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險一刻,背後有兩隻手将他穩穩拉住,拽回山脊。
佟十方和九郎已經脫困趕來。
男一号險些命喪黃泉,青雁彎刀因為憤怒發出陣陣嗡鳴,大刀仰首劃破長空,它的主人面露猙獰色。
“我的刀已經渴了,是時候吸血了。”
蒼茫天地間,忽然卷起一陣風沙,沙塵遮蔽日月,近乎迷人眼,待風沙散去後,山脊的輪廓再度清晰。
現在隻有三人還站着,三人腳下已是遍地血屍。
奮楫笃行的過了這一劫,三人才得到片刻喘息的機會。
向東南望,是關内的大川崇嶺,西北望,是關外的冷火秋煙的荒漠,一綠一黃兩片大地在雁門關附近接壤,好生巧妙,恰若有一道分水之嶺,
現在返回關内,隻怕還有伏擊在等着他們,但是往關外去,就不得不面對惡劣的大漠,何況天光漸收,沙漠上的溫度正在迅速流失,最終将在夜晚降至深秋的低溫。
四下無處栖息,三人便将目光投向分水嶺邊一小叢依在山崖下的灌木林,灌木林方圓不足一畝,小的可憐,鋪滿了西北植被,刺刺棘棘,像西北的人一樣爽快直接,說勾破衣服就勾破衣服,絲毫不含糊。
三人破衣爛衫的在一團沙拐棗中間坐下。
良知秋卷起袖子,查看手臂上的大片淤紫,“現在是黃昏,隻要捱過子時,就是七月初九了,危機就解除了。”
“還有好幾個時辰呢。” 沙拐棗開着花,但花期将近,破破爛爛垂着頭,讓人看着喪氣。佟十方憂心忡忡道,“現在我們最好養精蓄銳,隻怕天黑後還要生事。”
剛才被金鈴铛的魔音所影響,她的耳膜仍在隐隐作痛。
九郎呢?他正靠在身後的矮木樁上,雙臂垂在身側,雙手無力的攤開,合着眼,耳廓上有被擦拭過的血迹。
她靠上去,托起他的手,那支箭已經被斬斷取出,但掌心的洞還在不斷淌血,傷口一圈沾了泥沙,有些紅腫。
她看着那個穿堂洞,忽然覺得内髒好像被扭成麻花,丢下了油鍋。
她連忙從幹淨的襯裙上撕下一片布,幫他把傷口擦拭幹淨,又撕下另一片,仔細的包紮。
傷口疼,他低沉的嗯了一聲,緩緩睜開眼睛看着她。
感覺到他的視線,她卻沒擡頭,聲音很軟,像落在棉被上的豌豆,“耳朵還聽得見嗎?”
他光看着她,眼睛裡像有萬物滋長,就是不說話。
沒得到回答,她面露驚駭,“完了完了,多好的孩子就這麼聾了,怎麼辦。”
她又湊到他耳邊,聲音鋒利起來,“喂喂,現在能聽見嗎?”
他側了側頭,兩人的臉頰似有似無的觸碰了一下。
佟十方的肩頸有些僵硬,一時不知是立刻往後避比較好,還是裝作若無其事比較好,最後她選擇緩慢自然地慢慢向後撤。
“聽見了。”九郎等她,等她撤到一個她認為舒适的距離,才輕聲回,“耳朵沒事,小聲我也聽得見。”
“你。”她擡手推聳他一下,“這個時候别賣關子吓人。”
他身子向後撞了一下,臉色立刻變得慘白,發隙間浮出汗珠。
佟十方往他後背一摸,發現濕漉漉的,血把他的衣服浸的沉甸甸的。
“怎麼回事?”
“運氣不好。”他讪讪淺笑,“榜三罷了,馬失前蹄也不奇怪啊。”
方才,在他伸手為佟十方擋箭的同時,後腰也中了一箭,為了順利爬出石隙,他在情急下将腰上的箭直接拔出,緻使創面擴大。
佟十方麻利的起身,将灌木叢中的枯草一把把薅來,高高的堆在一處,再用打火石點燃,将自己的襯裙大片大片撕下,疊作厚厚一條,“良兄,幫他把外衣脫掉。”
“不必了,我自己來。”九郎擡手示意,他乖乖脫了上衣,露出精壯健碩的雙臂和胸膛,上面有一層淺淺的薄汗,覆着一些陳年舊疤。
佟十方将草木灰趁熱一把一把抓起,按在他的傷口上,直到草木灰吸飽了血,糊住了傷口,她又用布條在他腰上纏了一圈又一圈。
她的雙臂包着他的腰,來來回回遞送布條,細滑的手臂似有似無觸碰到他,呼吸也噴薄在他的肌膚上,像一團暖霧,彌散入他的皮膚之下。
因為這突兀的暖度,他的血管在突突的跳動。
不行。
他不去看她,偏頭望着血色的天。
良知秋在旁側默默無言,袖筒下,那隻攥着金瘡藥的手緊了又緊。
九郎幾番幫他,他原想投桃報李,藥膏已經捏在手中了,卻沒有機會遞出去。他現在仍可以将藥遞上,但又好像沒有這個必要了,對面就像有一層屏障,他擠不進去。
他們把這茬忘了,或者說,把他的存在一并忘了。
他看看九郎再看看佟十方,消沉與陰郁如汩汩泉水一般湧上來,一直淹沒喉頭。
他将藥塞回袖筒,望向遠處一團帶刺的荊棘。
“你呢?”片刻後,輕軟的聲音才湊到他耳畔。
處理了九郎,佟十方爬了過來,跪坐在他身邊,“有沒有受傷?胳膊給我看看。”
“我沒事。”好端端的忽然如鲠在喉,他半晌才轉過臉來,目光垂的很低,落在她衣服下滿是淤青的膝蓋上,“是我拖累了你們。”
佟十方聞言好笑道:“良知秋,你說什麼呢,剛才要是沒有你,我們早完了。”
他緩慢扯出一個勉強的笑,沒接話。
自己設定的人物,就像自己的孩子,佟十方怎會看不透,良知秋畢竟還年輕,又是皇城官家蜜罐子裡長大的孩子,本來衣食無憂躊躇滿志,但自從遇到她之後,接連遭受能力上的打擊,哪兒能不憋屈。
怎麼辦呢,自己的孩子得自己哄。
“以少敵多,本來就很難。”她盤腿在他身側坐下,“而且,打群架這件事潇不潇灑無所謂,怎麼赢的也無所謂,出力多少都無所謂,隻要最後赢了就行,就算咱們不是最強,但有自己的閃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