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孔波雷的帶領下,□□們僞裝成足球運動員把沖鋒槍等武器裝在旅行包裡,悄無聲息的來到了首都瓦加杜古,分散在首都各大要地附近。
11月7日上午十點各地的□□們一起動手,控制了電台、憲兵總部等各大要地,政變全過程無人抵抗,各大機關的人們早就有着豐富的政變經驗,看見有人沖進來非常順滑地投降了,熟練的讓人心疼。】
弗朗西斯:“的确很熟練。”
亞瑟:“看來他們經曆了太多政變了,已經麻木了。”
阿爾弗雷德:“如果可以,誰會想要這個經驗呢。”
【□□們發動的政變如此順利,孔波雷也很驚訝,但幾個小時後,孔波雷就發現了一件要命的事兒,他們沒找到總統澤博,如果澤博跑了,那這次政變就完全失敗了。】
王耀:“跑了?”
說實話,他很懷疑這個澤博的警惕性和能力讓他發現并成功的逃跑。
伊利亞:“他會跑到哪去又或者說以他的治理,可能也會被其他人政變謀反。”
王耀:“這就有點麻煩了。”
【在孔波雷的指揮下□□們全城搜捕,終于打聽到了澤博的下落,總統沒有逃跑而是被人抓走了,11月7日在非洲大概是什麼黃道吉日,可能這天在日曆上寫着——?利政變?。】
阿爾弗雷德:“不得不說,這個澤博何嘗不是很有水平。”
亞瑟:“也算不可多得的人才了。”
弗朗西斯:“沒話說,萬人嫌在澤博和之前那幾個面前也不過如此。”
王耀:“也許那天真的有什麼在保佑政變的人吧。”
伊利亞:“那還真有意思啊。”
【在這天早晨六點,陸軍參謀長索梅也發動了針對澤博的政變,這個參謀長代表保守派,實力不強,由于兵力不足,所以他搞了擒賊先擒王,帶着人直接進了澤博的家裡,悄咪咪地把總統給抓走了。
在同一天的同一個城市裡發生針對同一個人的兩場政變,這個概率類似于在米格25上扔下一個玻璃球,正好掉到地洞中倉鼠的鼻孔裡,但就這麼扯淡的事兒,居然真的就發生了。】
[米格-25戰鬥機:蘇聯1969年研制裝備的高空高速戰鬥機。]
這就是又一次的無言以對。
伊利亞:“這概率,怎麼就讓他碰上了。”
阿爾弗雷德:“或許幸運女神眷顧了他,這種概率,反正我是信的。”
亞瑟:“政變真正成功的很明顯是孔波雷一派,但更重要的是切格瓦拉在哪?後面桑卡拉還是孔波雷是除了什麼問題還是遭遇了刺殺等?”
弗朗西斯:“你着急了,柯克蘭,盡管這的确很重要。”
亞瑟:“你多管閑事的毛病又犯了嗎,波諾弗瓦?”
弗朗西斯:“不好說。”
王耀:“這個參謀長還是有點計劃的。”
【看到如此局面兩股政變勢力隻能坐下來談談,認真讨論一個重要問題——誰來當下一任總統?
孔波雷桑卡拉代表的是左翼的革命派,而抓到總統的索梅代表的是山竹人保守派,所以兩方互相不讓份,最終的結果是他們推出了一個兩方都能接受的人,巴蒂斯塔·韋德拉奧果。
多年以後,巴蒂斯塔在回憶錄裡痛斥這個決定,因為這完全違背了他本人的意願。】
伊利亞:“看來兩派都不想拼的你死我活,都還沒有被沖昏了頭腦,最起碼他們可以坐下來好好談。”
王耀:“一個意外卻又合理的結果,這個巴蒂斯塔是沒什麼立場嗎?”
