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笑了笑,可這樣母女相認的情景她卻哭不出來。因為娘親的模樣她早已記不得了,除去熱鬧的燈市,谯爺爺滿是皺紋的臉和華姨哄她睡覺,給她喂藥,小時候的事她都不大記得了,不知道是不是那次摔壞了腦子。
“是是...好在你如今平安,娘親的心也寬慰了不少。那個華姨?”
“嗯,雲水樓的華茹,這麼多年一直是她在照顧我”
“好,娘親知道了。改日一定會親自去謝謝她。隻是阿妧,既然已經回家了,往事就莫要再提,尤其是...你在雲水樓的經曆,可明白?”
“明白”
她來之前,華姨也提點過,既然要認親回家,又是刺史府這樣的人家,從前在外的一切都要斷個幹幹淨淨。
“要和華姨也斷幹淨嗎?”
刺史府如何,她從前不清楚,現在也不清楚。可她知道的是華姨是如何百般照顧自己的,如今要同她也裝作陌生人,自己好像做不到。
“是”
可華茹斬釘截鐵地告訴她,此後再見,形同陌路。
“還有這琵琶”
謝夫人瞥了一眼她放在身邊的琵琶,眉目緊鎖,似是看到了什麼不可看的東西,
“這琵琶是一個故人所贈,我别的東西都可以不要,但這琵琶我一定得留在身邊”
“好吧,那就放起來。記住,千萬莫要叫你父親看見”
“好的”
告别依依不舍的謝夫人,一出門就看見一直等着的謝祯。
“謝公子”
“阿妧...如今已經回家了,還這樣叫我嗎?”
“......哥哥”
“嗯,妹妹”
謝祯摸了摸她的頭頂,心裡放松了片刻。又抓緊她的手,“阿妧,母親這幾年身子不好,家中諸事都是...在打理,我先陪你去瞧瞧你的屋子吧”
“好”
似是提到了那個不可說的人,謝祯頓了一下,沒說出口。既然是不便于說的,她也不想問,跟着走就是了。
又是穿過那處長長的走廊,二人才來到一個僻靜的小院兒。這院子的景緻相較于前院和花園差了許多,可她一眼就瞧見了那一棵高大的梨樹,心中很是歡喜。
“這小院兒雖簡單偏遠了一些,可你性子安靜,倒也合适。”
“嗯,這小院兒很好,我很喜歡”
看見她嘴角的笑,謝祯開心不少,興緻高昂地介紹着院中的一草一木,
“這石凳石桌夏日坐着納涼觀星最好了,西邊的屋子可以給貼身服侍的下人住,東邊的可設為書房茶室,中間的自是你的閨房,我們進去瞧瞧?”
“好”
屋子裡桌椅闆凳,櫃子床榻倒是一應俱全。連被褥帕子這些物件兒也都齊備,當下就可安住。她轉了一圈,沒看出不好的地方來,坐在靠窗的梳妝鏡前,正巧能從窗戶裡看見外面的梨樹。想來春日花開,該是多麼惬意的一幅場景。
“你在瞧這梨樹,可是想起了我們小時候的事情嗎?小時候我們跑來這小院兒摘梨吃,那時你還是很小很小的一個小娃娃,我爬上樹去摘,你在樹下撿。後來被父親發現了,狠狠抽了我一頓,說我不好好讀書,淨幹些調皮搗蛋的事情,還帶着幼妹一起......”
“不記得了,小時候的事,都不記得了”
她收回看樹的目光,落在他神采奕奕的臉上,可任憑他将那場景描繪地如何栩栩如生,她腦子裡都是空白一片。
“對不起…對不起…我隻是…”謝祯低下頭像個辦錯事的孩子,因為自己說錯了話而自責内疚。
“沒關系的,我不是已經回來了,日後有的是時間和哥哥相處”
“是的,是的,阿妧你放心,哥哥再也不會弄丢你了”她的手被緊握在溫暖的大掌裡,這種感覺就好像是在初春時找到了炭盆,在沙漠邊緣發現了一眼泉水,可以取暖,可以解渴,但都不是那麼緊要了。
“大少爺,老爺請這位姑娘去書房”
“好,我知道了”她感覺到謝祯握着自己手猛地收緊了一下,就明白了“老爺”在府裡是什麼樣的地位。
也難怪,聽聞謝大人上任慶春城三年,匪徒少了六成,傷人殺人的案子少了五成,能有如此治理成效的一方刺史大人又怎會是什麼和顔悅色之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