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宇文泰拉着她的衣袖,“夜深了。”
“哦。”衛昕笑容明媚,“好吧。”
衛昕躺在床上,看着紗簾。
宇文泰湊過去,摸着她的臉,說:“我......”
衛昕挑着眉,然後吻着他的臉頰。
“我準備開始停藥了。”衛昕害羞道,“張九爺說我好了些,那些藥可以少吃些。”
“哦。”宇文泰正色道,“真的可以停嗎?”
“嗯。”衛昕不以為然,“藥苦得很,每次吃山楂片,才能壓住味道。”
宇文泰沒說話,隻是湊過去。
半個時辰後,衛昕汗淋淋的,趴在床榻上,看着青玉纏銀青鸾佩。
宇文泰躺在她旁邊,坦然說道:“朝臣們,勸我受禅稱帝。”
“啧。”衛昕左手撐着臉,右手摸着他的胡須,“秦王為天下蒼生,早就該繼承大位了!”
“你要當皇後嗎?”宇文泰問道。
“我......”衛昕實話實說,“我沒想好。”
“不想嗎?”宇文泰将她納在懷裡。
“要是做了皇後。”衛昕趴在他的胸膛上,“還能做官嗎?”
“可以。”宇文泰笑聲爽朗,“要住進宮嗎?”
“不要。”衛昕坐直身。
宇文泰眼光戲谑,順着被子的弧度,看着衛昕。
“你眼光收斂些。”衛昕捂着他的雙眼。
“我想做官。”衛昕湊過去,“陛下,讓我做官吧。”
“胡鬧。”宇文泰笑容溫柔,“我還未登基呢。”
“現在叫着陛下,還挺順口的。”衛昕撐着臉說道。
“私下叫着玩可以。”宇文泰正色說道,“還是要再等等,就差這一步了。”
“好。”衛昕摟着他。
八月二十五日。
卯時。
秦王府,議事廳。
文武百官進入正廳。
“大王。”張琛向前一步,“大王功蓋天下,先後平定南疆,北朔,東闵。如今,西淩和平解放。天下盡歸一統。依微臣看來,宇文公應該受位禅讓,登天子之位。”
“請秦王應天下大勢,登天子之位。”郭濟附和道。
“我等恭請秦王,受禅稱帝。”盧雨正色說道。
“諸位公卿。”宇文泰看向朝臣,“周西伯昌,懷此聖德。三分天下,而有其二[1]。周文王卻依然以臣的身份服侍商殷,我今日不敢受禅于大周啊。”
“大王。”郭濟向前一步,“國中無主啊。”
“此事再議吧。”宇文泰說。
八月二十九日。
秦王府,衛昕院子。
衛昕一襲湖綠色縷金金菊交織绫對襟襦裙,梳着單螺,戴着金色圓圈耳環。
“最近各地在報祥瑞。”宇文泰喝着茶,“南疆并州和平縣出現五色雲,形成一個巨大的光圈,壯觀非常;北朔杏州永平縣出現鳳凰群集,青龍盤旋于天的迹象。”
“母親與我說。”衛昕眼神妩媚,“她有一次夢到神仙,雷電交加。後來,一條黑龍在天空飛翔,她醒轉過來。一個月後,她就懷了你。”
宇文泰與衛昕相視一笑。
宇文泰讓各地奏報祥瑞,是要證明大周氣數已盡,應該要改朝換代。
九月初九。
朝臣們第二次勸進,群臣遞上奏章,大意是朝臣恭請秦王宇文泰受禅稱帝。
宇文泰再次拒絕。
十月初五。
朝臣們第三次勸進,朝臣們遞上奏章,言辭懇切,大意是秦王宇文泰應該念及天下蒼生,應天地之封,受禅稱帝。
宇文泰再次拒絕。
十月十一日。
朝臣們第四次勸進,朝臣們遞上奏章,讓宇文泰受禅稱帝。宇文泰三辭三讓之後,決定為天下蒼生,繼承皇位。
登基流程有三步。一,宇文泰決定委派尚書左仆射張琛,拿着寶運皇帝的退位诏書,祭祀天地宗社,說明宇文泰是天命選中的正統皇帝。二,宇文泰穿着衮服,坐在龍椅上,接受百官的朝賀拜見。三,昭告天下。
十月二十八日。
卯時。
宣德殿。
秦王宇文泰委派張琛前往東陽山,祭拜大周曆代皇帝,祭祀天、地、宗社,并宣讀寶運皇帝的退位诏書。
宇文泰身着深衣制式 的衮服,上衣下裳相連,衣襟交疊,下擺寬大。衣服上繡着 十二章紋 (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彜、藻、火、黼、黻),以黑紅為主,腰間系 大帶 ,下垂長绶,佩戴玉飾。他頭戴 冕冠 ,冕闆前後垂挂 冕旒 ,穿着禮鞋[2]。
他端坐在龍椅上,看着朝臣。
張琛進入宣德殿,宣讀寶運皇帝的退位诏書。
“朕在位六載,遭天下蕩覆,幸賴祖宗之靈,危而複存。然仰瞻天文,俯察民心,炎精之數既終,行運在乎宇文氏。宇文氏夫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與能,故唐堯不私于阙子,而名播于無窮,朕羨而幕焉,今其追随堯典,禅位于秦王宇文泰。[3]”
張琛宣讀宇文泰的稱帝诏書。
“皇帝臣泰,敢用玄牡,明告于皇皇後帝:周帝稽協皇運,紹天明命,以命泰曰:昔者唐堯禅位虞舜,虞舜又以禅禹,邁德垂訓,多曆年載。暨魏德既衰,太祖永初皇帝撥亂濟民,扶翼陳氏,又用受禅于魏。粵在周室,仍世多故,幾於颠墜,實賴有秦匡拯之德,用獲保厥肆祀,弘濟于艱難。此則秦之有大造于周也。[4]”張琛朗讀诏書,“誕惟四方之民,罔不祗順,開國建侯,宣禮明刑,廓清梁、岷,苞懷揚、越,函夏興仁,八紘同軌,遐迩馳義,祥瑞屢臻,天人協應,無思不服。肆予憲章三後,用集大命于茲。泰惟德不嗣,辭不獲命。於是群公卿士,百辟庶僚,黎獻陪隸,暨于百蠻君長,佥曰:皇天鑒下,求民之瘼,既有成命,固非克讓所得距違。天序不可以無統,人神不可以曠主,泰虔奉皇運,畏天之威,敢不欽承休命,敬簡元辰,告類上帝,以永答民望,敷佑萬國。惟明德是飨。[5]”
文定六年,十月二十八日。
秦王宇文泰正式登基,改國号“周”為“秦”,是為明道皇帝。明道皇帝改年号“文定”為“龍鳳”,是為龍鳳一年,大赦天下。
周朝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