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宅的年節過得格外低調。
好容易熬過休沐,一開年,顧澤便遞了劄子稱病辭官。
铨曹拿了劄子向吳文偉請示。
吳文偉隻掃了一眼,嗤笑一聲,對着铨曹的主事道:“誰還沒個病痛,既是病了,休息十天半個月也不打緊。如此便要辭官,豈不是叫人背後罵我不近人情?”
主事略知年前顧吳兩家的鬧劇,原以為隻是走個過場請示一番,卻不料惹出吳相一番話來。若按他的料想,以吳相的作風,隻怕希望顧家立時消失,知顧澤此時遞劄子,應會撫掌稱快,立時蓋印允準,再要加急處理,最好叫他明日就躺在故鄉的床上才是。
此時得了示意,他正盤算着回去要如何傳達吳相的旨意,便又聽吳文偉陰恻恻補了一句:“司農寺春日點檢最是事忙,若是耽誤了大内,可是大罪。如今顧大人不在,可要叫司農寺衆人盡心些,别害了自己,還要牽連養病中的顧大人。”
不過這句,主事卻是聽懂了。
——若不老實當差,尋個由頭,叫你們上下全遭殃。
主事懂了,顧澤自然也懂了。
好在春日确實事忙,除了倉儲點檢外,還有城内和京郊的耕種,他每日奔波往返,忙得腳不沾地,也稍抛了些許煩心事于腦後。
.
陳國公正月初喜得麟兒,早早便預備席面,在二月初遍邀親眷。
陳國公家的女兒朝妍素來同端玥和盼之交好,特意遞了滿月宴的邀貼。
宴席當日正門大開,往來賓客如雲,好不氣派。
朝妍個子高挑,面容清俊,今日穿了一件紅色長袍,束發窄袖,極是利落,見了幾人張羅道:“你們終于到了,念叨你們多時了。”
端珩領着一衆兒郎往前院同叔伯大人們見禮,後面便是相熟的娘子們聚在一起焚香品茶。
衆人見到端玥和盼之高興極了。端玥笑着解釋道:“二叔家的兩位兄長今年要應試,最近總要天擦黑了才能放課。今天托了小公子的福,我們才能出門來呢。”又瞧着朝妍道:“你今日的打扮,真是俊朗。”
崇文院姚大學士的孫女姚四姑娘最是心直口快,大笑道:“你們來得太遲,剛剛朝妍耍了一套槍,更是行雲流水,風流飒沓。”
朝妍也笑:“剛剛在廳上‘洗兒’,不知哪家的古董,非說我抛頭露面、做男兒裝束不成體統。我便用我的長槍百步穿楊,替他叉了隻院中的果子,才叫他閉嘴。”
端玥驚歎又擔憂:“那你可慘了,恐怕國公爺回頭,定要被參上一本。”
朝妍無所謂擺擺手:“我早成他們的眼中釘,不差這一回了。”國公府人丁不旺,隻而立之年得了朝妍一女。國公夫妻近些年身子也不大爽利,族中耆老幾番遊說國公過繼嗣子,全靠朝妍耽誤這幾年的婚嫁操持阖府,才算勉強搪塞過去。
盼之也跟着撇嘴:“都是他們弄出這些破爛規矩。若論本領,朝妍姐姐比尋常兒郎要厲害千百倍。”
朝妍捏了捏盼之的臉蛋,笑道:“比不上你,是東京城交口稱頌的俠女。”
龍圖閣李家的李二姑娘也緊跟着道:“吳禮自年前鬧過一場後,再也沒出來作惡。顧俠女功不可沒,滿東京都念你的好呢。等會吃飯,可得多敬你幾杯。”
朝妍忽想起什麼,趕忙道:“弟弟出世時,貴妃也差人送了禮,所以這次也給貴妃下了帖。娘娘沒來,倒是郡王持帖來了,還帶了吳家幾個兄弟,便有吳禮。不過想來他們要在前廳和衆位大人應酬,但你們在後院總歸要小心些。”
正說着,朝妍的貼身女使匆忙過來禀:“姑娘,後湖芳菲亭那裡鬧起來了。郡王和明家的大姑娘不知道怎麼有了龃龉,郡王推了大姑娘一把,隻是二人叫人拉開後,明大姑娘卻發現自己的玉佩不見了,說是亡母遺物,也不知是不是掉進湖裡了,明大姑娘如今哭得厲害,姑娘快去瞧瞧吧。”
朝妍匆忙去了,姚四姑娘撇嘴:“跟他們吳家沾邊,準沒好事。不管他們,咱們玩自己的。”又沖着端玥道,“剛剛正說要飛花令呢,你這京中出了名的大才女來了,可躲不掉。”
端玥笑道:“不許你胡說,我平日也隻題着玩,上不得台面。”
盼之也笑道:“我的學問是最差,不過也舍命陪君子了。但先說好,笑掉你們的大牙可别賴着我請大夫。”
姚四笑道:“你一雙巧手,誰敢笑話你。說起來,你年前幫忙搭的雪燈,往來親眷都在問呢。吳家有個外甥來問,我沒告訴,他竟帶着工匠上門偷學,叫我領人打回了家。”
衆人捧腹大笑,端玥也捂着肚子贊道:“打得好!真真兒是‘但使姚四姑娘在,吳門休得竊玉台’!”
姚四笑啐了一口。
衆人笑了半晌,李二開口道:“今兒是公府麟兒滿月,咱們便以‘安’為令飛花,祈願安康。”
衆人起哄端玥開題,端玥也落落大方,笑着道:“那我便先獻醜,隻做抛磚引玉:‘珠玑安枕聞韶樂,祥光盈懷忘世憂’。”
姚四點頭笑:“果然是東京城内第一才女。這頭起得好,實在應了今日珠玑昭日月、麟兒沐祥光的盛況。”一旁女眷也都笑着稱喝,姚四略一思索,又道,“那我便接‘安得長風雲萬裡,豆蔻一色貫青溪’。”
李二笑道:“好文采,既和了春景又和了人。我便接‘庭前芍藥安香砌,半掩菱窗月自流’。”
一連幾對皆是文采出衆,衆人興緻高企,一一皆對了。
盼之眼見拖延不過,磨磨蹭蹭道:“那我也獻醜了,你們可不準笑——”
“雕蟲安能慕華章,不如腹内添錦馕。”
衆人聞言,皆捂嘴笑了起來。姚四更是笑彎了腰,将糕點推在盼之面前,道:“好一個一語雙關。盼之年紀小,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可不能餓着。”
衆人又是捧腹,笑鬧間忽聽端玥招呼道:“端珩。”
往前端珩伴讀事忙,極少參與小輩們的宴飲,女眷們隻聽他端方美名,但久不得見本就好奇,如今順着端玥的話音瞧去,忽見他如明珠在側、朗然照人,不由竊竊私語起來,面上不禁含了幾分羞赧。
倒是姚四極爽快,上下打量了端珩,笑道:“原來是文公子。許久不見,你同端玥這對同胞姐弟,更似芝蘭玉樹了。”又向他解釋道,“剛剛盼之妹妹自謙,言‘雕蟲安能慕華章,不如腹内添錦馕’,咱們正笑呢。早聽聞文公子才華斐然,不如就請公子接下句,為盼之妹妹解圍吧。”
端珩聽她提到盼之的飛花令,也不由笑了,但不過片刻,便道:“乃求千倉盈萬方,飽看人間永順祥。”
李二率先贊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