阿爾弗雷德:“應該是的,如果他又任何立場,兩派應該都不會接受。”
弗朗西斯:“政變竟然是以這種結果收場的啊,但話雖如此,他不會掌握實權的。。”
亞瑟:“也是個倒黴的,但這種時候可是不管誰的意願的。”
【巴蒂斯塔本人沒什麼立場可言,他隻是個軍醫,是個優秀的兒科大夫,你要問為什麼兒科大夫能當軍醫,我隻能說這就是非洲大區優秀的匹配機制了。
巴蒂斯塔既沒有聲望也沒有根基,完全就是被各方勢力硬推上來的,這個感覺就像是1949年4月20号被國民黨緊急提拔為江防司令一樣,在他被推舉為總統後桑卡拉被任命為總理,強勢的桑卡拉很快奪走了他的所有風頭。】
弗朗西斯:“實權不出意外還是到了桑卡拉的手裡,總統到底隻是面子工程。”
王耀:“果然這個人沒什麼立場可言,兒科大夫能當軍醫?好吧,非洲赢了。”
阿爾弗雷德:“他現在還是個總統,雖然是當擺設的。”
亞瑟:“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可惜并不和本人的意,但現在就看這個人有沒有自知之明了。”
伊利亞:“談判是緩兵之計,他們要的不是總統的位置,是掌握國家的實權。”
【這讓巴蒂斯塔感到自己被羞辱了,而且保守派和法國總統顧問蓋·佩内不斷地裡挑外撅,在他們的慫恿下巴蒂斯塔腦子一熱派人把桑卡拉抓了,這下算是捅了馬蜂窩了,接下來傳統劇情又重演了一遍。
1983年8月4日下午六點孔波雷帶着藩鎮兵馬提刀上洛,一群□□開向瓦加杜古要與總統痛陳利害,到當晚十點已經輕車熟路的□□們再次占領了首都,巴蒂斯塔宣布辭職,桑卡拉和孔波雷正式成為了這個國家的領導者。】
阿爾弗雷德:“這一模一樣卻又升級了的劇情,不過巴蒂斯塔沒死啊,他還有空寫回憶錄呢。”
王耀:“藩鎮?”
他欲言又止,最終還是沒對這換湯不換藥的劇情多做評價。
亞瑟:“就連我都想說一句終于了。”
弗朗西斯:“善心大發,亞瑟。”
亞瑟翻了個白眼。
伊利亞:“……”
這倆不鬥嘴是什麼會被上帝懲罰的事情嗎?
【桑卡拉時代】
【對于非洲而言政變這個事實在是太平常了,比那個品牌薯片裡的空氣還多,對于1983年的政變各國都沒有什麼興趣,以至于當有人問起這個政變誰赢了的時候,當地外國記者的回複差不多是,這還用問?當然是赢的一方赢了!
但當時的人還沒意識到,1983年8月4日發生的不是政變而是一場革命。】
王耀:“好廢話的回答。”
伊利亞:“平常的都難以引起外國人的注意了嗎,也是悲哀。”
亞瑟:“革命啊。”
【8月5日桑卡拉發表全國講話宣布全國放假一天,百姓們紛紛上街支持桑卡拉,接下來的幾天桑卡拉命令各政府部門的常務秘書們照常工作,派軍官團的成員去各地接管軍隊。
8月24日桑卡拉組建了新一屆内閣,平均年齡不到三十五歲,是一屆極其年輕的領導集體。】
弗朗西斯:“的确年輕很。”
阿爾弗雷德:“全國放假但沒說政府放假,是啊,政府放假了不管事了,那還得了?”
【剛一上任的桑卡拉迅速公布了他執政的幾大綱領,走共産主義道路,解決民生問題,同時調整與法國的關系。
一般來說為了表示新朝雅政,新總統上任總要搞點慶典,但桑卡拉上台後的第一件事是把總統的車賣了,本來桑卡拉一直是騎車上下班的,但作為總統的他每天騎車實在是不安全。
但在他的堅決命令下政府把給高官們配備的所有奔馳車全部賣掉了,換成了當地最便宜的雷諾汽車,同時桑卡拉還拆掉了辦公室裡的空調,因為他認為在一個電力如此緊張的國家裡有這樣的享受實在是太奢侈了。】
亞瑟:“作風不改,如果可以他都不想坐車,應該會選擇繼續騎車上下班,但沒辦法,所以隻能退而求其次選擇了相對便宜的車輛。”
阿爾弗雷德:“還挺純粹的。”
弗朗西斯:“這正是這樣的國家需要的領袖,但可惜連我自己都知道我們不是什麼好人。”
伊利亞:“呵。意識體裡面有好人?”
王耀:“誰是好人?我這麼多年了都沒有見過,這可稀奇的很。”
【不僅如此桑卡拉還把自己的工資從額定的兩千美元降到了450元比手下的部長們還低,如此的工資要供養年邁的雙親、夫妻兩人和十五個孩子,其中隻有兩個是親生的,剩下的十三個都是收養的孤兒。
因為家裡窮的叮當響他經常去孔波雷家蹭飯,堪稱非洲小韓信。】
王耀:“?”
怎麼不說其他人,是不想嗎?
阿爾弗雷德:“孩子這麼多也沒有私心啊。”
【按照慣例新總統上任全國應該到處懸挂桑卡拉的畫像,但這個要求被桑卡拉堅決拒絕了,他說:?我是人民的一份子,我們的國家裡有七百萬個桑卡拉。?
即使在擔任總統之後他也幾乎沒有改過行頭,常年隻穿軍隊裡的迷彩服和貝雷帽以提醒自己時刻保持戰鬥狀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