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姝看着手裡的東西,怔怔地發呆。
她早就不是7歲的孩子,兩世為人,又遭遇過那種劫難,心性本應該更加穩重。
可是剛才那一幕實在太匪夷所思,不似人間才有的景象。
如果沒猜錯,這就是那顆舍利子吧。
剔透晶瑩,周身一層淡黃色的光暈,曆經幾百年的歲月洗禮,又在這種山洞地底下埋藏,依然宛如新生。
随着舍利子一起出土的,還有一封信和一本佛經。信封不知道用什麼東西保存的,一點都沒有腐壞。且沒有封口。
既然如此,看來高僧是允許自己查看的吧。
宋玉姝小心地打開,信不長,讀罷之後,卻令她怅然若失。
如信中所述,這确實是當時那位高僧,法号至一,所留下的東西。
至一大師當年剛剛二十歲出頭,雖然小有所成,但尚未揚名。在這後山上救了一個年輕女子。
那女子看着年輕,卻見解非凡,對佛門精妙也知之甚深。
她感念至一救了自己,贈送了一本佛經,竟然是失傳已久的佛門聖經。
之後,就翩然離去。
一個年輕女子孤身一人出現在偏僻後山,随便一出手就是如此重寶,更别提她的談吐、見解,無一不讓至一震驚。
至一大師本就頗具慧根,與那女子交談之後深受啟發,又極其刻苦鑽研佛經。不出幾年,已經在佛教徒中威望極高,翻譯了大量西藏佛教典籍,著書論說,成為當時佛教的代表人物。
就此幾年過去之後,他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見到了當年那名女子。
彼時,至一早就造詣深厚,他看出女子命格不凡,有母儀天下之象,或許是為了感謝,至一如實告知了對方。
女子雲淡風輕,并不為所動。可是,他旁邊的男子卻全聽了進去。
最後一次聽聞那女子的消息,是十年之後。
至一已經是青雲寺住持方丈。他受邀進宮,卻發現皇後并非故人。
推演之後才得知,當時的皇帝陛下正是十年前陪在女子身邊之人,他知曉了女子命格,本就意圖篡位,豈能放任女子嫁給他人。
用盡手段強娶後,用親朋好友性命威逼強迫女子獻上她所掌握的各種資源,助他登上帝位。
在登基前一夜,殘忍地将女子和未出生的孩子殺害。将皇後寶座留給了坐享漁翁之利的青梅竹馬。
知曉前因後果之後,至一大師長歎一聲。認為是自己妄論他人命運,洩露天機,才導緻女子本來極貴的命格竟成死局。
從此之後,他再不曾觀人命格,隻一心論道,普度衆生。
對女子的悔恨一直壓在他心頭。
直至察覺大限将至,他獨自來到當時初見女子的地方,溘然長逝。
宋玉姝看完信件,仿佛也跟着至一大師一般,長長地輕歎一聲。
原來幾百年來青雲寺流傳下來的故事,不過是勝利者書寫的泡影。
那女子本來絢爛多彩的一生,最終什麼也沒能留下。
作為女子,何其孱弱。能力和美貌一樣,如果沒有足夠的力量保護自己,最後不過是淪為别人手裡的棋子,用盡随時可棄。
她慎重地将舍利子和書信收好,朝那個角落行了一個大禮,然後才朝洞外走去。
此時天色已晚,落日餘晖撒遍青雲山。她沒再耽擱,快速走向寺廟,尋找方丈善慧大師。
半個時辰之後。
青雲寺後院善的一間禅房内,十幾位高僧圍着宋玉姝,雙手合十,表情凝重嚴肅。
其中一人,踱步而出,緩緩開口:“小施主,你說在後山上發現了本寺高僧的遺物,不知現下是否能拿出一看?”
宋玉姝抿了抿嘴,不怪她多想,至一大師留下的東西至尊至貴,如果隻交給其中一人,萬一有什麼意外……
所以,她借口說夢到了高僧托夢,務必在寺内所有慧子輩僧人都在場的情況才能拿出來。
也是給自己做一個見證。
“是。”宋玉姝回應之後,終于将東西一一拿出:一顆舍利子、一封書信,還有一本佛經,正是三百年前女子贈與至一的那一冊。
一瞬間,她覺得房間内的氣氛都緊張了起來,幾位僧人緊緊地盯着舍利子,目光虔誠又帶着克制。
善慧大師拿起那封信,一目十行地讀完,又拿起舍利子詳細查看,在其他僧人熱切的目光中,終于開口,“确實是本寺第16代住持方丈,至一大師的舍利子!”
說罷雙眼緊閉,雙手合十,面向舍利子虔誠跪拜,其他十幾位僧人也緊随其後。
宋玉姝雖不懂佛教,但也多少知道舍利子對于佛教徒精神和信仰上的巨大作用。
片刻之後,善慧大師命人将舍利子、書信和佛經妥善安置。
然後鄭重地看向宋玉姝:
“多謝小施主。至一大師是青雲寺曆史上成就最高的高僧,至今在衆佛教徒心中的地位無人能及。此番能找到至一大師舍利,是佛教之幸,更是青雲寺之幸。請受老衲一拜。青雲寺必有重謝!”
宋玉姝慌忙躲至旁邊,輕聲道,“大師嚴重了,我也是無意中發現的,在夢中受至一大師所托。”
善慧大師眉眼溫和,頗為感慨,“能受大師托夢,是小施主心思純正、至真至善,想必與我佛有緣。”
“隻是不知,這等時辰,小施主怎麼一人在後山上,還睡着了?”
“這……”宋玉姝心道,終于來了。
她為難道:“我和母親、姐姐一起來上香,姐姐說帶我去後山采花,就在那個山洞裡。”
“隻是走着走着,我忽然就被人推倒了,然後就不記得了。再之後,就是夢見至一大師了。”
“方丈大師,我家就在柳州縣,您能把我送回去麼?太遠了,天又黑,我害怕……”
善慧大師慧眼如炬,未作多言,隻說,“我安排一下,你先吃點齋飯,然後送你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