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梅花三弄 > 第27章 第 27 章一醉千年

第27章 第 27 章一醉千年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師父皈依以後是不是不能吃肉了?

這是一個居士問我的。這個居士呢,後面我跟他聊,他都皈依好多年了。他從皈依之後就沒有吃肉的,但是最近呢,是特别想吃那個火腿腸。特别想吃火腿腸,但是這個心裡想吃啊,嘴上想吃,但是心裡又害怕,然後他就問我這個問題了。實際吃肉這個事兒我都講了很多次了,都是講了很多次了。

實際吃肉引發的這個問題。他已經不是一個個人的問題了。你看首先呢,你看我們現在學佛的人,大家都是在群裡的群裡這個群裡認識的,或者微信當中認識的啊。就是我不知道你們經不經常去寺廟。你要經常去寺廟,你就知道了。你看我,我去不少寺廟的。寺廟裡面一般50歲的人都是年輕的,50到六十的都是年輕的,年齡大的都七十多了,80多了就是年輕人,就是我們能見到年輕人就很少的。年輕人學佛的人很少的。但是年輕人有沒有學佛的呢?他也有大部分在哪裡呢?大部分在藏傳佛教的,藏傳佛教啊。就像我原先的,就是生活的那個城市,年輕的就學藏傳佛教,年老的都在那忙着念佛。他是這樣子的,其實我們這個漢傳佛教。走到今天非常的沒落了。人間佛教基本上都見不到的,都是人死佛教。學佛就是求往生,就是為了往死嘛。好好死,死的好看一點。

年輕人學佛的人很少的。但是年輕人有沒有學佛的呢?他也有。大部分在哪裡呢?大部分在藏傳佛教的,藏傳佛教啊。就像我原先生活的那個城市,年輕的就學藏傳佛教,年老的都在那忙着念佛。他是這樣子的。其實我們這個漢傳佛教,走到今天非常的沒落了。人間佛教基本上都見不到的,都是人死佛教。學佛就是求往生,就是為了往死嘛。好好死,死的好看一點。

我講這個話,他不好聽的,因為我講的這個話的實質就是這個樣子的。但是别人把我這個話用很多的漂亮的那些詞語,把它粉飾了一遍,你聽的就非常順耳的,我說的太直白了,聽着就不順耳了。大衆啊,是沒有什麼信仰的。沒有信仰,你說他不了解佛教,他了解一些的,但是他隻理解表皮,不了解裡面,就是隻知其表,不知其裡。對吧,裡面的瓤子都不知道的,大衆就認為呢,你看佛教呢,是不讓吃肉的。你滿大街的館子,素齋館是很少的。在大街上找一碗素面吃就很難的,多少都帶點葷腥的,大衆都會吃的。

其實,很多人他也不排斥佛教的,但是佛教這個不讓吃肉,他就覺得我不信,我不信佛,我就可以随便吃了。他是這樣想的,大衆是這樣考慮的,然後對于我們佛教來講,就是吃肉這個這個事情一直被诟病,我講那個詞語,可能有的人都聽不懂啊,就是被人噴,被人罵,就是這樣子的,這個意思。别人說不如法,說了都是幾千年了呀,就是吃肉這個事情,都說了上千年呀!真的,千百年來都是佛教一直的争端,就是吃肉這個事情。一代一代人就糾結這個問題,就是這樣子的。哎呀,都無語的,都沒有辦法了。大家想想,釋迦摩尼佛就那麼愚癡嗎?這點問題他都看不到。這點問題,社會問題他都看不到?

