利用,當作拉攏重臣的手段,迎娶了某位官家小姐,自然也就沒了和林将軍的這段緣分了。

聽到這裡,林文辛也有些明悟,怪道之前她就有些奇怪,甯王年歲不小,在衆皇子中排行第四,眼見着底下的幾位皇子也都定親娶妻了,怎麼就獨他一人形單影隻?

原以為是這人性格使然一心向佛,陛下不忍相逼;可如今想來大炎皇室,陛下那一代倒是子嗣頗豐,可靖王和太子都是成婚多年,膝下仍然空虛,甚至連帶着底下的幾位王爺也是子嗣艱難,甯王這麼一個活生生的靶子在這兒,宋承源怎會不逼迫他開枝散葉?

如此看來,縱然甯王不婚無子,細想之下對太子是有益的,但以皇後娘娘的心胸怕也是不屑這樣的手段,反而要讓他這般随心活着,娘娘恐怕倒費了不少心力,抗下了不少壓力啊。

“我和母妃本就對他們母子二人充滿愧疚,這些年又受了不少恩情,更是感激不盡。太子兄長仁德之名早就名滿天下,雖說手段溫和了些,但總也要比宋承源在位要來得好……”

有些話他沒有說出來,他原本不願成婚,也是因為無意拖累一個無辜女子。莫說他之前并不為人所忌憚,日子過得安穩。可整個朝堂風起雲湧,他終究是個皇子,誰就能保證一直不被卷入其中?更何況,更何況,若真是太子遭難,自己又豈會袖手旁觀?

奪嫡之争何其兇險,稍有不慎就是粉身碎骨,他本已做好最壞的打算,大不了就是一死,相信以皇後和太子的為人總能護得母妃一世安甯,可如今……

如今因緣巧合之下,他與林将軍結發,又對她傾心,蓦然對這世間有了許多留戀,更是對以後存了不少念想……若真到了那般境地,自己是否還能如以前設想的那般坦然赴死,卻是連他自己都不願再想了。

可縱然再不願,林将軍既然與他牽扯上了,他總是要給她留條後路的,還有大皇兄……

宋君謙心裡發澀,嘴裡也有些苦意:如今看來,他和太子最對不起的就是這位兄長了。

“世人都道太子溫和仁德,可在我看來我們這幫皇子中性子最為寬厚的是大皇兄。”

“靖王殿下?”林文辛有些驚訝,她倒是有所耳聞這位皇長子品行才幹都屬于上乘,也是朝野皆贊的賢王。可這位如今可是明面上太子最大的競争對手,聽宋君謙還有之前甯王府其他人話裡行間的意思,莫不是他們兄弟之間感情還行?

宋君謙見她似有疑惑,心裡猶豫了一會兒,終究還是決定實話實說,以防日後真的有什麼意外,林文辛也能做到心中有數。

“大皇兄是皇室長子,在他之前宋承源雖已成婚多年卻一直無子,據說很是受到了一番嘲弄,甚至有人在暗地裡傳起了一些閑話。因而皇兄出生之後宋承源揚眉吐氣一掃往日陰霾,對皇兄也多了一分特殊的喜愛,縱然并非嫡子,卻也備受寵愛,甚至連先帝也是青眼有加,更别說自他之後,宋承源子嗣漸豐,最多時一年有三四個子女同時出生,後來者居上,一舉成為當時子嗣最多的皇子……這麼一來縱使日後嫡皇子誕生,一時間也未能撼動他的地位,一來二去下,自然有人起了别的心思。”

宋君謙歎了口氣:“皇兄的母妃出身平平,乃是忠遠伯府的嫡女,卻是宋承源身邊最早的陪伴之人,也不知道怎麼就被他的甜言蜜語哄騙了心,滿心以為宋承源對她是不一樣的,從而也生了執念,逼迫大皇兄去做一些不願做的事。”

對于這位蘭妃娘娘,宋君謙一時間也不知道該怎麼形容,按理說她算是自己的長輩,她的言行自己本不應該置喙,但她的一言一行實在是令人扶額:若說少女懷春之時天真爛漫,被宋承源的外表所迷,又被甜言蜜語哄昏了頭腦倒還罷了,可如今已經在深宮中蹉跎這麼多年,眼見着他左擁右抱、年年選秀不斷,怎麼還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甚至因此逼迫皇兄,将他一步步逼到了懸崖邊上?

如今縱然大皇兄與太子私下裡有些默契,但局勢瞬息萬變,誰能有十成的把握?稍有不慎,隻怕就是萬劫不複!

皇兄本無意大位,以他的心性、威望,若能恪守本心,任他風吹雨打,日後總有一番作為,何至于被迫入局,成了宋承源手上的棋子?

