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要進入最後的保留項目。我們要講述一個最特殊的謠言!】
蘇轼仔細聽着天幕。對比上次元稹篇的最後一個存疑謠言,他揀了一顆雪白的荔枝。
【恭喜白居易成為本系列視頻裡第一個自己造自己的謠的人!
鼓掌!】
蘇轼一口荔枝噎在嘴裡,把荔枝核吐得盤子叮當響。
【讓我們感謝白居易堂弟白敏中,感謝他一句話揭穿了謠言的本質,成功背刺他哥讓我們知道事情的真相!
鼓掌!】
天幕上響起嘩啦啦的鼓掌聲,配合蘇轼被荔枝水嗆到的咳嗽聲,整個遠甯軍節度副使府上熱鬧得很。
白居易聽到這裡,也無心去維護“因為沒被天幕說死”而被針對的白行簡,而是正經嚴肅去聽自己的堂弟到底做了什麼。
接下來天幕的話關系到白居易要不要寫信往宣州溧水給叔父白季康,請他管教一下自己的小堂弟。
【白居易自稱秦将白起後裔,太原人,可白敏中的詩詞中卻以“十姓胡中第六胡”自稱。①
白敏中當宰相時,崔慎猷說“近日中書盡是蕃人”,指明白敏中是胡人後裔。白居易向名将白起拉的關系最終還是沒能騙過當代人——雖然他也沒騙過後來人。②
李商隐寫白居易墓志時,落筆即是“公之先世,用談說聞”,可見在他眼裡,白氏祖宗傳承故事口口相傳,沒有記載印證,極不靠譜。
唉!白居易你辛辛苦苦寫《故鞏縣令白府君事狀》,編出一套祖宗傳承,最後居然連你的“莫逆”、“忘年之交”李商隐都沒騙過啊!】
“樂天竟然也是胡人?”
白居易挪過僵硬的脖子,看向元稹。他聽着元稹說洛陽元氏是鮮卑後裔,如今聽聞樂天竟也是胡裔,感到親近。
可洛陽元氏是北魏皇族,背景深厚,他龜茲白氏又算是什麼呢?
不過是西域撮爾小國的血脈。
他們的姓氏是東漢賜的,國家是呂光滅的,族人是西突厥接納的。他們還沒有有名的先祖,這在重視門第的朝廷是多大的劣勢!
對唐人而言,至少得有一個有名的祖宗,才能在對着他人吹噓自己家族時不被别人看輕,或在仕途上引着先人故交或先人崇拜者投下短短一瞥。
朝堂的事一個蘿蔔一個坑,多在别人面前留點印象……萬一有坑時别人就想起你這根蘿蔔了呢?
隻不過現在這些事情應該能有改善。有了他這麼一個能叫的上号的先人,後代大概不會如此狼狽。
白居易心思百轉,去答了元稹的話。
戰國,秦相魏冉笑着拍打白起的肩膀:“真是少年英才!當年我舉薦你去伊阙,你大破韓魏聯軍。今天聽天幕所說,你的成就定不止于此,才讓那千百年後的白居易拼着要當你的後代!”
聽到“名将白起”,白起耳熱心熱。秦國鼓勵士卒争軍功,自變法後又多遭六國忌憚,故少不了與六國的戰争。他知道自己已經嶄露頭角,必有用武之地,可這終究是隻一種預感,如何比得上後世對他的肯定!
“名将”,那竟是他的未來。
秦王嬴稷一擡眼,看飛鳥掠過天幕,得一名将的喜悅也随飛鳥越升越高。
隻是魏冉那個老東西着實煩人。
他的将領,不勞舅父把持。
【不過雖然堂弟背刺,當代人還不信“白起後代說”,白居易的自述依然被《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挑揀着采信了。
白居易自稱自己是從楚逃秦的芈姓公族白乙丙的後人,秦将白起後裔。他說秦始皇把白起後人封到太原而有了白居易這一支,又濃墨重彩地介紹了先祖北齊兵部尚書白建。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則說,白居易是姬姓百裡奚後裔,百裡奚後裔白乙丙是白居易先祖,之後叙述和白居易自述大差不差。
白居易呀……雖然歐陽修覺得你是姬姓,你自己覺得你是芈姓,但好歹人家願意上溯到你編的白乙丙,不像别人,最多隻上溯到白建。
知足吧白居易!】
秦始皇……