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上學的時候,大院裡不少小團體。
這個廠那個廠的,太多了。
但是隻有趙三和一個能夠讓他信服。
三哥想到什麼就會立刻去做,從來不猶豫。
行動力超強,這是張建國最佩服他的地方。
想到什麼毫不猶豫,立刻就會去做。
這點他還要多學習學習,想的太多,做的太少。
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他們三人坐在一起,趙三和壓低聲音,簡單講述了一下這個闆車。
思路很好,後續還要看木匠怎麼說。
三個人目标一緻,下了火車直奔附近街道,找了個老木匠。
他們都打聽好了,林老木匠是十裡八街都誇贊的好手藝人。
關鍵是人家态度認真,凡是林老木匠出品,必須精品。
不像有些木匠,因為你談價格的時候壓低了一分,人家就把質量也給你降低一分标準。
林老木匠說什麼就是什麼,幾十年的老口碑了。
趙三和已經去過一次批發市場,知道改走多少路,也知道哪裡住更方便,不用再像第一次那樣像是無頭蒼蠅般亂撞。
所以趙三和這次有充足的時間去找木匠,而且他們有了闆車,路上一定會節約不少時間。
省時省力。
用三根煙從老大爺那裡換來的消息,趙三和很快找到了老木匠家裡。
老木匠家中有一個大院子,擺滿了木頭家具。
大到結婚的新櫃子,小到一個木盆木架子,都在院子裡。
木頭經不得曬,不能風吹雨淋,所以老木匠的院子裡有很多簡易棚子,棚子下邊都是家具。
全都是他近期新做的,隻等着曬幹了漆就擡去主人家的。
趙三和踏進院子就聞到了濃重的油漆味兒。
他一路打量周遭的家具,不論大的小的都是同樣精緻。
“林老師傅,您看這闆車我畫的對不對,做出來怎麼樣?” 趙三和在林老木匠放下刨子看向他的那一刻,把手中的兩張紙遞過去。
手藝人最喜歡聽的稱呼不是大伯大爺那種套近乎的,最喜歡聽的還是人家尊稱一句師傅。
一聲老師傅比什麼都好使。
這都是趙三和自己總結出來的。
他小時候看了太多太多糖果廠車間的老師傅了,他們最喜歡的稱呼還是這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