如今世人皆知,靖王有意與太子相争,是皇位的有力争奪者,也是朝堂中最為明晃晃的靶子之一,若日後天意弄人,事不遂願,隻怕下場也不會好到哪兒去。

想到這兒,宋君謙忍不住再次重重的歎了一口氣,他望向林文辛,眼神裡有太多複雜的情緒,細看之下,似乎還有些藏在深處的痛苦……林文辛沒忍住伸出手輕輕覆蓋在他的雙眼上,宋君謙一驚,随後也順勢合上了眼,他們誰都沒有說話,林文辛隔着一層薄薄的眼皮靜靜的用手指描摹着眼前人的眉眼,不知過了多久才覺得指尖有些濕意,她怔了一下,卻依舊什麼都沒說,反而是宋君謙自覺失态有些不好意思的掙開她的手,随後又順勢将其合在了手心之中。

“唉,大皇兄剛出生之時就頗受先帝寵愛,據說在宋承源被立為太子後,更是将他帶在身邊親自教養,這是先帝那麼多孫輩中唯一的一個,因而更是有傳言說到了先帝晚年,他與宋承源父子之間矛盾日深,也是靠皇兄在其中周旋才沒有撕破臉。”宋君謙說到這裡,搖了搖頭,這些話都是他道聽途說而來,究竟有幾分是真他也說不清楚,若是為真,倒也不難理解蘭妃何以生出了野望……

“或許先帝當真是對皇兄上了心吧,雖說隻有短短幾年,卻也将皇兄教養的極為出衆,加之他本身性格寬厚,又自覺要有長兄的樣子,可以說我們這幫做弟弟的,或多或少都受過他的恩惠。我年幼時除卻太子,也是受他的照顧最多。他少年老成,雖說隻比我年長三四歲,但在皇宮所受的重視程度卻不可同日而語,難得的是他卻從不倚勢淩人,甚至在太子被正式冊立之後,更是自覺遵守君臣之别,态度謙恭,從無逾矩之處。”

“我回京之時,衆位皇子俱已長大。盛京城内暗流湧動,不少都對東宮之位生了觊觎之心,其中不乏有仗着外家勢大、母妃受寵的頻頻向太子挑釁,唯獨大皇兄卻像個看淡一切的局外人,處處避讓,甚至為此在靖王府稱病不出。”

如今人都道他這個甯王爺無心俗世,習慣了靖王在朝堂與太子的争鋒相對,可誰知就在八九年前,他們兩人的所作所為卻是完全對調過來,靖王兄不願奪嫡,深居簡出,反而是自己還懷揣着些許期望,想着在朝堂上做一些實事……

果真是世事無常,人生際遇實在難以捉摸。

林文辛聽到這裡,心裡也有些感慨,皇子們錦衣玉食,富養着長大,可同時身處宮中也是處處不由己,從前隻說凡是皇子,無不對那位置心存觊觎,可如今看來怕也有不少是不得不争啊……

她這下正在感慨,忽而又覺得自己好笑:縱然這些皇子有處處不得已,終究要比他們這些人好多了,既無需上陣殺敵,時刻有性命之憂,又無需操心溫飽,衣食住行都有百姓供養。若能本本分分熬到新皇登基,總也能有個王位、封地……這待遇放在尋常官宦人家身上可都是做夢都想不到的好事,更何況她一介女流呢?本就前途不明,倒還替别人操起了心,這可真是……

林文辛搖頭苦笑,宋君謙雖不知道她想到了什麼,卻将她的手合得更緊了些。

“其實現在這個局勢,縱然是宋妍,有些話我也不太好說。當年鄭将軍一案,影響的又何止是我的為人處世?若不是看透了這個朝堂的腐朽,若不是看穿了宋承源的無情無義,若不是……若不是看清了太子之位的岌岌可危,大皇兄及時站了出來,現在的盛京城可不會這麼平靜。”

“宋承源生性多疑,雖然迫于壓力早早就立了太子,可随着殿下日漸長大,身後自然而然有了一批擁趸。他心中的不喜便開始溢于言表。”

宋君謙歎了口氣,可能自己真的與皇室格格不入吧,實在是想不通宋承源的所作所為,或許是皇帝當久了,他隻允許這些做兒女的跪在地上乞求從他手指縫漏下的東西,絕不允許他們自己去争奪……可人心難測、欲壑難填,身在皇家又有幾人能真正置身事外不争不搶的?縱然他們願意,身後的外家、宮中的母妃還有手底的謀臣屬僚們也不會甘心啊!

