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群年輕人第一次進貨擺攤,就取得了斐然的成績,他們沒有到處宣揚,而是悄悄去了遠方的飯店,擺上了一桌。
吃過飯後,這一次他們的本金更加充裕,可以進的貨也更多了。
必要的時候,可以搭乘人家的汽車回來。
當然這個想法隻是在趙三和腦海中出現了一瞬就被推翻了,這樣做的話路費實在是太過昂貴。
路費增加的話也會引起銷售的衣服價格增加,之前人家從他這裡買一件襯衫五塊七,下一次漲到六塊七人家肯定不願意。
不漲價的話,他們成本一味增加,賺不到什麼錢。
所以搭乘汽車這種想法,趙三和隻是想了一瞬間。
進貨的數量仍然同這次一般便可,他們加班加點,節約一下銷售時間,還是可以多跑兩趟的。
“多拿些幹糧,路上多注意錢,你們仨不要同一時間離開座位……” 陳奶奶照舊叮囑了一番。
孩子要外出,說再多的話也不嫌多。
這次的本錢,姜鳴夏投了四十五塊,自己隻留了五塊生活費。
五塊錢足夠她寫信寄信,再從制衣廠獲取些碎布頭了。
至于從這次搬出去,姜鳴夏還沒有這樣打算。
高中他們都是不住校的,學校為數不多的宿舍,緊着來自偏遠地方和村裡的學生住。
他們這些在城鎮有居住房屋的,一律不準申請住宿。
姜鳴夏計算着錢和時間,準備攢錢開學後再去租房住。
這樣也能節約下來一部分生活費,投入的本金越多,将來的收獲就會越多。
不是自己已經賺錢,不好意思再繼續借錢買那些碎布頭的話,姜鳴夏真想把全部的錢都投進去。
制作的那些小飾品,不全是當做贈品贈送出去,她還是擺攤賣掉一部分的。
小飾品賺到的錢是獨屬于她一人的。
所以姜鳴夏不覺得自己留下的錢少,她還可以利用這幾天的時間,繼續賺錢。
*
有了第一次的出行經驗,趙三和在出發的前兩天就讓陳奶奶準備了辣椒醬,還是跟着火車上一個小年輕學來的經驗。
有了辣椒醬,啃什麼饅頭都不會再覺得那麼難受了。
陳奶奶熬制的辣椒醬裡還有肉沫,足足熬了三個罐頭瓶。
他們三兄弟一人一個罐頭瓶。
奶奶用料足,罐子準備的也大,她不希望在外邊幾個孩子為了省錢委屈自己。
再怎麼節省也要注意身體。
肉都是腌制過的,扛得住夏天的高溫。
收拾好東西,在飯店吃了頓飯後,趙三和幾人又開始踏上新的征程。
“你說咱們能不能把闆車帶到火車上來?” 趙三和在火車站外,看着進站的路人不少大包小包扛着東西。
現在火車管理松,隻要是你能扛住的東西都能上去。
雞鴨鵝隻要有人看管,在爪子上綁起一根繩子就能帶上去。
像他們來回運輸那麼龐大的包裹,隻要能扛得動,都不會有人管。
那麼闆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