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現在隻知道那黃面是沒毒的,那四升多的糧夠他們頂個好些天,加上三叔他們送來的豆子,他們全家能撐到麥子下來。
雖然是鄧三毛他們給的謝禮,但對他們羅家來說,那也是恩情。
……
有了黃米和豆子,羅家的糧食壓力果然驟減,再加上秋杏桂哥兒倆漫山遍野找來的野菜蘑菇一塊吃,每頓雖然還不能吃飽,但肚裡的貨到底多了些。
下苦力幹活的羅楊羅松兄弟倆也終于把田翻完了,之後羅楊去了一趟大爺爺羅老根家,借了他們的牛過來,加上秋杏和桂哥兒,全家趕牛的趕牛的、扶犁的扶犁,耗費了好幾天功夫,才可算是把田給犁好了。
犁好田還不算完,緊接着又要趕緊去看水,有些地方還需要他們扛着鋤頭去疏浚引水道。提前放水把田淹泡上,等稻苗育好才好插秧。
每當這個時候羅楊就忍不住慶幸他們是住在下河村,彙入鐘秀湖的玉溪河要打他們村穿過,河面既寬且深,水流量還不小,村裡面想要引水澆灌田地倒也便利,所以每年需水季各家各戶隻要勤快些,田地裡那就不會旱着。當然,這是指天氣正常的情況,如果遇到大旱年,河面都幹涸了,那想引水也是引不到的。
這中途,羅楊每天還少不得要往羅大石家跑一趟,跟着三叔學怎麼育苗看苗。
在這忙碌中,寒食節到了。
當天,羅楊帶着夫郎弟妹先去給爺奶上墳,然後去給爹娘上墳。祭上提前準備好的寒食粥、寒食餅、果品、酒水,點了香燭紙錢,一家人跪在羅父羅母墳前絮絮叨叨說了會兒話,最後磕了頭才下山回家。
寒食一過是清明,别的地方不知是如何過的,但對于湖西縣的莊稼人來說,清明一到就是他們該插秧的時候了。
于是,下河村各家各戶都在忙着下田插秧。因為誤了時令會影響收成,所以這個時候大家夥也顧不得女人還是哥兒了,除了做活不行的,全家都要幫着插秧去。
羅家,秋杏當然也去了,至于家裡一系列做飯喂雞打掃收拾屋子照顧桑姐兒挖野菜找蘑菇等事宜就交給桂哥兒和羅柏。
秋杏以前在娘家時也做過插秧的活兒,這會兒幹起來動作并不慢。反倒是羅楊,他發現自己的幹活的速度竟然跟自己夫郎差不多。
到底是個大男人,就覺得自己丢人。
為了不被自己能幹的夫郎比下去,他咬着牙加油幹,暗自給自己打氣,連腿上吸的人又癢又疼的螞蟥都顧不得。
就這麼接連幹了好幾天,家裡五畝水田總算全部插完秧了,羅楊隻覺得自己已經累的腰都直不起來,肩膀子一動,骨頭都在噼裡啪啦的響。
羅楊都是如此,更别說比他還小的羅松和秋杏了。
但這還沒結束,因為沒多久麥子就熟了。
春季多雨,麥子一熟就必須趕緊收回家去,否則不知道什麼時候一場雨潑下來,那沒收的麥子能被澆爛在地裡,直接長出麥芽來。
這個時候,村裡是全家老小齊上陣,連幾歲的娃娃都不能歇着。大人們拿着鐮刀割麥子,他們這些小孩兒就得提着籃子去撿掉下來的麥穗。
誰家都不寬裕,掉在地上的麥穗哪兒能浪費了。
桂哥兒和羅柏兄弟倆背上桑姐兒,到了地裡後把桑姐兒放在一塊破席子上讓她待着,又叮囑她要乖,這才趕緊去撿麥穗。
桑姐兒一歲多,雖然依舊不會說話,但她确實已經能聽懂一些話了,桂哥兒說的嚴肅,桑姐兒敏銳察覺出不能犟嘴,否則就要挨哥哥的巴掌,所以就真乖乖的待在破席子上玩自己的腳丫、哥哥給她的破布球球、幾朵路上摘的野花花等。
當然,她再乖也有無聊的時候,坐不住了就到處爬,不小心被麥粒或者土塊紮到手時就哇哇哭,要哥哥哄。
桂哥兒……哄她倆巴掌!
正忙着呢,别添亂!
這時,反倒是羅柏更有耐心一點,在桂哥兒被桑姐兒哭的不耐煩的時候,他趕緊抱着桑姐兒哄一哄,“妹妹不哭,三哥今天幹活累了,你要乖哦,不要給他添亂。”
桑姐兒抽抽噎噎把臉埋他脖子裡,羅柏繼續哄,“等忙完這段時間哥哥們就陪你玩啊。”
桂哥兒覺得這丫頭就是故意的,“四弟,你不能這麼慣着她,再慣她更嬌氣了!”
羅柏揉揉桑姐兒軟乎乎的頭發,“她是妹妹嘛,還小呢。”
桂哥兒氣不順,“她就仗着自己小整天要抱要玩!你這麼大的時候都會扶着門檻走路了!你再看看她,就會爬!”
桂哥兒正揣測桑姐兒故意騙抱撒嬌呢,就見一直埋羅柏懷裡的小丫頭突然擡起了腦袋,然後朝他伸出雙手要抱抱。
桂哥兒:“……”
桂哥兒:“!!!”
我就說她是故意的!
羅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