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封禮的日子,悄然而至。
晌午,攬月閣便一片忙碌景象。
祝明月身着繁複的吉服,緩緩步出宮門。頭上的珠翠太沉,步步搖曳。
身後的丫鬟太監們比往日多了許多。内務府因她一舉封嫔,特意往攬月閣遣了不少下人,這浩浩蕩蕩的陣仗,反倒讓人不習慣。
行至鳳儀宮前,祝明月停下腳步,擡眸便見祝星闌站在殿門口,顯然是已在此等候多時。
“怎麼站在這裡,不早些進去?”她問。
“當然是在等你。”祝星闌快步走到她身旁,臉上洋溢着藏不住的喜悅,雙眸亮晶晶的,“長姐,我好高興。”
祝明月瞧見她的樣子,不免心頭一軟:“日頭這麼曬,快進去吧。今日晉封,旁人不知有多少雙眼睛盯着咱們,小心誤了時辰。”
“有長姐在,星闌什麼都不怕。長姐一直護着我,往後我也定會護着長姐。”祝星闌伸手挽住祝明月的胳膊,撒嬌道,“咱們一道入宮,如今又一同晉封,往後在這宮裡,咱們便能相互依靠,我心裡高興得很。”
祝明月隻能點了點頭,輕聲道:“走吧。”
殿中,皇後端坐在鳳椅之上,儀态萬千。
零星幾個妃嫔坐在一旁。高位妃嫔不必觀禮,因而隻有幾個新入宮的答應和常在在場。不同的是,往日稱病不出的瑛妃上官绫,今日也坐在角落。
二人走到殿中,跪地行禮:“臣妾給皇後娘娘請安。”
陸婉音微微點頭,臉上露出一抹溫和的笑意:“起來吧。今日你們二人晉封,是後宮的喜事。”
冊封禮節繁瑣又莊重。待到殿内衆人紛紛相賀,祝明月此時才真切地感受到晉位的實感。
入宮不到半年,便已連升兩級,這般恩寵,是旁人求也求不來的福氣。可自己的位份越往上爬一階,處境也更危險一分。
她們再次跪地謝恩:“臣妾領旨,謝皇後娘娘恩典。”
皇後看着她們,叮囑道:“往後,要與其他姐妹和睦相處,不可生事端。”
二人齊聲應道:“皇後娘娘教誨,臣妾銘記于心,定不敢忘。”
儀式結束後,其他妃嫔們紛紛上前祝賀。
譚且歌與方潋晴二人并肩而坐。江州一巡後,二人雖是入了宮、封了位份,卻也從未被召幸過,因而少見的沒存在感。
方潋晴見祝明月投來目光,對着她一笑,語氣頗為悠然自得:“辰嫔娘娘好福氣,幾日不見竟都晉為嫔位了,祝您步步高升啊。”
她必定是極其喜歡紫色的衣裳,一身绛紫色宮裙低調卻顯眼,襯得她眉間的朱砂痣頗為妖豔。
真是一張禍國殃民的妖妃臉,像是隻詭計多端的狐狸。祝明月心中暗道。
待衆人的祝賀聲漸歇,四下也安靜下來。陸婉音再度開口:“本宮今日,尚有一件要事要宣布”
衆人安靜下來,殿内落針可聞。
陸婉音這才徐徐道:“宮中新進了幾位佳人,本宮近來諸事纏身,實在難以兼顧。思量再三,決意命瑛妃協理六宮,往後與本宮一同操持後宮諸事。”
自柳青青倒台後,瑛妃便是宮中為首的嫔妃之一。這一決定,雖說來得突然,但也在衆人的預料之中。
祝明月下意識擡眸看向她。隻見上官绫眼中閃過一抹始料未及的驚愕,不過轉瞬即逝,很快便恢複了慣有的冰冷,她福身行禮道:“臣妾承蒙皇後娘娘厚愛,定當不負娘娘所托。”
陸婉音滿意點頭,溫柔道:“瑛妃,這後宮之事繁雜,往後你要多多費心了。”
......
匆匆回到攬月閣,簡單用了膳。祝明月倚在軟榻上,輕輕地撫摸桌上的紙墨。
琉璃在一旁打量着她,見祝明月這般模樣,輕聲問道:“小主,奴婢聽說,剛剛回宮那會兒,就有好些人去關雎宮給瑛妃娘娘道賀了,咱們要不要也去湊個熱鬧?”
祝明月擡起眼,手指仍下意識地摩挲着宣紙,沉吟道:“去,自然是要去的。隻是如今衆人一窩蜂地湧去,場面必定混亂,瑛妃娘娘怕是也無暇顧及咱們。”
她想了想,接着說:“咱們且先準備着,待晚上,尋個合适的時機再去。”
琉璃應道:“那小主,咱們準備些什麼賀禮好呀?”
祝明月坐直身子,拿起一旁的毛筆,輕輕蘸了蘸墨,在紙上随意地勾勒出幾筆線條。
半晌,她才緩緩開口:“瑛妃娘娘那兒什麼沒有?奇珍異寶定是看膩了,咱們得想些别出心裁的。前些日子皇上賞了不少首飾,你去讓周順去庫房取一個最好的長命鎖來,送去尚衣局找一個嬷嬷,讓她把長命鎖改小些。”
“小主,這......後宮又沒有皇子公主,這麼小的長命鎖,給誰戴都不合适呀。”琉璃納悶道。
“傻丫頭,這長命鎖可不是給人戴的,是為瑛妃娘娘那隻貓兒玄玉準備的。你忘了,當日與瑛妃娘娘禦花園一見,她将玄玉帶回去後便極盡寵愛,咱們就應投其所好。”
祝明月解釋道,“送上專門贈給玄玉的禮物,更顯獨特用心。”
琉璃眼睛一亮:“小主心思真是細膩,這般有心的賀禮,瑛妃娘娘定會喜歡。”
祝明月淺淺一笑,指了指眼前的紙墨,說道:“另外,我打算親手作一幅畫,畫的内容嘛…… ”
“自然是玄玉!”琉璃機靈地接過話頭。
祝明月笑着點頭:“那好,那便差你去尚衣局一趟,晌午天太曬,晚些去也無妨。”
琉璃脆生生地應下,便退了出去。
方才一番閑聊,手中毛筆卻不停。眼前的宣紙上便已勾勒出幾筆輪廓。
近看雜亂無章,遠遠一瞧,竟是一隻靈動的黑貓,軀體便在這簡單幾劃裡成了型,線條流暢自然,生動又精妙。
就這麼一直細化了幾個時辰,不知不覺間,天色也漸漸暗了下來。
琉璃取着裝了長命鎖的匣子回到攬月閣,見祝明月正小心地把畫卷起,拾掇一番,二人便朝着關雎宮前去。
......
“煩請通禀瑛妃娘娘,辰嫔前來道賀。”
踏入關雎宮,瑛妃正安然坐在庭院中的石凳上,手中捧着本書,身旁的矮幾上,一杯清茶正袅袅升騰着白汽。
上官绫瞧見她來,随即放下手中的書,起身相迎:“辰嫔,好久不見。”
“前些日子聽聞娘娘身體抱恙,避不見客。臣妾也一直沒能來看您,可心中實在挂念。如今見娘娘容光煥發,這才放下心來。”祝明月恭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