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何處尋歸途 > 第331章 第四章

第331章 第四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宇宙11第四章

從死而複生的土著腦海之中,諸人得知了一段頗有/意思的曆/史。在此必須得慶幸該土著并非純血人類,而是混血種,壽命頗長,而尼福爾海姆從機械末/世開始至今也不過百年而已……作為舊時代的親曆者,這名土著能夠為諸人提/供更多的知識。

在如今尼福爾海姆土著的曆/史中,諸神黃昏乃至于諸神黃昏之前的時代,一開始被土著們稱為“蒙昧時代”,直到近三百年期間,随着生産力的發達與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的古代魔法秘境與超乎想象的遠古外道科技逐漸被考古發掘出來。“蒙昧時代”的名号迅速更正為“神話時代”。

人們逐漸相信,古老的神話确有其事,那個神佛漫天、妖魔橫行的紀元,就是他們失落的曆/史。随着不少古文/字專/家解讀出一個個蘊含有真/實力量的高級先天符文,古老的曆/史與那些曆/史中的名字逐漸浮現于人前,其中有不少名字,四人皆耳熟能詳。

這些名字中,比較出名的有雷霆與豐收之神巴爾,象征着寒冷與死亡的“蒼白之狼”芬裡爾,又比如神之右手、毀滅之鐮、無往不勝的戰神耶夢加得。然而這些神祇都比不上創世之神,一切與唯一之主,吐出烈焰點亮宇宙的巨龍尼德霍格。

據說在尼德霍格之前,世界沒有光/明,也沒有黑/暗,隻有迷茫而又凝固的混沌,直到巨龍降臨,口吐烈焰,之後光/明與黑/暗的“概念”才誕生,從而交彙輻射/出諸多世間基礎法則。然而在聽到尼德霍格“創世之神”的名号之後,大家的表情都頗為精彩……很顯然,對于尼德霍格,他們都比較習慣“滅世黑龍”這個稱呼。

靳一夢倒不見意外,隻淡淡說道:“這是‘終焉之日’的權/柄啊……看來在‘蒙昧時代’之前,尼福爾海姆就已經毀滅和重生過一次了。”

諸人便了然。隻是李/明夜又有些困惑:“根據考古發掘的結果來看,‘蒙昧時代’是一段很長的曆/史。諸神黃昏之戰有那麼漫長麼?”

“曆/史,不一定真的發生過。”唐正低聲說道,話語中微帶一絲感慨,“或者說,它确實發生了,卻并不一定如你所想的那樣發生。”

“你我可以重塑物質,到了神魔與聖主的境界,則可以憑心意來重塑宇宙。”阿斯特羅輕聲解釋道,“而時間,曆/史……它們并不确鑿,也不寶貴,更加不是‘事實’。它們不過是,不同形狀的物質罷了。”

李/明夜垂下視線:“我明白了。”她喃喃說道。也不知她想到了什麼,又明白了什麼。

依照尼德霍格的意願重生的世界,是屬于異種的世界,是豐饒與殘戮并存的世界,是光怪陸離而又野蠻動/蕩的世界。在“蒙昧時代”中,高大如真正山巒的巨妖像水裡的魚一樣常見,天上的每一顆星辰裡都居住着一位異種神明與其眷族,偶爾一顆恒星熄滅了,也沒有人會追根究底,反正不是被哪個法相神魔劈了當柴燒,就是遇上了宇宙中遊蕩的噬星族群。因極輝煌的古道與外道技術力,物質極大的豐富,同時也極大的消耗,因為狂野的殺/戮與蓬勃的新生每天都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裡持續且平衡地進行。秋風掃落葉,春風吹又生,瀕死的哀嚎與新生的啼哭同時響起。這樣的世界顯然跟當今的混沌海萬界不太相宜,因此它很快又迎來了一次滅世(諸人猜測這指的是諸神黃昏戰敗)。