我告訴大家啊,我們這個學佛他是怎麼學的啊。你比如說《妙法蓮華經》、《楞嚴經》、《大涅槃經》裡面講菩薩不食衆生肉,有沒有這個說法?他是有這個說法的,對吧?但是你千萬千萬不能光學其表,不學其裡。這些經典都屬于高端經典,屬于那個佛晚期的時候的經典。佛從30歲開始覺悟,等講到這些經典的時候,已經到70多歲了,佛講了49年經典嘛。

佛講這些經典,當機衆是誰?當機衆是啥意思啊?就是他給誰說的?釋迦牟尼佛講《涅槃經》,講這個《妙法蓮花經》,講這個《楞嚴經》,他不是說給老張講的,給老李講的,給張居士講的,給李居士講的。他不是這樣給這些當機衆講的,他都是給那個逮(追,跟上的意思)得清淨。諸漏己斷,無複煩惱的大阿羅漢講的呀!他的當機衆是這些,是大菩薩,大阿羅漢。大阿羅漢比阿羅漢還大,等于就是接近于這個七地以上的菩薩了。八地以上的菩薩吧,大阿羅漢,他的當機衆都是這些人,就是諸漏都斷盡了,沒有什麼煩惱了,内心非常清淨了,有無不執,善惡俱遣的這些深位的大阿羅漢了,都是給他們講的。

這個道理,就像就兩個大人,兩個大人一個大人是一個土木工程師,跟另外一個大人講這個樓房該怎麼蓋,他把蓋樓房的這個整個過程寫成了一本書,我們就叫它叫經了。但是不要忘了,我們自己才剛學佛,很多是剛學佛的。剛學佛就像一個嬰兒一樣。你除了拿個蓋樓房的說明書,在那兒背,在那兒讀,你能幹啥?你能蓋起來嗎?對不對?哎呀,嬰兒!嬰兒,你還在吃啥呢?還在吃這個母乳嘞?天台宗啊,就是判教,他就這樣判的。他把乳都封成了酪。醍醐生酥和熟酥,每個階段的當機衆不一樣,所以法門進來的也不一樣的。

我們這個漢佶佛教,他追求的是一種圓滿,越高越好,越至勝越好。其實,通通都是假大空,在那個地方搞的都是些假大空啊!天天還忙着談玄說奧,對不對?你看啊,我這樣說啊,除了漢傳佛教,其他的佛教都吃肉,我告訴大家。南傳上座部,泰國斯裡蘭卡的上座部,吃肉的,藏地吃肉的,包括這周邊的什麼越南老撾,緬甸,什麼日本韓國,都是這個樣子的。

我們漢傳佛教是這樣子的,剛傳來的時候也吃肉,和尚都吃肉的。你看,你根據戒律走的,就是戒,讓你幹啥不幹啥的。其他的,你該議論議論,你該學學,但是你的做法要按戒律走的,你看三皈依上面沒說不讓吃肉吧,五戒也沒有說不讓吃肉吧,八關齋戒也沒有說不讓吃肉吧,包括出家以後的沙彌十戒,也沒有說不讓吃肉,受了比丘戒了250條比丘戒,也沒有說不讓吃肉。比丘尼的348條戒律,也沒有說不讓吃肉。知道吧,為啥呢?因為你單一的吃一個東西,你必定會和社會大衆是脫臼的,是遠離的,是隔開的。特别早期的原始佛教還講托缽。你托缽你跑去人家家去化緣,要飯化緣,你還要非要吃素的,葷的不吃,隻吃素的,你三挑兩不挑,那都夠夠的了。真的,你這毛病多了,你就吃撐了。你你看,你于事物開始一分别,肯定是于法就開始分别了。

就是《維摩基經》上有這麼一句話嘛,與實分别,則與法必定是分别的。所以佛在戒律上沒有這樣規定的。隻有到受菩薩戒的時候,菩薩不是衆生肉,菩薩戒!菩薩戒可不得了呀,菩薩戒,你看其他的,我前面說那個戒都叫就叫聲聞戒。就是他隻是一個止持嘛,就是我不幹就行了,我不幹,我不造惡,我就是行善。菩薩戒則不一樣啊,菩薩戒路邊倒個老人,你不扶他,你都犯戒了。菩薩戒,菩薩戒是真不好修啊,菩薩戒是這樣子的,你比如說你看到一個出家人,如果他生病了,你必須要照顧他的。你隻要受了菩薩戒,你要照顧他的,給他弄藥,一直伺候他。你不伺候他,你就犯戒了。包括我一個法師,我講經啊,你不供養我,你都犯戒了。受菩薩戒,你不護持我,你都犯戒了。菩薩戒是不好修啊。他是真的需要那個境界比較高的,悟性非常強,比較高的人受的那個戒,才這樣行持的,是這樣子的。你看我們這個不讓吃肉,是這樣子的,他是誰規定的呢?就是那個梁武帝規定的,梁武帝就是個在家人,在家人。

