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三分歸魏(下部) > 第44章 四十四、後繼者

第44章 四十四、後繼者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我話還沒說完,曹叡臉色驟變,冷然道:“這不可能!藩王不能掌兵權!”

“啊?這……不至于吧?為帝王分憂、拱衛皇室,不是宗室的本分嗎?”

他瞪了我一眼:“本來藩王不得涉政是先帝定下的鐵律,我已經破了規矩,讓皇叔進京入朝,參與尚書台事務。此事在朝中引起了多大的争議,你根本不得而知!若非皇叔為人謹慎,與我同心協力,我或許早就頂不住了!若将荊州軍政大權交到皇叔手中,朝中必定掀起軒然大波,那些老人家會為此鬧得不可開交!這事成不了!成不了!”

我急忙安撫他:“好了好了别生氣。是我不好,我不了解情況還胡亂提議。你當我沒有說過吧。”

他白了我一眼:“我也隻能當你沒說過!這件事同樣不能操之過急。其實我心知肚明,朝中老臣們以先帝定下的規矩作借口,抵制曹氏藩王入朝參政,實則還是為了自家利益,根本不是出于國家大義。宗室和朝臣,本就是此消彼長的關系。他們聯手将宗室排斥在外,朝廷的權利、輿論越來越集中在世家大族手中,到最後,我不就真成了孤家寡人麼?我不會讓他們如願的!”

“你明白就好……”

“……父皇對宗室,的确過于苛刻了些。他的那些規矩,真害死我了……”

我輕輕拍着他的後背安撫:“沒關系,慢慢來。等你強大了,等我為你立下了軍功,朝廷的格局,總會改變的。”

“我也這樣盼着。所以,你在外日夜不休地奔忙,我在朝中也是勤于政務,不眠不休。我盼着與你一道,早日平定反賊,重振國威!”

我又高興又擔憂:“本想誇你,不過你一句‘不眠不休’,又讓我提心吊膽了。該休息還是好好休息。你的身子本來就不算硬朗。”

父母都死于韶華之年,即便從遺傳學的視角來看,曹叡的先天體質也不會太好。這些年來他一直長得非常精緻,從不發胖,皮膚也偏白皙。作為情人來說雖然無可挑剔,但從健康角度來看卻不是值得高興的事。

他笑着戳我臉上的胡茬:“我覺得你要是真的心疼我,就不該像昨晚那樣!一邊說着心疼我,一邊又比誰都折騰得狠,你說你這是不是口不對心、欺君罔上?”

“那還不是臣擔心服侍不周,皇上不滿意麼?”

“哼,真是巧舌如簧、妖言惑主!”

“哪有,臣句句都是肺腑之言!”

“好啦,不要耍嘴皮子了。朕現在就要你服侍!你知道該怎麼做了?”

“皇上放心,臣已吸取了昨夜的教訓,定會讓皇上滿意……”

暗夜無聲,春光滿室。

次日早上我早早起來,清晨便溜回自己的住處,洗漱更衣,用過早飯之後,等到辰時,再與其他人一道去觐見曹叡。

曹叡也換了衣服,洗漱裝扮,煥然一新。瞥見我進來,他飛快地沖我眨了下眼,微微一笑。昨晚我改換風格,極盡體貼,讓他相當盡興。我偷笑在心,裝作若無其事地行禮跪拜。

應召而來的除了我之外,其餘都是廷臣,人也不多。包括司馬懿、孫資在内,總計六人。曹叡等人到齊,清了清嗓子開口說道:“諸位愛卿昨日都已接到了通傳。征南将軍、荊州牧、昌陵鄉侯夏侯尚,三日前在駐地宛城病殁。朕心甚哀,悲痛難抑。”

衆人齊道:“陛下節哀,保重龍體。”

“今日召集諸卿前來,是為兩件事:一來想聽聽諸卿的意見,由誰人接任夏侯尚、鎮守荊州。二來則是回京的日期,朕也想一并決定下來。諸位愛卿有何見解,可以暢所欲言。”

衆人互相看看,達成共識一般,由中書令孫資發言道:“不知陛下有何腹案?回京日期一事,隻要陛下吩咐下來,臣等立刻照辦。至于征南将軍、荊州都督的後繼人選,倒是需要謹慎商議……”

“朕原本打算十日後動身回京,取道宛城,順道看看征南将軍,如今……”

曹叡頓了頓,接着說道:“荊州,乃兵家必争之地,地位重要,主帥不可長期空缺。朕有意擢升骠騎将軍司馬懿出任征南将軍、都督荊州諸軍事、假節,留鎮宛城,節制荊州諸将。不知諸位愛卿與司馬卿本人有何看法?”

除了我和司馬懿,其他四個人都發出了輕聲的驚呼,紛紛點頭,顯然都是贊成的。我看到這種情況也明白了,即便曹叡真的有意推舉我,恐怕也沒那麼容易得到支持。朝廷裡的這些官員終究還是跟司馬懿比較熟稔。

司馬懿本人正色道:“陛下如此厚愛,臣誠惶誠恐,本不該推脫。可臣以為臣并非最适宜之人選。在座諸位同僚之中,便有人比司馬懿更适合擔任荊州都督之職。”

“哦,何人能得司馬将軍如此推崇?”曹叡問道。

司馬懿扭頭看着我:“正是南中郎将夏侯稱!”

我下意識地挺直了身子,推辭道:“末将當不起司馬将軍的推薦!”

司馬懿道:“若說當不起,司馬懿才該惶恐,實在難以回應陛下的殷切期待。論資曆,夏侯中郎将在軍中多年,曆任夷陵、江陵大戰,跟随忠侯擊敗劉備百萬大軍,與陛下一道智取江陵城。危急關頭臨危不亂,在先帝時期的任城王之亂中立下大功,可謂智勇雙全,朝廷上下有目共睹。如此年輕有為的将領,陛下更應予以重用。”

曹叡“嗯”了一聲。孫資緩緩開口:“司馬将軍所言有理,夏侯中郎将的功績,我等有目共睹。隻是中郎将畢竟年輕,今年方才……”

我趕忙補充:“虛齡二十八!尚不到而立之年!”

孫資滿意地點了下頭:“固然年輕有為,要鎮守一方,未免過早了些。”

我立刻跟上:“中書令所言極是!末将也是如此認為。司馬将軍謀略高明,學識淵博,為人沉穩,公正嚴明。若論鎮守一方,放眼朝堂,正是最合适的人選。将軍就不必自謙了。至于末将,年少輕狂,資曆不足,實在難當重任。”

其他人也紛紛發言表态,清一色都是支持司馬懿的,當然也不忘對我加以誇贊。形勢如此明顯,曹叡最後一錘定音,宣布任命司馬懿為征南将軍、都督荊州諸軍事、假節,随禦駕前往宛城就任。即日開始準備禦駕回京事宜,定于十日後的十月二日上午出發。

司馬懿平靜地接受了任命,并無任何惶恐之情。這個決定各方滿意,包括我。可我心裡還是覺得有些遺憾,為自己尚不夠資格理直氣壯地接過這道任命诏書。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