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我靠曆史直播破除洗腦包 > 第3章 元稹(2)

第3章 元稹(2)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元稹總共考過三次科舉,第一次貞元九年兩經及第,第二次貞元十九年中書判拔萃科,第三次元和元年中才識兼茂明于體用科,沒有一次落榜。此處歪個樓,up真的很羨慕!up也想要這樣的大考通過率!

咳,所以,元稹結婚在貞元十九年。

張生呢?已知崔張在貞元十六年戀愛後幾個月分開,“明年,生文戰不利”,此時是貞元十七年。

張生落榜後崔莺莺寫信勉勵張生,其中有“春風多厲”,所以張生在貞元十七年春天落榜。

之後一年多,“張亦有所娶”。這個一年多的時間雖然模糊,但春天是一年的發端,所以張生娶妻大概率是在貞元十八年,難以到達元稹娶妻的貞元十九年。

以上,該觀點反駁完成。】

農婦困頓地看着天空:“親家妹呀!這天神說說叨叨說了這麼多,我怎麼越來越聽不懂了啊!”

編葦的女人已經不去看天,隻呸了一句:“大姐,這天幕我也聽不懂!反正隻要知道那個元什麼被冤枉了一千多年就可以了,其他的什麼書,我們是怎麼聽也聽不懂的!”

說的也是。

農婦還聽着天幕,卻多分了點精神給眼前的活計:“你說這些人怎麼就那麼閑呢?聽個說書還要把書裡的東西和寫書的幹了什麼對對。”

“人家大老爺有錢有閑,有那時間呗!”

【最後,張生曾經落第,“明年,生文戰不利”。而元稹十六歲登科,一生從未落第。

王性之自己都曾經用張籍比張生早兩年考中進士來否認蘇轼的“張籍是張生原型”觀點,那按照他的邏輯,張生落過第,元稹一舉奪魁,他們的生平有明顯出入,再加上不同歲、不同年結婚。

所以張生并不是元稹。】

此刻的張籍正在元稹家中。

他也算看到天幕來造訪元稹的人之一,可他和那大部分人的來意不同——畢竟他可是朝野聞名的“窮瞎張太祝”①,怎麼可能有餘錢資助未來的元相國呢?

他是來看後輩的天幕熱鬧,順便慰問一二的。

可這熱鬧看着看着,天幕就飛出一口大黑鍋,把他砸得眼冒金星。待他回神,那些揪着未來的大官人噓寒問暖的人們已經對他投來了好奇的目光,好像在說:看,這裡又有一個被《莺莺傳》禍害到的倒黴鬼!

蘇轼!我記住你了!

對着滿座大小眼,張籍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他的的憤怒。

“這王性之怎麼能這樣呢!這蘇轼怎麼能光憑一個姓氏就污人清白呢!”

王性之點了一炷香。

天幕陳述時他也在反駁。元稹詩文遺失甚多,可能元稹的确寫過給姨母的祭文卻遺失,他才遍尋不見。元稹生平和張生生平差一兩年更沒有什麼,如果真是自寓,一兩年的差距用來掩人耳目也并不奇怪。

天幕駁倒他的話是他自己的觀點。

他當年以兩年之差否認張籍是張生,現在就必須以這一兩年的差距和落榜與否來承認元稹不是張生。

【王性之在《傳奇辯證》後還寫了六百多字的《微之年譜》,按照編年簡述了元稹的生平。其中多有謬誤。

如年譜說元稹于丁亥戊子二年授監察禦史,但丁亥為元和二年,戊子為元和三年,元稹在元和元年到三年丁母憂,四年才出任監察禦史。】

……今年是元和元年。

韋夏卿突然驚起,按着心髒喘息。他如今身體不好,怎麼這天幕說的茂之和他就像前後腳走的一樣?

他們夫妻和睦,也沒什麼人時時刻刻在氣茂之。那為何……

他的小女兒,得的隻怕是窮病啊……

元稹推開面前在努力與他拉關系的同僚,盯着天幕跑出門,又跑回來抓住韋叢的手。

母親會在今年去世,妻子會死在他任監察禦史的時光中——而他馬上會成為監察禦史。

“茂之……”他說:“我要回洛陽去見母親,一路上車馬颠簸,你要不要回嶽丈家住幾日?”

韋叢也驚于自己的壽命,想了想,還是說:“我還有至少四年的功夫,不如我陪你回去看母親,也好照顧一二。母親一個人把你們兄弟四個帶大,年紀大了不能再受苦了。”

“孩子還小,還需要人照顧。你就在這裡待着,母親通情達理,不會說你什麼。照顧母親的事,我還沒授官,不忙。我可以去做。”

“微之!”突然有人高喊。元稹皺着眉焦急望去,卻聽那人喊到:“我認得藥王孫思邈和食療大醫孟诜的後人!”

“可否介紹……”元稹突然想起自己的窮困。

那人也看到元稹家徒四壁,道:“我将他們請來後,錢财包在我身上!”

“稹在此謝過。”元稹一改衆人印象裡的的活潑诙諧,鄭重謝了未來的同僚。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