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在高中的時效性很奇妙。也許這個八卦時隔多年後會成為同學會上的閑聊話題,或者成為涉事人物在他人口中一個最簡明的标簽;不過在進行時的高中生活中,八卦不過小範圍地傳了三四天,就偃旗息鼓,仿佛什麼也沒有發生過。
另一位同學也回來了,這以後,再也沒有人看見他們兩個走在一塊兒過,甚至讷言的那個迎面碰上善言的那個,會心虛似的轉身快步走開。當然,到底是心虛,還是因為旁的什麼情緒,大概也隻有本人說得清楚。
春天是慢慢到來的,氣溫回升,樹發新芽,花朵含苞待放,風也逐漸變得和煦。甯嘉安和梁曉康每每經過校内的主幹道,都能感覺到細微的變化。
學習的主線強有力地把所有旁枝末節收攏,一個八卦和“食堂的新菜”“政教處的新規定”一樣,從新的變成舊的,從饒有趣味的變成嚼之無味的。
同學們最終還是低頭看向課本和練習。
平靜的高中生活一天接着一天,但即使是最風平浪靜水面,也有随風起波瀾的時候。
梁曉康被一個不認識的女同學告白了,甯嘉安就在五米開外,猝不其防地見證了這一幕。
甯嘉安知道梁曉康被不少人告白過,不過梁曉康處于禮貌也不會說對方是誰,隻是表示自己禮貌拒絕了。
“所以你一般都用什麼理由拒絕?”甯嘉安對于向梁曉康告白的人是誰并不好奇,畢竟他發小人确實挺好的,喜歡上很正常,隻是對于拒絕的理由十分好奇。
梁曉康正色說:“我的理由是‘我姐姐不讓我高考前談戀愛’。”
甯嘉安:“以我的了解,曉安姐才不會說這種話。”
梁曉康:“唔……其實她說過的,不過這是有語境的一句話,但是我覺得這個理由确實挺有道理的。”
甯嘉安還想追問這個具體語境是什麼,卻被梁曉康含糊過去了。
時間回到現在,甯嘉安此時正要往梁曉康邊上走,一看這架勢,頓時不敢繼續走過去,但是轉身直接走好像也不太對勁,于是他一個側身,假裝自己在看風景。
周圍并不算吵鬧,隔着五米,甯嘉安能把兩人的對話聽得一清二楚。
“非禮勿聽非禮勿聽……”甯嘉安在心中默念,但是沒辦法,他手上還拿着本書,連耳朵都捂不嚴實。
“我喜歡你!雖然你可能不認識我,不過我也不指你能接受啦,但是不管怎麼樣還是覺得應該說出來。希望你能收下我的情書!”女生面朝着梁曉康,遞出一封信。
“抱歉,我……”梁曉康還沒來得及說什麼,就被塞了那封情書。
接着女生轉頭就跑,差點撞上後頭的甯嘉安。
“不好意思,借過一下!”女生露出一個略帶歉意的笑。
甯嘉安默默往邊上站了些:“沒事。”
梁曉康手上拿着那封情書,甯嘉安湊過去看了眼,信封好像是手工折出來的,封口處還貼了一朵壓扁的幹花。
“這封信你準備怎麼辦?”甯嘉安問。
“我今天帶回家放好吧。”梁曉康歎了口氣,把它夾進自己帶着的書本裡頭。
由于梁曉康和另一位當事人都沒有任何聲張,這件事也就是當時看到的人知道。但是當時邊上除了甯嘉安,并沒有其他他們班的同學,而其他班的同學也并不認識梁曉康。
除了個别特别善于交際的同學,大多數人都隻是認識自己班上的四十來号人罷了。甯嘉安和梁曉康也不例外,頂多因為時常看到某人而有些眼熟,但不認識終歸是不認識。
甯嘉安自然也不會去看這封情書的内容,所以這封信大概隻有寫它的人和收到它的人能知道内容。
“這麼平淡就結束了嗎?”甯嘉安呐呐自語道。
“你覺得會是什麼樣子呢?”梁曉康問。
“我也不知道,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我沒怎麼見過這樣的場面。你也知道,咱們初中高中管得都很嚴,而且大家告白應該還是不喜歡在人來人往的地方吧?要是說影視作品中的,那肯定是怎麼豐富怎麼來。”
“為什麼是‘豐富’?”梁曉康插了一句。
“我覺得是‘要素豐富’,什麼東西都會往上堆,這樣一個場景中的兩個主角,最好又是校草校花,又是學霸,最好還家境優渥;場景也得豐富,最好有精心準備的花束,誇張些的可能還喊一群朋友捧場,最好就大張旗鼓地發生在人來人往的公衆場合。”
“那确實是挺‘豐富’的……”梁曉康想象了一下,腦子裡劃過一些來自電視劇或者小說的場景。
“但是‘喜歡’這種東西,明明是兩個人之間的事情,為什麼周圍要這麼擁擠呢。”甯嘉安十分認真地疑惑起來。
“其實有個更簡單的解釋。”梁曉康說。
“是什麼?”
“因為電視裡是演的,要讓觀衆感動,所以這就不單是那兩個人之間的事情了。”
*
一起回家的路上,甯嘉安一拍腦袋想出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從來沒有被人告白過?”
這個問題倒不是出于什麼意氣之争,梁曉康也能聽出來,甯嘉安是真情實感地在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