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三毛的老婆于香枝前天剛剛生産,而且生的還是雙胎,身體虧着了。所以鄧三毛想趕在上工前去山上尋摸點東西,到時候帶回來偷偷給老婆補補身子,可不料卻不幸碰到了野豬,導緻東西沒尋摸到反倒自己受了傷。
原本正在床上睡的于香枝聽到動靜醒來,然後就差點吓了個魂飛魄散。
家裡隻有幾個孩子在,扶人坐下、請醫生、拿水、擔憂,哄哄鬧鬧個不停。
如今裡屋的醫生正在給鄧三毛接骨,羅楊避諱着坐在堂屋。
這一路送鄧三毛回來的路上,他就發現這個村子跟下河村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房屋都是坐北朝南建,北邊通常三間正屋,部分左右有廂房,多是用泥木石頭茅草混合蓋的,四周圈了院子。村裡家家戶戶周圍的土地上都種了作物,雖然很多他認不出種的是什麼,但他知道那是能填肚子的東西。
當然,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季節不同就不提,又比如大家穿的衣裳,竟全是短打,看着極便利,連一個穿袍子的都沒有;村裡的孩童們聚在一塊玩,裡面有男有女,有些甚至已經八.九十來歲的年紀,可一塊玩的很開心,竟沒有一個大人站出來說不對。可見,在這裡這是很正常的。
再比如,剛剛鄧二毛竟是差使他姑娘跑去請大夫。
……此些種種,在羅楊的認知裡,那都是很不合時宜的。
所以,這是哪兒?
這裡的人怎麼會這麼奇怪?
羅楊暫時不知道答案,但他知道,這裡應該不是湖西縣湖東縣地界。
據他所知,兩縣的風氣不是這樣。
更或者……
羅楊斂下眼皮想,恐怕這裡連大啟朝都不是。
否則這僅是一山之隔,怎就差那麼多?
想到此處,羅楊竟有種豁然開朗之感,原先一切看着不對勁的東西都能解釋得通了,但緊接着就是巨大的惶恐撲面而來。
山上那破屋究竟怎麼回事?為什麼推開那扇門就能到這個地方來?還有沒有除了他之外的人發現這一點?自己還能回去嗎?
一個接一個的疑惑仿佛纏繞不斷的謎團,壓的羅楊心裡沉甸甸的。
他忽然有種緊迫感,他坐不住了,他現在隻想趕緊回去!
羅楊站起身就要走,恰好這時鄧二毛送走醫生往堂屋來,“羅兄弟,今天謝謝你了。”
“不用客氣,順手幫一把。”羅楊應了一聲,緊接着又說:“我家中還有事,這就回去了。”
鄧二毛真心實意的感謝他,聽他這麼說,下意識的留客,“快到晌午了,吃過飯再回去吧。”
羅楊一聽“晌午”兩個字就更急了,早上出門的時候杏哥兒本就擔憂,他要再遲遲不歸,家裡人還不知道急成什麼樣呢,“不必了,我這就回去了……”
說着,羅楊錯開鄧二毛就要走。
鄧二毛想起他弟叮囑的,連忙喊,“等一下。”
羅楊心一提,滿是戒備,“怎麼?”
熟料鄧二毛卻說:“你救了我三弟,我們也不能沒點表示。”
說着鄧二毛朝裡喊了聲,“有英,把東西提出來。”
羅楊正不解,就見剛剛跑去請大夫的那個面黃肌瘦的小姑娘抱着一袋東西出來了,羅楊心下一動,“這是?”
鄧二毛是個老實漢子,直接從鄧有英手裡将糧袋拿過來塞羅楊懷裡,“這裡面是幾斤糧,多謝你救我三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