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三和這樣想。
如果可以有闆車的話,他們要省不少力氣。
來回的輪子能很大程度上解放雙手。
不僅如此,還可以運送更多的衣服,賺的錢會源源不斷增加的。
當然最好的方法是和他們南城當地的服裝廠談合作。
不過自從趙三和親自來廣市以後,他就越來越能理解為什麼打上廣市旗号的衣服能夠賣的多賣的好。
因為人家的審美水平真的好。
在同樣的價格下,有顔色更鮮豔,設計更活潑,布料又差不多的衣服,為什麼不選擇漂亮的那個,要選擇不如人意的那個呢。
趙三和這一次做的準備遠遠比上一次更加充足。
他觀察了許多制衣廠,運送出來的衣服都還停留在老式風格上。
樣式不大膽不創新,買的人不會特别多,不适合他們出來擺攤。
現在不管男同志還是女同志,喜歡的多是鮮亮顔色的衣服,尤其是那些年輕的同志們。
趁着自己還處在青春大好年華,當然要把美展現出來。
所以南城很多店鋪都是去廣式那邊進貨。
别管真的假的,是不是真去了廣市進貨,那些店鋪賣的衣服不是南城本地制衣廠的,都是外地的,其他的真假别人也不知道。
他們來一趟也不容易,如果能進回去更多的貨,那絕對可以節省不少時間。
“三哥,闆車是不是太大了。” 張建國腦海中回憶了一下闆車的長寬,怕是火車門都進不來。
都進不到火車上,他們即使把闆車推到了火車站,人家工作人員也不會允許他們推到車上。
再退一萬步講,工作人員允許了,闆車也沒有辦法穿過車廂門運進來。
闆車實在是太大隻了。
火車站人來人往的,他們自己都要擠進車廂,帶着闆車更不要提了,擠進來都費勁。
陳濤也不是特别看好,想了想道:“闆車太大了,三哥,咱們根本送不上車廂。”
闆車那麼大隻的運輸工具,怎麼都送不上來,一個不小心還容易卡住車廂門,到時候堵門造成的後果不是他們三人能夠承擔起的。
“如果把闆車改造一下呢,改裝成能夠通過車廂的大小,這樣說不定可以。” 趙三和越說越覺得可行。
闆車不允許帶來就是太大了,容易卡住車廂門。
如果他把闆車改造一下,改造成小型闆車,隻要能夠通過輪子借力運輸就沒有問題。
他們三人可以一人拉一個小的闆車。
到時候路上不比扛着麻袋輕松舒服。
這樣的話也不用休息的時候再把麻袋都放在地上,總歸是能夠幹淨一些。
趙三和一直随身揣着紙和筆,除了賬本外,他還拿着其他的本,防止路上有什麼想要記憶的東西,有心無力,隻能遺憾本子記不下。
現在正好派上用場。
在排隊上火車的時候,趙三和不斷在腦海中構思闆車的形狀大小,等到進入火車,找到自己的位置後,他迫不及待拿出紙和筆開始構圖。
他并沒有學過畫畫,畫出來的東西隻能是憑感覺,有些不對的地方,他都圈起來,等待下火車後請教木工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