黑/暗降臨了,世界好像不會再亮起,又像是一場無法醒來的酣眠。異種與他們的神明就這樣退場,莫名地逐漸地消/亡,舊生物在亮起的新世界中重新開始演化,從最幽微的結構與最細小的存在開始改變。世界變作熔爐,以萬物為碳,生命為銅,熔/煉出全然不同的相貌。随着舊世界的逐漸隐沒,遠古的曆/史變成了神話,神話就像荒誕不經的故事。

接下來,是“啟蒙時代”。

跟漫長的“蒙昧時代”相比,“啟蒙時代”的曆/史不過短短數千年,其曆/史走向也跟絕大多數高級科技魔法宇宙沒有太大的分别。唯一的區别是,沒有神。

準确來說,自舊神逝去之後,沒有新的高等生命體成就。不論是神魔還是法相,都沒有。

按照混沌海萬界固有規律,外道的獨/立發展,一般會有三個難以突破的大瓶頸:第一個瓶頸,是智慧生物學會使用初級物質規律來獲取和使用初級自然能源,比如燧人氏鑽木取火,又比如内燃機;第二個瓶頸,是智慧生物學會引發物質法則之間沖/突與漏洞的方法,比如使人能夠眨眼間突破數光年的曲率引擎;第三個瓶頸,是智慧生物終于能夠制/造出大的物質法/理“沖/突”,從而突破宇宙的大壁障,去往其他宇宙。在這個混沌海中,能夠獨/立突破三大瓶頸的高等外道文明,實在是寥寥無幾。毫無疑問,在這一過程中,如果有個神魔,或僅僅是法相,都能極大地推進這一進程。

外道和古道發展到後期,從來都是相輔相成。

新誕生于這顆行星上的智慧生命文明,就卡在了第二個瓶頸之中,這使得他們探索宇宙的腳步止步于附近幾顆行星的範圍之内。其實這已經是相當傲人的成績,畢竟他們的文明不過也才幾千年而已,從文明的維度上來看,還相當年幼。以主宇宙的資源與他們當下的成績,隻要再多花個幾百幾千年的水磨工夫,獨自突破第二個瓶頸也并非絕無可能。

更何況他們的“考古活動”進度喜人。在科技發展到一定高度之後,人們時不時就能從某些絕地或亞空間秘境之中,發現一些遠古遺存的外道科技與古道法寶。對于這些“古物”,雖然他們無法解析其中原理,甚至無法進行完成度較高的仿造,卻可以直接拿來用。而每一次成功的使用,無疑都能為“啟蒙時代”與“黃金時代”(指地外探索期開始至百年/前)的人們,帶來巨大的、甚至是變革性的突破。

這顆行星上有許多智慧生物種/族,也有許多混生雜/種,他們組成了不同的國/家,每個國/家有不同的文化。他們競争又合作,征戰又貿易,争取腳下的每一塊土地與異星的每一粒土壤,因為誰都不知道那些土壤下是否掩埋着遠古的遺迹。他們挖掘和研究遺迹,極度重視外道的突破,卻也沒有忽視古道,偶爾還會費盡心思模仿古籍,認認真真搞一些耗資巨大的獻祭儀式,呼喚那些他們曾經斥之為荒誕神話的名字……當然,這算科學實驗,因為每一次大型儀式都是帶監測儀器和風控設施的。

總而言之,雖然走了不少彎路,招了不少危險,打了不少戰争,搞了不少災/難,但那都是文明發展過程中常有之事,所謂試錯而已。在這混沌海中,每一個文明都在摸索前行,在這一過程中,大家都犯了不少錯,但隻要有兜底的本事,那失敗就跟成功一樣寶貴。在這一指導思想和“大家最終都能過上好日子”的期待之下,本宇宙智慧生命文明仍然欣欣向榮,穩中向好,未來可期。