他自認給了東宮太子的尊崇,皇兄就理該感激涕零,唯他馬首是瞻,不該有半分違逆,更不該與他争權。可太子為國之儲君,縱使皇兄本無與他相抗的意思,朝中那群想要從龍之功的也會自然而然的向他靠攏,更何況,宋承源這皇帝當得實在不怎麼樣。

“不要看朝堂上的這些人個個裝得忠心耿耿,其實私底下早就另謀出路了,先莫說什麼家族延續,單單就宋承源生性猜疑這一點,就知道在他底下做事不會太舒服,更何況他這些年過河拆橋的事做得多了,早就涼了不少臣子的心了。”

宋君謙冷嗤了一聲,有些無奈:“故而明裡暗裡的,越來越多的臣子往太子那邊偏,宋承源哪裡能夠忍受這些,隻是有句話叫法不責衆,他還要倚仗朝堂上的官員為他賣命,故而所有的怨氣都撒向了太子皇兄,最嚴重的時候竟然一日三次宣他進宮,照着三餐那樣責罵,甚至當着文武百官的面說他見識不廣、德智不全……饒是這樣他還不解氣,一心想要再扶持一個皇子起來打擂台……要說合适,還真是大皇兄這個人選最為合适。”

“蘭妃娘娘是個傻的,被他三言兩語就哄得暈頭轉向,還以為是真心為了她們娘倆好,可大皇兄卻看得清楚,故而一直推拒,甚至稱病不出。直到後來……鄭将軍一事,不僅讓我看清了自己的無能,也敲醒了皇兄。具體他與太子到底達成了什麼協議,或許是不想将我牽扯其中,并沒有對我明言,我隻知道自那以後大皇兄向宋承源表了忠心,借着他的勢,拉攏了一幫勢力與太子在朝堂上争鋒相對,自此成了皇位的有力競争者,甚至能與東宮平分秋色。可私底下他們二人卻又默契的維持着平衡,不至于真的傷筋動骨,從而影響朝政……”

想到這裡,宋君謙有些無奈:“這麼多年過去,莫說宋承源,就算是個傻子也該發現其中的貓膩了,因而近些年他的動作越來越多,各種明裡暗裡的挑撥、分化,手段是讓人目不暇接。更何況人心難測,兩位皇兄手底下的人隻怕也不滿足于這些年的小打小鬧,長此以往,我怕……”

他的未盡之意,林文辛也明白。這些人為這兩位皇子效力,圖的是從龍之功,哪會就這樣放任兩位這麼不溫不火的争鬥?要是有人自作主張,真的做了什麼,隻怕縱使心中不願,屆時刀架在脖子上,兩位皇子也要争個你死我活了。

林文辛再次看了宋君謙一眼,心道難怪:甯王這人雖嘴上不說,可一言一行最是重情,如他所言兩位皇子都對他極好,真到了那時,隻怕要為難死他了。

如今自己也算是甯王府的一份子,也不知道究竟該如何保持住這份甯靜……

“不必擔憂。”

林文辛自己都沒發現眉頭因為憂慮不自覺的聚攏,還是宋君謙的手指輕柔的撫過才堪堪回神,她連忙擡眼,卻見這人嘴角帶笑,神色溫柔。

“不必太過擔心,既然讓你嫁我,我自然已經将一切都已思慮周全,總能護得你平安一世的。”

自己身為皇子,又受了兩位兄長這麼多年的庇護,若真是到了那般田地,自然是避無可避唯有殊死一搏。可林将軍不該受此連累!早在成親之前,他就已經将可能的危險一一思考了對策,哪怕是付出天大的代價,也要保她無恙。

大不了、大不了就是派人送她出城,從此天各一方,以林将軍的心性,又有一衆忠心的屬下,哪怕自此隐姓埋名,漂泊江湖也能活得肆意自由,說不得要比在甯王府還要來得快活……

也正是因為此,自己雖然傾心愛慕,心中卻也總有顧忌,哪怕身邊人都為他們的感情進度操碎了心,哪怕自己心中也是想着更進一步,可這些事橫亘在中間,也不由得他踟蹰不前,甚至怯懦的認為不如維持現狀來得好……也不知道林将軍是否覺得自己膽小懦弱?

想到這裡,宋君謙心裡沉甸甸的,忍不住歎了一口氣,引來林文辛關切的一眼。

事實上他想的這些也都是自尋煩惱,林文辛還真的就沒往這個方面想過!

最是年少懷春的豆蔻年華,她都是在軍營中摸爬滾打中度過,哪有什麼閑情逸緻初開情窦?每日裡為了活命打勝仗,就已經耗費了全部心力,更何況軍營裡的那些同袍,一個個都被她視作了生死患難的兄弟,底下的士卒也都是她的下屬,更不會起什麼别樣的心思。

等到了京城,一來挂念着侯府的命運,心急如焚;二來年歲漸長又自認在軍營混迹多年見慣了生死,更是無心風月,若非陛下賜婚,早已絕了成親的心思。

嫁到甯王府後,雖然甯王對她處處體貼,一片赤誠,再加上他人品出衆,自己本身又因為當初在百官面前多次維護心生感佩,一時沖動下就定了情,但這麼多日下來,她對兩人之間如何相處也是懵懵懂懂,不過是順其自然罷了……

因而,雖然旁人都着急的很,但林文辛卻覺得這種進度不緊不慢的剛剛好,兩人相處也舒服。

畢竟,若是天遂人願,他們還有很長的一生要攜手度過,不着急。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