他以皇帝的地位,這個時候都不說境界了,這就完全是地位,你想想在當時的一個皇帝,他下了這樣一個檄文。戒肉的這樣一個檄文通告,全國誰還吃肉啊?誰還敢吃肉啊?你不是和他對着幹嗎?對不對?所以,你看,早期我們漢傳佛教也是一樣的,剛傳來的時候也是一樣,就從梁武帝那以後,不讓吃肉了。早期也是三淨肉在吃着嘞,三斤肉不是我編的呀,對不對?你可以找經典上都有講解的。三淨肉,不是自己殺的,不見殺,不為自己而殺,這個肉都能吃的。那個梁武帝是這樣,他是一個在家人。大乘佛教,是比較雜的,什麼人都有的。什麼人都有的話,有的人就很偏激的。你看,當時你就覺得很好,但是時間一長就問題就來了。

咱們不說這個梁武帝吧,咱們就說提波達多,提波達多是一生都在害佛,一生都在诽謗佛。提波達多,你看看那個佛陀傳你就知道了。提波達多就是佛的一個堂兄啊,他那個臉已經都長成了羨慕嫉妒恨的臉,長成了這樣一個臉。哎,我的天,我原先看那個佛陀傳,我每次看那提布達多,我都覺得特别搞笑。他那臉就已經長成那個嫉妒恨的那個臉了。從小就嫉妒,什麼都幹不過佛陀,長大了找老婆呢。耶稣陀羅是最漂亮的公主啊,古代印度最漂亮的公主,他想要啊!後期是這樣子的,被佛陀娶走了,他也是羨慕嫉妒恨,什麼都幹不過佛陀。再後來,佛陀覺悟了,然後建立了僧團,成為一個教主啊。結果他還是羨慕嫉妒恨,他也出家去了。到佛陀晚年的時候,佛陀他已經跟佛陀就是分庭抗禮了,就是他已經拉了一群隊伍了,和釋迦摩尼佛都對着幹了,分庭抗禮呀。

當時在僧團裡面,隻有提波達多有這個威望,能跟佛對着幹的,能分裂僧團的,其他人不行,為啥呢?因為提波達多他按資曆講的話,他也是王族。王族能出家,能夠托缽,能夠修種種的這個梵行是很很不簡單的。大多數人都非常認可的,他不像你一個,比如說,吠舍,首陀羅,詹螺陀,這些低賤的種性,連你本身就沒有飯吃嘛。你要飯有啥尊貴的了?你就沒啥尊貴的嘛。人家是王族啊!

提波達多在晚年的時候,他一直和佛對着幹,他提出五法,這個話也給大家講過的,甚至出家人連鹹鹽都不吃,魚也不吃,肉也不吃的。一生都是着糞掃衣,就是垃圾裡面或者屍體上撿下來的衣服穿上,一生都是托缽,不接受任何人的宴請。當時很多人都非常的贊歎看看這才是真正的修行人!贊歎的,大家記住,都是吃瓜群衆。你放心,贊歎的都是吃瓜群衆,他自己不會修的,他自己一修,就會發現問題就出來了。你人不吃鹽也是要命的。還有,你看,終身奉掃,以終身托缽,其實每個人緣起是不一樣的。你這樣子的話,就把很多人擋在佛門外面了,進不來了,知道吧。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