——直到“天/網”降臨,一切清零。

宇宙是很宏大的,區區一個恒星系,是一整個文明幾千年來艱難探索的最遙遠之邊界,在宇宙中,卻隻不過是渺小的沙礫。

沒人說得清那機械軍團究竟來自哪裡,隻知道它們自降臨始,就仿佛無窮無盡。且,不可戰勝。

天穹中現出軍艦的形影,一架軍艦就比一整塊大/陸更加宏偉。偵察與對地打擊衛星盤桓在近地軌道上,好像一個又一個不可突破的堡壘。比城市更加龐大的運載艦突破大氣層降落在地,其中湧/出成建制的機械地面部/隊,以及無窮無盡的無人機群。來自天空甚至太空的轟炸以年計的持續,即使整個行星的所有政/權都結為聯/盟,齊心協力,仍然阻止不了一個又一個輝煌的國/家就這樣淪陷,然後在地面部/隊的清掃下徹底消/亡……

沒有和談,甚至沒有交流,隻有無情亦無緣由的殺/戮,與絕望到隻為多争取一秒鐘呼吸的抵/抗。這樣的戰争持續了五年。五年之後,這顆行星上隻剩下少許幸存者,很少很少,東躲西/藏。

然後,奇特的怪事發生了。

“天/網”修複了這顆滿目瘡痍的星球。

或許是經過評估之後,認為行星上剩餘的智慧生物已經無法影響大局,于是無數機械被派到了這顆星球上。它們在戰鬥部/隊的護衛下,兢兢業業地改造這顆行星。它們規劃整顆星球,規定高山、河流、樹林、海洋與沙漠的區域,甚至規定了恒星與其它行星的軌道,然後按照它們的規劃來建造它,并确信它們的規劃就是最好的選擇。而事實果真如此。

如今這顆行星上,風調雨順,水草豐美,鳥語花香。如果有古道修行者在這顆行星中生活,那會是最好的修/煉寶地,如果有精研外道的科學團隊在這裡,也會欣喜于這裡随處可見的高等外道材料。能量的總量是守恒的,但要是把能量通通放在正确的位置上,卻能創造出令人難以置信的奇迹。在此簡單例舉“天/網”的行星改造工程成果——如果李/明夜在擔任絕地教團教宗時對捷達星采取了這一工程,那她資源點的凱伯水晶産量将會暴/漲近三倍。

“天/網”當然不是極端環保主/義者,它修複并改造這顆星球,自然是要拿來用的。它在這顆行星上留下了一定數量的軍事基/地與資源開采基/地,以開采特定的特殊資源,然後它的軍艦就離開了,大約是去往下一個有改造資質的資源星球。人們從地洞、地堡、深林與海洋中走出來,彼此扶持,躲躲藏藏。逐漸的,他們開始互相聯絡,開始集結成黨,試圖奪回曾經屬于他們的世界。

那又是一場持續百年的戰争,隻不過,是遊擊戰。

在此必須提一句,《終結者》系列電影中的人類反/抗軍領/袖約翰·康納确有其人,乃是數十年/前北大/陸(當前大/陸闆塊)上最負盛名的智慧生物聯/盟之統帥,這片大/陸上每一個智慧生物的孩子都對其大名與事迹耳熟能詳,就連其他大/陸上,都有其傳說流傳于世。

約翰·康納一手建立了北大/陸最大的智慧生物聚居地“希望之城”。他是人類與巨人的混血,境界為聖者,近乎法相,号稱“不滅之焰”,數次死亡後從火焰中重生。他策劃了數十起針對“天/網”軍事與資源基/地的軍事行動,這些行動大部分都獲得了成功;他破/壞了數次天/網針對各“庇護所”(代指小型智慧生物聚居地)的軍事行動,雖然無力拯救庇護所的覆/滅,卻及時将難/民們引導至希望之城中安居;他往所有已知庇護所與可能存在庇護所的區域派出使者,建造起一個聯通全大/陸的通訊網絡,使得大家終于具備了結成真正聯/盟的基礎,人們可以守望相助,不再孤單;他數次突襲天/網的捕奴隊,從空天運載車中拯救了無數即将被天/網帶去其基/地的智慧生物平民……終于,他決定順着捕奴隊的行動軌迹,前往天/網的某一軍事基/地。他的目的是拯救,同時也是偵察,天/網殺/戮智慧生物乃是尋常事,但大家都想知道天/網不定期活捉捕掠智慧生物的原因。他帶隊出發,然後再也沒有回來。

