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90年代養小傻子成為茶業富商 > 第40章 第 40 章

第40章 第 40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外面的天還是漆黑一片,梁淮青跟着朱大爺手裡的手電筒,照在土路上唯一的光亮,走到了昨天采茶的茶園。

朱大爺先走進茶園,穿過一排排茶樹,走到茶樹最為茂密的中間位置。

他蹲下來,把手電光從下往上,打在葉片新梢上,問:“看到什麼了嗎。”

梁淮青蹲在他身側,擡眼看到了幾顆在黑夜中發着亮光,晶瑩剔透的水珠,說:“露水。”

“對,大山多霧,天然會形成這些露水,來不停滋潤茶樹。”

朱大爺把手電光往下打,照在不遠處幾棵茶樹的根部,讓他看到山上秋冬自然飄落的枯葉,在地上積了厚厚的一層。

“這裡山地砂石很多,森林茂盛,不用施任何化肥,農藥,隻用這些落葉做肥,就能使土地非常肥沃。”

“整個茶港都遠離城市,山地,水源,空氣,沒有收到一點污染。”

“這就是為什麼大山茶,要遠比小山茶好喝的原因。”

“也是為什麼Y市人們的嘴裡總說,‘明前茶,貴如金。’而大山明前茶,取新梢初展的芽包更是珍貴無比。的原因。”

朱大爺說着,把手電光重新照回露珠上,他用漸漸年老也不減熱愛的目光,看着那些被露水包裹,栩栩如生的細小茸毛,說:“而我多年研究,要想讓這些新梢上的茸毛達到最佳。”

“隻有在清晨露珠完全消失後開始采摘,并且一天隻采這兩個小時以内的嫩芽,當天采當天做,才能炒制出你昨天嘗到的那個獨特香味。”

梁淮青聽到這,垂放在膝蓋下的雙手撐在腿上,他轉目看向朱大爺,看到了昏暗光線也阻擋不住,他那雙閃着熠熠光輝的眼睛。

他難以讀懂,也沒興趣去深究,他畢生的堅持到底是為了什麼。

隻是不理解,既然他花了那麼長時間才研究出來,為什麼偏偏把這麼重要的心血,都告訴了他。

他想來想去,用指尖彈落一滴露珠,盯着眼前上下晃動的葉片,說:“所以,你想讓我替你把本地茶種推廣出去。”

朱大爺被他一言揭穿,臉上尴尬了一瞬間,怕他不想背負這麼突兀而又厚重的期望。

他罕見的沒有吵吵嚷嚷,而是語重心長的說:“他們都說我為了這70畝茶園,瘋了,腦子有毛病,明明都種了幾十年了,卻隻守着誰都不賣。”

“但你不知道,Y市毛尖在全國内外,至今獲得‘萬國金獎、全國十大名茶、國家金獎’等六個重大獎項,這些拿去評比參賽的毛尖,全都是由我們本地高山茶種或優質野山茶做出。”

“有了這些名氣,我們出産的茶葉更加受到全國内的歡迎,本該是好事,可也有了無數商人開始瞄準這個行業,他們不管大山茶本就産量稀少,一整個明前茶,隻能出幹茶300斤左右,也不想去耗費人力精力,去等每年普遍要晚于其他茶種采摘的大山茶。”

“他們隻把這個名聲當個噱頭,為了賺錢,拿大白茶和劣等毛尖充當大山茶,去騙外地人,騙不識貨的買家,導緻很多人就算花了高價,也不買到真品。”

久而久之,造成了這些年毛尖市場日漸萎靡,現在外面很多人都說Y市毛尖,是專門拿來騙外地人的假東西。

每次朱大爺去Y市,聽着他守了一輩子的茶樹被這麼诋毀,生氣而又無奈,卻沒辦法去辯解,去維護。

加之政府不斷引入外來品種茶,現在市場買家普遍買到手的,知道的,都是高産量大白茶做成的毛尖,而不是旱茶。

本地品種茶,推廣不出去,外面的人也不知道什麼才是純正的毛尖茶。

明明那麼多座茶山,那麼多本地茶種,反而對外成了千金難買的稀缺品。

“這些商人,不僅把毛尖那麼多年的好聲譽全都毀了,還把Y市毛尖茶市場攪得一團亂,我又怎麼會把茶葉賣給他們。”

朱大爺也不怕髒,他盤着腿直接坐到了枯葉和濕泥混雜的地上,看着面前這些和他相處了三四十年的老朋友。

和他做了一輩子的伴了,再往外出産個四五年,完全衰退後,差不多就要重新移植新的茶樹,每年芽葉長出又變老,他卻沒讓這些茶樹發揮他們該有的用處。

跟着他這麼多年,着實委屈它們了。

朱大爺在這個尤其寒冷的冬夜,呼出一口霧氣,哀歎着說:“我也就認個字,道理不懂,政策還是促進經濟發展,造福社會,我都管不到。”

“我就隻知道,這世上不是隻有人,才擁有生命,每年拿茶樹那麼多芽葉去賺錢,卻隻把它們當成商品,不停地喂化肥農藥,搞嫁接,做品種改良……”

“那就是不對!”

但朱大爺憤慨地這話說出來後,他也知道是自己跟不上時代發展了。

從他出師後,繼續肩負起他師父、師祖,一代一代往下傳承的責任,教授了兩個徒弟。卻因為他們受不了這個罪和他的嚴格要求,都不願意再學,離開了這裡。

連他的兒子也不理解,他為什麼還要堅持在都賺不到錢的這行,選擇去外面務工。

到他整天被家裡的老婆子罵着癡心妄想,他也漸漸年老,就明白了,他們這些老一輩的文化傳統,都在逐漸被時代抛在後面。

可他就算是知道了,這是個隻講究利益與金錢的社會,他還是願意數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在這裡。

因為他知道,如果這些東西再沒人去守,就要徹底消失了。

而他也始終認為,茶樹不是人,人的傳宗接代斷一輩兩輩,沒了也就沒了,往上追溯也不知道誰是誰了,但好的茶種,好的文化卻能留幾千年。

等到太陽初照,山上的雲霧漸散。

朱大爺用一種惆怅悲傷而又複雜的目光,看着不遠處重新升起的太陽。

他站起來,不管身後被濕泥浸透的褲子,彎着腰把帶來的竹筐遞到梁淮青的面前,也沒再和他提什麼發揚光大的事。

他在前邊打頭,說:“來,趕緊我教你怎麼采新梢,回去你就按我昨天說的那樣,做着試試看。”

天一亮,苗大娘起來沒看到朱大爺,就知道他是又跑去了茶園。

她去廚屋都把早飯給做好了,還沒看到他回來,擦着手正要去叫他回來吃飯,迎面瞧他領着梁淮青,一頭紮了炒茶坊,還生怕有人打擾似的,進去就把木門給帶了上去。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