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宴擺在高盛宮。大殿寬闊而恢弘,殿中主座以下,左右兩側各設席位,席位一直陳設到殿外兩邊廊下。左側為男客,右側為女眷。殿内四角燃着香,芳香馥郁,令人熏然,東西兩側席位之後,各陳列着一組樂隊,細細絲竹之音,歡快悠揚,飄蕩在大殿上空。
這是博彤第一次走入大殿。她帶着兩個表妹,在宮人的帶領下,向座位走去。她們的座位靠後,和博夫人隔了三行數列,和其他小娘子坐在一起。
博彤看到了徐小娘子,徐小娘子曾經參加過博夫人舉辦的宴會,也曾經設宴邀請過博彤,此刻再見,徐小娘子隻是微笑點頭,并沒有過來與博彤攀談說話的意思。博彤也不以為意,回以緻意後,她轉頭看向對面的席位。
在宮人的引領下,男客的席位逐漸填滿。他們的動靜比女客這邊大得多,每有人入座,必要激起一番或大或小動靜,或寒暄或問候,此起彼伏的說笑聲壓住了絲竹之樂,卻隻讓人覺得喜慶高興,而不覺得喧嚣。
正看着,丹陛下忽然傳來唱鳴聲:高昌王和博王後升座。
殿内頓時管弦大作。殿中之人都站了起來。一對對内侍走了進來,分立丹陛兩側,接着,換了一身衣服的高昌王和頭戴镂金點翠珍珠冠的博王後走走入大殿,殿内外頓時山呼萬歲。
壽宴開始了。
宮人們魚次而入,奉上了一道又一道佳肴。高昌王首先賜酒舉杯,于是殿中人人舉酒,個個幹杯。高昌王賜酒之後,各國使臣依次舉杯,祝高昌王千秋萬歲,寶曆萬年。之後,以宰相安佑為首,衆臣工共同舉杯,恭祝大王福如東海,福祚綿長。
至此,祝酒禮畢,宮樂一改之前的莊重綿厚,變得歡快起來。在歡快的樂聲中,獻舞的樂人們分列兩隊,分别在大殿和殿外廣場上進行表演,舞姿蹁跹,神采動人。
氣氛頓時活躍起來,有不擅飲的酒氣上頭,和着節拍搖頭晃腦,敲起了筷子;有端着酒杯找人碰杯點評的;還有坐在後排的官員,耐不住酒氣和樂聲的烘托,起身手舞足蹈的。今天是高昌的大喜事,隻要不過分出格,殿内各處侍立的禮官和内官都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博彤的桌幾上也擺着一隻玲珑小巧的銀酒杯,她有點酒量,敬酒之後,偶爾自斟自酌一杯,品嘗着佳肴,看美人腰肢柔軟,目光靈動,獨有一份自在。
舞蹈之後是百戲和角抵,種種驚險看得人一陣又一陣驚呼,大殿内外一片歡騰喜慶,上半場歌舞結束,等候另一組表演上場的空隙,曹仁又舉起了酒杯,這時小表妹忽然低聲說想要更衣,博彤問要不要她陪着一起去,正說着,忽然就聽到了曹仁的聲音:
“今日是大王千秋,這樣喜慶的時候,小王有個不情之請,不知大王能否應允?”
他手裡還舉着酒杯,臉上帶着笑意,這酒杯和笑意契合着這大殿之中的喜樂之情,以至于在他的話說完之後,大殿上還彌漫着一種洋洋的嗡嗡聲。可很快,這嗡嗡聲就平複下來,一雙雙眼睛都朝他看了過去。庾昭明正端着酒杯給各位叔伯宗親敬酒,這時也掩住酒杯,向曹仁看了過來。
博彤轉頭,看向站在王座之下的曹仁。他穿着一身華服,即使于衆目睽睽之下,依然舉止潇灑。
高昌王看着曹仁,臉上露出淡淡的笑,說:“大王子不必如此客氣,請說。”
曹仁于是放下酒杯,翩然轉身,忽然拱手向高昌王行了一禮:“我想求娶貴國常平伯府的博小娘子。”
沒有人想到他會說出這樣一句話。曹國大王子,如此身份,又是在這樣的場合,許多人早打起精神,預備随時做出快速反應,可誰曾想,如此鄭重其事,竟然隻是為了求娶?
常平伯府的博小娘子,姓博?
幾位使者互相看了一眼,随即跟着殿内大多數人的目光一起,向女客席看去。
不光男客們在找博彤,就是女客這邊,也都轉頭互相找尋。坐在博彤附近的幾個小娘子不知是羨還是嫉,看了一眼博彤,又彼此互看了一眼,便轉過了頭。坐在女客席前排的博夫人早在曹仁走出席位時就有所猜測,等曹仁說完,眉間喜色已經按捺不住,心底對博彤的最後一絲怒氣徹底消散,卻又矜持着,做出習以為常的神色。而博彤,愣住了。
她坐在席位上,定定看着曹仁。
高昌王一愣,随即大笑起來,他走下王座,拍了拍曹仁的肩膀:“大王子果然是性情中人,意氣蓬勃。王子配美人,實為嘉話,不過,婚嫁之事總屬人倫綱常,該雙方父母做主,本王不好包辦替代。不過,本王倒可以幫你問問。”
說到這裡,他轉身看向身後:“常平伯來了嗎?”
内務總管上前一步,躬身道:“回禀大王,沒有。”
常平伯并博王後的父親惠成候等博氏一系都在赭石城,鮮少來都護城,這一點高昌王心知肚明。聽到回複後,他轉頭向曹仁笑道:“如此看來,大王子的求娶之路,恐怕要多費一些心思了。”
大殿内發出了善意的笑聲。曹仁自然聽出了這種婉拒,但他沒有絲毫尴尬,他笑容不變,自然接話道:“若能求娶美人歸,縱使花費百倍心思也無妨。不過,小王冒昧,想當面先求得博小娘子的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