目前的主流猜測之中,約翰·康納無疑是死了,跟同他一起前去挑戰天/網的戰士一同壯烈犧牲,但其中細節有所不同。有人猜測,約翰·康納被天/網抓/住,進行了生體改造,試圖通/過物理手段讓其加入拜機械教,隻是這一手段最終沒有成功——因為天/網肯定不會放過約翰·康納這樣的重要人物,但希望之城卻仍然好好地矗立于某個秘密之地,隻是在那之後,其行動低調了不少。這一猜測無疑令約翰·康納的落幕更加悲壯,同時也更加鼓舞人心。這證明了智慧生物的堅強韌性,可以在最殘酷的折磨與最激烈的物理洗/腦之下,仍然保有自身的理性與堅持。與此同時,這也令人們更加痛恨拜機械教,痛恨那些該死的狗腿子和軟骨頭,痛恨他們的卑鄙與軟弱。

是的,雖然經曆了殘酷的屠/殺和清洗,但這顆行星上的智慧生物并非完全鐵闆一塊。重壓之下,投降派的出現是必然的,也是人之常情,而這些投降派們,就被統/一稱為拜機械教。

拜機械教尊天/網為神明,虔誠地信/仰着機械的威能,甘願為人造的機械充當奴/隸與仆人。他們大多經過了天/網的生體改造,越近機械便越高貴,據說北大/陸拜機械教大牧首全身⑨8%以上的部件都被機械所替代,因此一騎絕塵,被稱為距離機神最近之人。他們經常伴随天/網的軍事部/隊一同行動,有時沖鋒在前,有時後勤運維,有時潛伏偵察,其目的隻有一個,就是幫助天/網屠/殺和擄掠生者。北大/陸兇名最盛的拜機械教/區域分部名為“鋼鐵之魂兄弟會”,近十年來,他們找到并攻陷了七個庇護所,足有數萬/人慘遭屠/殺和擄掠,隻有少許幸/運兒能夠逃離。

其中就有這位為四名角鬥/士提/供了大量情報的土著,以及他的同伴。當然,他們的幸/運程度并不太夠。

正所謂行百裡者半九十,此時此刻,他們距離此行目标的大緻區域,其實并不太遙遠。依照聖者的腳程,不過短短半小時的距離。

是的,那希望之城,正是深藏于前方那浩瀚如内海的湖泊之中。隻不過,這所謂的“大緻區域”,實在是有些……過于“大緻”了。

雖然貫通全大/陸各主要庇護所的通訊網絡已經造成,各庇護所具備互相溝通的基礎,但那并不意味着希望之城以及各庇護所願意在公共通訊中暴/露自己的真正秘密——否則隻要一方淪陷,其它庇護所也難以幸免。正因為此,該通訊網絡并非即時通訊,而是以類似“留言闆”的形式存在。“公共留言區域”确實是寶貴的溝通渠道和齊心協力對抗天/網之聯/盟的象征,但要是真有秘密之事,大家也自然會在擁有一定溝通基礎的前提下,使用更加秘密也更加魔法的方式進行“私/聊”。而這秘密之事中,自然就包括各大庇護所的詳細坐标和進入方式。

正常來講,這批來自其他已覆/滅庇護所的難/民,确實是不該知道希望之城大緻方位的,但非常幸/運的是,這支難/民隊伍之中,有一人曾是昔日約翰·康納所派出之使者在當地逗留期間的情人。情至濃時,柔情蜜/意,秘密難免洩/露一二,但饒是如此,這支隊伍也隻知道,希望之城就在這片湖泊裡罷了。

——而這片該死的湖泊差不多有十幾萬個足球場大。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