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溋醒來的時候,山月已經不在身邊。他受不了空無一人的屋子,爬起來捂着痛楚難當的胸口,踉跄走出去。
外面正下大雨,濕寒讓傷口更痛。走到荷風四面亭時,終于見到那個期盼的身影,他張口要喊,卻見亭内不止一人。
舒言揚跪在師尊身前,大雨磅礴,二人的交談聲若有若無。
山月說:“你知道自己的身世?”
舒言揚一怔,他沒有回答,神情像默認。亭内沉默許久,半晌,舒言揚才開口。起初李溋沒有聽清,待雨勢稍減,他才聽見舒言揚在說什麼。
“姨母表面對我好,但給我的東西都是兄弟姐妹們不要的、剩下的。所以,即便這裡有母親,我也不願意留下。到了玉匣宮,大家都說我是您的命定弟子,您也沒有否認……我以為我可以到您的座下,得您庇護。可是您身邊已經有他,他就像姨母的孩子,總是擋在我面前。我也不想争,可我争慣了……”
李溋心想,舒言揚不是在父母身邊長大的嗎?這個姨母又是誰?正不解,師尊接下來的話卻讓他心頭一震。
山月道:“他走之後,再不會有人跟你争搶。”
舒言揚有些激動,道:“我以為……不會有這麼一天。原來師尊也為我打算,為我籌謀嗎?”
山月沒有回答,李溋升起一股異樣的感覺,但他認為,山月的意思一定和當年一樣,将兩個人分開,免得自己被人欺負。不管是不是,她偏愛、要帶走的都是自己。
舒言揚又道:“我聽說……您當年也不許師兄離開穹頂,就是為了今天?現在帶他遠離仙京,也是為了保障我的前途嗎?”
“師尊,弟子做夢都不敢想,還能回家……”他膝行一步,抓着山月雙手,目光殷切。看着這一幕,李溋心道:“我平時也是這個德行?”
山月低眉斂目,看着眼前的徒弟,遲疑地開口。李溋退了一步,不知為何不敢聽下去。他又緊張又恐懼,害怕聽見山月的答案。
可是山月還是說了。
“對。”
雨勢又大了起來,模糊了李溋的視線,舒言揚伏在山月膝上,又難過又高興。直到有人闖入亭中,他才抹去眼淚。後話李溋沒有再去聽,渾渾噩噩返回西屋。
為他籌謀……為了他的前途,為了他……才帶自己走……不!師尊一定在敷衍舒言揚,她總是心軟。自己惹那麼多的禍,都能原諒,說句假話又怎麼樣……
想了很久,突然屋門被推開。冷檀香的味道飄過來,不用看也知道是誰。對方似乎頓了頓,才走到床邊。李溋沒有睜眼,他不知道該怎麼面對師尊,索性裝睡。山月摸了摸他的額頭,輕聲道:“怎麼這麼愛折騰。”
他下意識以為師尊發現他出去,可很快察覺不對,這間屋子暖和許多,似乎不是西屋。原來他在魂不守舍中,跑到了師尊的東屋。
山月托起他的手,似乎看了眼青藍珠,看完後多纏了一圈,緊緊繞在他手上。她沒有逗留,起身離開了。
直到腳步聲再也聽不見,李溋才睜開眼睛,摸着手腕上的青藍珠,看着她離開的方向。
在玄鶴劍的威力下,栖琴裡塌了大半。因為不住人,李靈台拖拖拉拉到今天才修繕。剛拖走斷樹和碎磚,做工的人就來禀報,說後院突然震動,似乎惹怒了地龍。
人們常把地震稱為地龍發怒,李靈台自己沒有感到震動,隻當是衆人的錯覺。可震是地方是後院,那是古井的位置。他多留了個心眼,下去看了一眼。
古井下如同鼹鼠的洞,一條幽長窄道連着好幾個鑄劍石室。越往裡走,地上的碎石越多。到了最深處,李靈台指着地上說:“師尊,您看。”
地上憑空出現了一處凹陷。凹陷的盡頭,露出兩塊長條狀的石闆,很長很大,斜着嵌在泥土裡。李靈台道:“上次我們進來,沒有發現這個,我派人往下挖,可兩塊石闆埋得很深,挖不到底。”
他用火把湊進凹陷處:“石闆上雕着東西,師尊,您看看是什麼。”
火光照過去時,一塊浮雕圖案出現在山月眼前。這圖案很大,足有半人高,雕刻精緻,非能工巧匠不能做成。但似乎隻有一半,下井的穹頂弟子們還未仔細辨認,月仙尊就道:“金雀銜尾?”
女仙啊了聲:“什麼?前朝的徽記,金雀銜尾?這徽記由八十一隻金雀組成,一隻銜着另一隻的尾羽,這裡……這裡隻有一隻。”
山月沉吟道:“是隻露出一隻。”
屈長離道:“一隻便有一人高,兩塊石闆這麼大,做什麼用的?”
山月繞過凹陷,在一側随意掃開泥土。此地也有石闆,她皺眉道:“這不是石闆。”
說到這裡,一道寒光自身後亮起,玄鶴劍忽然飛出,懸停在側。玄鶴隻有察覺鬼祟才會主動出現,衆弟子當即警覺。然而玄鶴劍隻是停在那,淡藍色的光暈一陣接着一陣,發出嗡嗡聲。
随着劍鳴,石闆上的金雀跟着亮起來。大地突然動了,泥土不斷向地下傾倒,鑄劍石室的牆壁上出現了一絲裂痕。起初隻是蜘蛛網,後來越來越大!屈長離摟過山月道:“此地要塌,快禦劍!”
她帶着山月踏上自己的劍,玄鶴跟着主人飛,卻不受召喚。明真三人在前面削走亂石,衆人躲着不斷傾倒的泥土和石塊向上飛,一直到看見明亮的天空後。才有了喘息的空間往下看。這一看,衆人都是一驚,整個後院全都陷進地裡,房子亭子全部倒塌。
衆人以為地震,可除去栖琴裡,外面都好好的,地震怎麼會隻震一處?
明真滿頭泥水,他撐開結界擋雨,心有餘悸:“師兄,這房子别要了……”
又死人又挖出煞劍又精準地震,這地方遭天譴了嗎?李靈台一臉倒黴,不得不同意他的說法。
忽然女仙驚呼一聲,指着下面說:“師尊!您看那是……”
那兩塊大石闆變了角度,露出更多金雀浮雕,果然,這不是兩塊石闆,而是一扇巨大的石門。斜放的角度,是石門開了一條縫的結果。此事,那條縫更大了。
泥土如瀑布般往下落,門内不知有多深。五人落到安全處,李靈台道:“頭一次地震,是這扇門開了一條縫的緣故?”
女仙道:“好大的門,之前它沒有打開,所以我們沒有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