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琴江這麼做也不是臨時起意,而是經曆了幾天在“昏迷”中的慎重思索,才如此決定的。
琴江本也不是性情沖動之徒,隻是偶爾有跑偏的時候。都說這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更何況琴江跑偏的時候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且又經曆了那麼多事,琴江已經在夢羽的匡扶和世事的打磨下,逐步走向成熟。琴江已然褪卻了一些屬于人的缺點,逐步地在向着仙人的方向靠近。
正是因為思想逐步走向成熟,琴江也不再用一種很膚淺的眼光看待他與夢羽之間的關系。
就如同當時夢羽給予他那個眉心安慰性質的親吻一樣。
以前,那簡直可以說是天雷勾動地火。但現在卻真的像是夢羽曾經所言的那樣——待得千帆過盡,隻餘平靜。
俗話說,平平淡淡才是真。
以往,琴江真的真的隻認為這是一句很可笑的話。
但在經曆了那麼多之後,尤其是後來越發靠近決戰,越發覺得夢羽要離開他時的那種無力感糾纏着琴江的時候,當時的琴江真的認為隻有抵死的糾纏仿佛才能證明夢羽是在他身邊的,是不會離開他的一樣。
而現在回過頭去看曾經的一切,琴江才恍然間發覺那句俗話并不可笑,其實可笑的是自己。
有句話說是,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
這句話真是莫名的契合。
扪心自問——要走的人,是你用鐵鍊拴着就不會走的嗎?要結束的一切,是你喊停,它就能停的嗎?
其實這一切都是妄言。
命運,是一種看不見摸不着但卻真實存在着的力量——它書寫着人生的軌迹,它描摹着人生的畫卷。它不由你所掌控,它隻為自己而動。一切都應順應天命而行,否則,得到的結果不過是天崩地坼。
或者換一種說法便是,天命湯湯,順之者暢,逆之者殃。
現在已經深刻體會命運二字的琴江,也不再如同那種愣頭青一般,認為自己可以逆天改命,認為自己可以挑戰天道。
道家祖師曾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道家祖師認為,一切皆生于道,而道又生萬物,萬物最終又歸于道,故而道最大。
天道那是不能抗衡之存在。
但曾經年少輕狂的琴江卻認為自己可以有颠覆乾坤的能力,憑借那般幾乎可以挑戰仙神的實力,但這實則是一種狂妄。
在經曆了那麼多之後,琴江終有所悟。
自然,也因為這種悟,讓琴江得以超脫。
現在的琴江再也不會去想抗衡命運之事,他隻會順從命運的安排,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讓一切都淡然而去,逐漸讓自己心如止水,走向平~淡~的道路。
當然,這樣的平淡不是指碌碌無為和漠然視之。而是指以平和不浮躁的心态面對世事,以淡然不燥進的态度處理世事,絕不是毫無血性的七尺男兒,而是以無為而求有為。
正是有了這一番人生感悟,琴江才有了對于人生的新的認識。但說是新的認識還不太合适,應該說是有了更加高階的認識才對。
回想起曾經的一幕幕,以往琴江也許還會覺得氣血翻湧,抑或對自己曾經覺得介懷的事還感到忿忿不平,但來到此處,曆經了剛開始的訝異和不安之後,琴江冷靜下來,也沒覺得這事太過曲折離奇了。
就像是自己從昆侖山上進入紅塵之中所經曆的那些事一樣,未必每一件事都有它的緣由。
世事如根,相互纏繞,盤虬卧龍,怎會是如同想象的那般某個原因必然對應某個結果呢?
結果隻有一個,而導緻結果的原因則有無數。這無數個原因又可以是某些事的結果。這些結果自然也會引發不同的原因。
如此,因因果果,果果因因,無窮無盡也。
怎的還有窮盡所謂因果的時候呢?
就像風曉桃這個女人一樣,她美麗妖娆,對待手下既狠毒又維護,待風幽谷的百姓寬仁又體恤,但整起人來也沒有半分人性。
如此一個人,在晶石這件事上對其的評價,又究竟是好還是壞呢?
琴江自認說不明白,就如同他對琴珏的感情那是一樣的。
夜晚,安靜且又帶有幾絲幽暗的色彩,正是引人遐思的時候。且沒有夢羽的貼身陪伴,這樣的夜晚對于琴江來說,其實應當是相當難熬的。可也是因為沒了夢羽的陪伴,便讓琴江不會因為有熟悉的氣息陪伴而昏昏然入睡。如此,這樣的夜晚也帶來了琴江對于現實情形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