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政到了衙門口,自下了轎子。他吩咐書文通報了門子。
那門子進去了沒一會兒,幾個身着官服的人就出來了。
“賈大人恭候多時!本來要派人去渡口迎接的,沒想到大人這麼早就到了。”揚州水務衙門的總管齊鳴笑道。
賈政擺擺手,扶起行過禮的齊鳴,笑道“兵貴神速啊!”
齊鳴笑笑,向賈政一一介紹了他旁邊的幾位官員,衆人都行過禮。
齊鳴引賈政進了衙門,與工部辦公衙門類似。此處衙門也是被分成一個個小院子。
他們先走到一處議事大廳,旁邊是幾間書房與值班人員住的地方。
院子連接處也有許多江南園林的特色,假山石橋亭台樓閣,倒更像是供人遊玩的園林。
又帶到賈政的辦公處,一應設施齊全,雅緻又整潔。
賈政滿意地點點頭,衆人走了一圈,又回到了議事大廳。
賈政吩咐手下的一位主文相公去辦交接事宜,自己又與衆官員聊了幾句。
“近日衙門可有要事?”賈政抿了一口茶,問齊鳴。
齊鳴起身,恭敬答道“近日一切事務都很順利,沒有什麼棘手的。”
賈政點點頭,又道“我今日來衙門隻是先安頓下來,認識一下諸位。日後大家一起辦公,慢慢也就熟悉了。”
衆人笑着點頭。
“過兩日我要去一趟金陵,大約五六日。待我事情辦妥回到揚州,再正式來衙門辦公。”賈政又說。
“這幾日諸位就仍像先前那樣,秉公辦事。”賈政說罷,看了一圈對面的官員,見他們都神色如常,也就暫時放了心。這些人中的地頭蛇今日還算乖巧。
賈政早早離開衙門,又去轉了轉這邊的街市,買了一些孩子們可能喜歡的玩意兒。
又走到一家顧客盈門,很是熱鬧的布莊前,想了想,走了進去。
因為氣候的不同,揚州時興的布匹與京城差異不小。江南地區一直都有養蠶缫絲的習俗,這裡的紡織業也是全國最為繁榮的。
賈政買起東西來很是高效,一會兒就選了許多。
浮光錦,煙霞錦這些名貴的布匹他買了不少,現在正是陽春三月,夫人與姑娘們正好多做一些衣服。又買了一些顔色較為素雅的錦緞,預備着給薛家母女裁衣服的。
買完這些,賈政就回了林府。
賈政讓書文将買來的玩意給了幾個孩子,全憑他們挑選。自己又去了隔壁的賈府,王夫人正帶着周瑞媳婦,指揮着丫鬟小厮們布置屋子。
王夫人遠遠看到賈政走了過來,她也笑着朝他走去,“老爺這麼快就回來了?”說罷拿了帕子為賈政擦了擦汗。
“衙門沒什麼事,我記挂着家裡,就早早回來了。”賈政笑着拿過王夫人手裡的帕子,又擦了擦臉。
“揚州确實比京城暖和得早。”王夫人邊說話邊拈起了賈政肩上的一絲柳絮,賈政看到後調皮地吹了口氣,柳絮就随風飄走了。
“我買了許多布匹,有各色樣式的,等忙完了給姑娘們裁衣裳,還有妹妹與外甥女的,我也準備了。”賈政又道“我讓布莊直接送到咱們這裡,你與周瑞媳婦說一下。”
王夫人點點頭“難為老爺想得周到。”
第二日,賈政沒去衙門,與夫人一同收拾院子。因為院子之前一直保存的很好,他們隻需要将帶來的東西安置好,再添置一些用品就可以了。
因此兩天下來,前後兩處院子便可以住人了。
因為賈政與王夫人要去金陵,寶玉探春就仍住在林家,與黛玉一起。
本來三個孩子也都想去金陵,隻是賈政考慮到金陵薛家的事情還沒有徹底解決,怕橫生枝節,就沒有帶孩子們同去。
去金陵仍是坐船,卻和前些日子從京城來時全然不同。兩地相距僅有三百餘裡,隻需兩日就到了。
船行在長江上,放眼望去,浩浩湯湯,橫無際涯。來往船隻繁多,貨船和客船不分上下。
沒有帶孩子的好處就是不需要時刻擔心他們,賈政難得有清淨獨處的時候。
天色已晚,船上陸續亮起了燈,江畔人家的屋舍上空飄來了炊煙,朦胧又清淡。
前面的客船上傳來了歌聲曲聲,飄散在浩渺江色中。
賈政拉着夫人坐在了船邊。兩人都沒說話,看着風景,聽着歌聲。
“我感覺江南與京城的确是不同的···”賈政開口道,望着熟悉的風景,他突然生出了一些遙遠的回憶。
王夫人靜靜看着他,一雙眼睛含着笑,等他接下來的話。
“這種不同不是因為具體的位置,城池的大小或者一些可實際觸碰的東西···”
“而在于一種模糊的東西,就像是百姓們的日常與個性···”賈政說了兩句似是而非的話,自己也覺得不太通,先笑了。
王夫人靜靜聽罷,右手攏起了被江風吹亂的頭發,輕輕笑了笑,一種有些頑皮與輕松的笑容。
“我知道他們在唱什麼。”王夫人突然對賈政說。
賈政笑着看她,是一首流傳很廣的江南小調,他也聽出來了。
“我也知道”賈政笑笑,說罷自己先哼了起來。
到第二句,王夫人也跟着哼唱起來。
二人的聲音也與前面那客船上的歌聲一起,随風遠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