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半夏與十幾名馴師聚在山巅。
距他們不遠,大量幹燥的樹枝堆積高聳,如同一座房屋。
在他們頭頂上空,幾十上百隻鷹隼在盤旋,遠觀之如一股黑色旋風。
花半夏朝天空擡起手臂,一隻蒼青色鷹隼很快落在她的臂彎上。
這隻鷹展開雙翅足有一人高,是這片鷹群中的王。
此時距離他們十幾裡外的另一個山頭,一座緩坡上遍布着密密麻麻微縮的小丘,那是北遼軍臨時駐紮的營地。
随着一聲哨響,花半夏手臂蓦地擎向天空。鷹王撲展着翅膀如離弦之箭沖向前方。
群鷹緊随其後朝同一個方位飛去。
不多時在遼營上空盤旋。
在外巡邏的北遼兵看見這突如其來的異象,紛紛沖着天空指指點點,啧啧稱奇。
“從哪冒出來這麼多隻鷹?”
“難不成咱們營區有什麼東西能吸引鷹群?”
“最近怎麼那麼多邪門的事。”
“大王死時,營區裡突然來了許多罕見的毒蛇……”
山巅,花半夏擎着火把,注視着鷹群飛抵目标。
她揚手将火把扔向事先預備好的幹柴堆。
柴堆上的樹枝經過松油浸泡,觸及火苗“噗啦”一聲被點燃,長長的火舌迅速吞沒了整片柴堆。
轉眼間濃煙卷着火光高高沖向天際。
因為此次行動需要把握時機,但倘若馴師距離敵營太遠,便無法用哨聲指揮鷹群,故而花半夏專門對這批飛鷹進行了特殊訓練。
她讓它們先行飛抵目标,再以山頂的濃煙為信号,待煙霧沖上天際時執行任務。
這些飛鷹兩兩一組,其中一隻攜帶着火藥,而火藥的引線則綁在另一隻鷹的爪子上。
看到信号,攜帶火藥的飛鷹松開爪子,另一隻則振翅向上拉動引線。
随着鷹群飛離,一團團閃着火星的物事如雨點般掉落,密密麻麻散落在北遼營區四處,猝不及防給這片營區來了個遍地開花。
同一時間,鹿角山南面,裴璟霄親自率領的主力早已靜候多時。
隻見他一聲令下,三萬輕騎與虎豹軍疾速向北進發。緊随其後的還有大批騎兵、步兵、弓弩手……浩浩蕩蕩直取遼營。
眼看遼營各處竄起沖天火光,不知所措的北遼兵慌亂着找水和工具撲救。
潛伏在其中的大周探子們則伺機散播流言,說鷹群出現乃天現神迹,多半是有兵将觸怒了天神,這才遭到懲罰。
不少北遼兵迷信此說,一時間越發人心惶惶。
混亂中忽聽尖銳的号角聲劃破天際,與此同時營區四面八方驟然湧入大批周軍輕騎。
為首的将帥一身玄甲,英姿挺拔,凝霜淬冰的黑眸溢滿殺氣。他率領着大軍來勢洶洶,宛若黑雲壓境。
還在忙着滅火的北遼兵将被大周軍殺了個措手不及,大營内頓時血肉橫流,慘呼連天。
花半夏帶着衆馴師趕到時,看見有遼将急慌慌聚集鐵騎,對大周軍殊死頑抗。
她忙下令放出猛獸,一時間虎豹撲向敵軍,将倉促整頓好的鐵騎營沖擊、撕咬得潰不成軍。
*
戰場上塵土飛揚,金戈鐵馬之聲震天。
眼看大周軍已呈碾壓之勢,不想中途變故陡生,數名坐鎮指揮的戰将接連遭冷箭射中。好幾人甚至一箭穿心,當場斃命。
被逼到絕境的北遼軍趁機瘋狂反撲,生生将大周軍陣形沖出了好幾處缺口。
花半夏注視着不遠處一名校尉身上烏沉沉的箭頭以及金色箭羽,隻覺一陣刺目——這支箭和當初射中裴璟霄那支一模一樣。
裴璟霄也已早注意到這一突發狀況,當即派出精兵前往箭矢射來的方向。
但此舉也僅令流箭的攻勢有所放緩,戰場上依舊不斷有将士遭遇冷箭。
混戰中葛榮右腿被羽箭射穿,悶哼一聲墜下馬來。
密林中遼将哲于率領的幾十名北遼神箭手個個身姿矯健,移動迅捷。
他們時而竄上樹頂,時而沖上高坡,時而又藏身山谷,一面與裴璟霄派來的精銳靈活周旋,一面伺機對遼營的大周軍發起攻擊。
哲于身經百戰,身手不凡,對敵情察覺異常敏銳。
從這場戰事之初他便覺出不妙。機警如他借着遼軍鐵騎進攻作掩護,親率神箭團精銳沖殺出去。
此時一個個箭術高超的北遼箭手宛如戰場上的幽靈,不斷施放冷箭,精準擊殺着營地上的大周精銳戰力。
一支支箭矢像長了眼睛般總能穿透重重防護,直取要害,令大周将士們防不勝防,士氣也逐漸受到打壓。
而更為緊迫的是,大周軍攻營之初,遼營便已發出求救信号。
倘若戰事僵持過久,等敵方援軍趕到,周軍未必就能妥善收場。
猛獸軍團中,花半夏緊抿雙唇,望向不遠處幽暗的密林。
當務之急是要盡快除掉那批北遼箭手。
思忖片刻,她眸中閃過一絲決然,吹哨喚來一隻矯健的鷹隼,細白指尖輕撫鷹隼的羽毛,須臾将其放飛,命它圍着幾名遼兵的屍身盤旋了幾圈。
鷹隼仿佛能理解她的心意,忽地振翅朝北遼箭手所在的密林中飛去。
不多時在密林上空某處逡巡起來。
“它找到了那批箭手,快追!”花半夏對身旁負責保護她的霍準道。
戰事危急,霍準不敢耽擱,立刻安排人手,親自帶着一波暗衛沖向密林。
此刻哲于和衆弓箭手正藏身于一處遍布密林的高坡上。
忽然他耳廓微動,擡頭見上方盤旋着一隻鷹,哲于淺瞳微眯,擡起了手中弓弩。
下一瞬,一枚箭矢如閃電般射出,直奔飛鷹而去。
那隻鷹雖靈動,卻也躲不過神箭手的緻命一擊,一聲哀鳴後,重重墜落在地。
花半夏見狀心中一痛,雖找到了那批弓箭手藏身何處,但他們在深山中移動迅速,借着密林掩護,很難被一網打盡。
她隻能不斷派出一隻又一隻鷹前往搜尋,眼睜睜看着自己精心訓練的鷹群紛紛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